关于当前戏曲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16年会上的发言
2016-11-20汪人元
■汪人元
关于当前戏曲人才培养的思考
——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16年会上的发言
■汪人元
近年连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重大政策,戏曲的生存发展获得了空前良好的环境。我们该做、可做的事很多,但从长远和根本来看,人才培养必须放到重要地位。事业以人才为本,有人才有事业,有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永远都是这样。今天我们常见到许多戏曲院团在新剧目创作中缺乏能力而不得不外借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甚至连演员都要外请。而日常演出水平则多不如人意、不仅未能与时俱进、反大不如剧团鼎盛时期的艺术面貌、难以吸引和征服今天的观众,甚至在选拔院团长时想找到素质全面、能够服众、对本剧种和本剧团艺术发展具有开阔眼界和宏观思维的戏曲管理者都越来越感觉困难了……,而这一切均与今天戏曲人才的危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说,再不狠抓人才培养,戏曲的持续萎缩、剧种的持续消亡将不可避免。
面对人才培养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当前的困难。这种困难是两方面的:一是现有戏曲院校的困难,二是长期无力办校的一些地方剧种人才培养的困难。后一种困难首先在于争取办学,可参考的比如安徽宿州演艺集团近年在文化部非遗司和当地政府支持下,在宿州技师学院成立了“地方戏曲非遗传习基地”,已招60名学员,4年制毕业可拿学院职业教育文凭。但在办学之后面临的困难基本与当前戏校相同,因此这里主要谈谈戏曲院校存在的共同性困难。这方面的困难主要有四点:
1.招生难(招不到学生、更招不到好生源);
2.缺师资(缺教师、更缺好教师的现象普遍);
3.缺经费(不以特殊教育方式拨款必致师资待遇偏低);
4.不合规律(缺乏对戏曲教育特殊规律的认识和遵从)。
前三点,解决起来要动脑筋,比如招生,有的学校注意从农村留守儿童、甚至社会福利院去找,师资则多渠道从校外延聘,经费设法从政府、社会多方筹取等。这些认识比较一致,无甚争议。第4点,则是我们抓教育和搞教育者自身的事情,现实中的认识和做法还有相当多的误区,我主要想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那么,戏曲教育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至今都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实践?试列举如下:
1.名师出高徒。对此似乎人尽皆知,但在现实中尊重名师、访求名师、甚至在了解名师上,大多做得远远不够。
2.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都知道功是练出来的,但实际上却并未认真去做,对此根本不做高要求,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戏曲教育都与普通教育实行一样的作息制度。
3.百学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但实际情况是学戏太少,上台太少,甚至看戏都太少,结果必然会戏太少。
4.因材施教。道理都懂,但做到并不容易。教师和教学管理者都需要慧眼、懂人识材,也需要胸怀和热心,还需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培养方法。戏曲教育思想上还要健全对各门类、各行当完整的专业培养观念(衣箱、盔帽、化妆、道具制作等都是专业)。
5.科学教育方法。我们普遍状况是有经验而缺科学,包括戏曲知识和技能传授上循序渐进方法的总结归纳,特别是稳定和权威教材的积累做得尤其不足。
6.戏曲创造规律。戏曲传统、并延续着的是成品教育方式,即通过学戏来掌握演戏技能;话剧是小品教育方式,即不断通过小品创作来操练、体悟和习得舞台创造的规律。因此相对而言,需要加强戏曲技能传授之外关于戏曲独特的艺术创造规律的研究与教学。
7.科学考核标准。戏校老师业绩的考核当以教学工作量及成果来衡量,非此便出问题,比如评职称把发表论文、外语考核当作硬指标便是本末倒置,而延聘教师把学历当硬指标同样如此。
上述问题,这里仅仅是拎出来以期引起广泛重视,而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戏曲界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我国戏曲教育从传统的拜师学艺到科班教育再到现代学校教育的今天,很需要回过头去吸纳科班经验的;更艰巨的,还是对戏曲特殊教育规律的研究和实践,要努力让我们今天的戏校学生有学有术,而不只是掌握一点技术、甚至连基本技术都不达标。建立真正符合规律的戏曲教育体系要做的事太多,今天我们一时还绝对无法尽善尽美,但必需尽心尽责。
鉴于上述问题,我以为当前做好戏曲人才培养,第一要强调重视,即从政府到戏曲界自身,不从浅近功利出发,不要只看到抓创作立竿见影地带来眼下的业绩功效,而对于培养人才应该要有中长期规划,和当下人才培养切实措施和力度;第二要强调规律,既尊重规律,也尊重懂规律的人,不要把一切专业工作都当成行政工作来做。
至于在当前戏曲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方法上,我的建议是,因地置宜、因时置宜。当前特别要全面加强戏曲院校与剧院团之间的结合,戏校要开门办学、剧团应借鸡生蛋。比如,从剧院、剧种需求出发来规划招生;又如师资由学校、剧团共享,更充分开掘老艺术家潜能;还如剧团成为教学实验基地等。这种团校结合,对于解决师资短缺、急需人才短缺、提高成才率、提高就业率都会有可预见的实效。
在这方面做得出色的是扬州的李政成,我愿在此向戏曲界推介。当然这也是个特例,李政成本身就是个出色的演员,是当前扬剧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同时又兼任了扬州市文广局副局长、扬州扬剧团团长、扬州艺校校长,这些显然对他狠抓戏曲教育时的紧迫感、着眼点、活动空间、资源调动、措施力度等各方面都会带来积极影响。近年来,他在争取全额拨款编制招生,筹集学生免费学习的经费来源,大力建设基本师资队伍常规教学和广聘名师短期讲座相结合,慧眼征聘戏曲名家退休后长居扬州参与工作,规定剧团主演必须兼职教课,批量选拔学生送北京读“国戏”以形成中专与本科联办新格局,亲自收徒授艺以解决尖子人才成长问题,为学生全面设计编排大戏等一系列的努力与做法,都值得高度关注和赞赏。我认为,虽然上述的情况还是个特例,但其中所包含的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却是非常值得戏曲界认真了解和普遍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