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电影:历史、产业与美学
——台湾电影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16-11-20

电影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台港侯孝贤副教授

谈 洁



台湾电影:历史、产业与美学
——台湾电影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谈 洁

“台湾电影:历史、产业与美学——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3月5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来自北京、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浙江以及上海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主办,中国评协——上戏“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张思涛会长首先致辞,他宣读了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于2016年2月20日下达的《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的决定》。他还介绍了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当年成立时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这些年来研究会在推动台湾电影、香港电影的学术研究,促进两岸三地电影界开展交流活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当下中国电影正走向两岸三地的统一之路,而对台港电影的研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随后,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周斌教授致辞,他讲述了成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的原因、必要性和筹备过程,并表示该委员会成立后将在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的领导下,集聚和团结全国从事台湾电影研究、教学、评论和编辑的学者与评论工作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台湾电影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电影界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推动台湾电影研究、中国电影研究和华语电影研究及其创作与产业发展的繁荣兴旺。同时,该委员会将着重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的平台,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促进各个高校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能深入开展。

在大会主题发言阶段,共有6位学者相继发言:周斌教授在《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反思与启示》中对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萌生和发展的原因与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认为其既适应了台湾社会和台湾电影变革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一批青年电影编导艺术地表达自己对台湾社会状况和近现代历史的看法与见解之需要;并对新电影创作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其开启了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文人电影”的新阶段,是一次青年电影编导群体主导的艺术创新运动;还着重阐述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给当下电影创作的若干重要启示。南京师范大学孙慰川教授在《论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的跨国/地区生产》中认为新世纪初期台湾电影的跨国(地区)生产实践主要在西方电影节、好莱坞和中国大陆之间展开,并着重分析了该时期台湾电影与西方电影节、好莱坞和中国大陆之间的跨国(地区)电影创作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在此期间进行的合拍不仅生产影像和意义,同时也生产权力和意识形态。厦门大学李晓红教授从台湾电影产业的角度对侯孝贤电影进行研究,她在《侯孝贤:从“小传统”到“大传统”》中认为自台湾新电影运动以来,台湾电影逐渐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是以侯孝贤为代表的,以表现台湾本土历史、文化、族群生活为主的电影传统,即在地化传统;另一种是以李安为代表的,以表现中华文化、伦理、道德为主,对东方文明进行精致化呈现或者是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形成对话之势的电影传统,即大中华文化或东方文明的表现的传统;并指出侯孝贤在《刺客聂隐娘》中放弃了他自己建立的“小传统”而转向李安的“大传统”。而未来台湾电影想要获得更好发展则应该重视将小传统与大传统相结合,两者兼行并进。上海大学林少雄教授在《侯导的“反骨”:〈刺客聂隐娘〉中的东方美学意蕴》中认为侯孝贤的电影始终在以“反电影”的方式进行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察、生命思考与影像呈现,具体表现为反动为静、反言如默、反虚入实、反西归中、反武以文,从而形成了其影片“无导演的导演”、演员“无表演的表演”、关注“前因后果无情节”等艺术特征。同济大学杨晓林副教授在《论杨德昌电影的长镜头和有源声音》中指出杨德昌的电影以理性思辨见长,他善于用长镜头制造“间离”效果,有源声音的出色使用使戏剧性很强的电影获得了极强的现实感。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罗馨儿在她与厉震林教授合写的《台湾“新电影”的表演美学述评》中指出台湾新电影的表演呈现出复杂的“动力”博弈的“潜表演”现象,是一种“时代情绪表演”或者说是“社会表演”,形成更为多样化的“政治情绪——电影情绪——表演情绪”的内在逻辑通道,体现了一种较为广阔的电影观和电影表演观。

在分组会议中共有约3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作了发言,其中上海外贸大学李欣副教授在《近期台湾青春电影与大陆青春电影的比较》中从叙事风格、影像美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探讨了近期台湾青春电影与大陆青春电影的差异性及背后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艾青副教授在《新世纪台湾青春片中的“同志”现象评析》中对新世纪台湾青春片创作出现的“同志”现象进行了评析,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南京晓庄学院郭海燕副教授在《论台湾小清新电影》中论析了台湾小清新电影的总体特色、分类、大陆投资或发行之产业背景,以及台湾身份追寻之后的“在地”审视。苏州大学王玉明副教授在《陆台两地青春片的文化认同呈现与建构》中具体探讨了陆台两地青春片的文化认同呈现与建构,提出了一些“在地性”差异。上饶师范学院吴凑春副教授在《略论台湾传记片的创作》中结合具体影片对台湾传记片的创作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复旦大学博士后游溪在《台湾抗战题材电影研究》中也对台湾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拍摄作了较系统、深入的论述。上海大学王艳云副教授在《李行电影及其比较研究》中注重把李行电影与谢晋电影、侯孝贤电影、李安电影分别进行了比较,由此对李行电影的文化与美学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兰州大学周仲谋讲师在《个体经验、历史记忆、文化想象—论侯孝贤的电影创作》中分别从个体成长经历和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台湾历史记忆、中华文化想象与侯氏古典美学等角度论析了侯孝贤的电影创作。中国传媒大学李春副教授在《〈电姬馆〉里的台湾电影记忆》中认为侯孝贤创作的短片《电姬馆》在众多关于侯孝贤的研究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并对该片作了具体评析。上海师范大学林国淑副教授在《侯孝贤的影像世界》中认为侯孝贤影片注重对青春时光、民族历史与个人体悟三大文化母题进行叙述,其电影美学重在表情达意,在有限的镜框内传递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田星讲师在《被建构的侯孝贤:台湾经验、中国性和第三世界》中从学术史的角度具体梳理了目前大陆学术界在侯孝贤电影研究中比较流行的几种范式。复旦大学龚金平副教授在《〈对风说爱你〉:消散于纷乱情爱中的“乡愁”叙事》中以“乡愁”为切入点,论析了王童的影片《对风说爱你》的特点和内涵。南昌航空工业大学雍青副教授在《〈KANO〉:文化身份迷失下的殖民经验书写》中对魏德圣参与制作的电影《KANO》进行了评析,认为其主体性的缺失使影片丧失了对他者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上海明远学院梁平讲师在《“父亲”形象的变奏》中通过对李安、侯孝贤与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父亲”形象比较,论述了“父亲”形象的变奏。复旦大学杨新宇副教授在《寻找生死无常的答案》中将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中风格十分独特的作品《我爱厨房》与《运转手之恋》作了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张艾弓在《从国联影业看台湾电影源流脉络》中具体阐述了国联影业对于台湾电影市场和创作带来的“鲶鱼效应”。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庆福副教授在《多点民族志视野下的影像实践》中以纪录片《棉花》与《我爱高跟鞋》为例,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观察型民族志纪录片创作的价值。浙江师范大学黄钟军讲师在《安全度过“七年之痒”期:2015年台湾电影综述》中对2015年台湾电影创作状况做了较全面的概述。厦门理工学院李洋讲师的《在大陆与台湾之间往返:台湾电影的移民表述及身份建构》则试图说明移民表述是台湾电影不断返回的历史现场,也是影响台湾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上海外贸大学王桂青副教授在《台湾电影的中国文化认同》中论述了台湾电影的中国文化认同的各种情况。复旦大学博士后谈洁在《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电影史书写的历史与现状》中细致梳理和论述了两岸三地电影史研究与书写如何经历了裂变、交叉与再融合的过程。一些参会的研究生也宣读了论文并参与了讨论。

这次研讨会既显示了台湾电影研究的新进展,也是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台湾电影委员会成立后在台湾电影研究方面的新开端。

谈洁,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台港侯孝贤副教授
萌鸟呱呱表情包设计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宿主”与“蛔虫”
《台港文学选刊》2017年总目录
Study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师生反转
侯孝贤的蚂蚁爬到戛纳
生活
台港文摘
台港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