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对中国艺术影院的考察
——兼论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

2016-11-20吴耀东

电影新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吴耀东



一次对中国艺术影院的考察
——兼论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

吴耀东

【摘 要】在电影的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艺术影院的活跃度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补充。近几年,艺术影院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中国艺术影院进行定义,并梳理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困境。以中国电影资料馆旗下的艺术影院为例,因其是目前中国运营最成功的艺术影院,它的发展概况,运营模式,优势特点,放映影片分析等等,都为未来中国艺术影院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艺术影院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 发展策略

一、中国艺术影院的历史脉络及其新机遇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8.7%,创下近5年以来最高年度增幅纪录。城市观影人次高达12.6亿。全国影院数量超6200家,银幕数已达31626万块。而在十年前,2004年的中国电影总票房仅15亿元,影院数量仅1188家,全国银幕数仅2296块①。这一系列数字显示,中国电影产业这十年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也已经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正常支出之一,茶余饭后的话题。2015年全国故事片产量为686部,但最终能在商业院线上映的仅357部。48%的电影只能通过网络视频、电视台的渠道播放,或者是往海外发行,同时也会制作成录像带销售,当然还有一部分会走进艺术影院和观众见面。

笔者这里定义的“艺术影院”,是指在电影产业终端放映环节,非二级市场和商业院线的放映,国家许可经营,并且有一定收入,以日常或定期放映艺术电影为主,稳定或流动放映空间的电影院。追溯中国艺术影院的历史,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89年天津曙光影院,被中国电影公司指定为全国唯一一家艺术影院,影院放映《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优秀中外艺术电影。但在1994年,随着进口大片的涌进,国产电影市场的萎靡,各方面条件的不成熟,最终夭折。直到2001年9月,在北京紫禁城三联影视发行公司的倡议下,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成立了AVANT GARDE艺术院线,探索可行的艺术电影放映模式,但成立不到不半年,加盟影院纷纷退出,A-G艺术院线宣告失败。2009年12月底,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专营艺术电影放映的艺术影院——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才成立②。它的经验来自于香港唯一一家艺术影院——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在地产商的推动下,由安乐影业总裁,著名电影发行人、制片人江志强先生创办。紧跟其后,2012年,上海联合院线和苏州独墅湖影剧院共同发起的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采取“一城一映”的模式,为了突破长三角的范围,改名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艰难运作了一年,依然无疾而终。2013年6月14日,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AFF)由上海市电影发行映放协会组建,联合4条院线,10家有艺术情怀的商业影院定期放映艺术电影。艺术电影联盟选择自身文化氛围浓郁、观众文化素养较强,且在上海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影院长期开展艺术电影展映。首批加盟的十家影院,覆盖四条院线,它们是:中华艺术宫剧场、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永华电影城、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上海影城、上海新衡山电影院、上海万达影城(五角场店)、上海喜玛拉雅海上国际影城、星美国际影城(上海正大店)、上海莘庄海上国际影城。2014年共放映40部艺术影片,总场次3350场,总票房500万。2015年艺术电影联盟策划几次有影响力的影展放映,已经在上海乃至江浙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几年,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出了3个影厅共336个座位放映国产优秀影片和海外精选影片。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影厅定期举办主题艺术电影影展,主打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电影放映科技,“为观影者带来超凡的视听效果和无与伦比的动感体验。”③具有公益性质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放映小众路线的独立电影为主。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师范大学电影学堂以学术放映为主。还有一些民间艺术电影放映组织如南京后窗放映,广州先锋光芒、后浪放映室、北京老电影沙龙携手全国范围内的影院放映艺术电影。还有以电影为主题的咖啡馆、书店、各省市地区图书馆、高校电影协会、各国驻华大使馆、各国文化中心、大学生电影院线,它们也在精心地培养艺术电影的观众,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艺术电影的魅力,提高观众对电影文化的修养,未来都有可能从这里孵化成艺术影院。

可以这么说,艺术影院的复苏和重新得到观众的认可与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密不可分。每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成为艺术电影推广的最佳时机,而艺术影院也承担了电影节放映的主要空间。2015年1月15日,在第13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针对目前的华语电影生态,发出呼吁书,其中第四条:“全行业、全社会、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拓展电影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建立艺术影院、艺术影厅、大学院线等方式增加包括优秀的纪录片和儿童片在内的艺术电影和经典电影的传播,进而推动艺术电影创作。”④

二、艺术影院之于中国电影文化品质的提升

艺术影院建立和扶持发展对于健全中国电影产业链、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有其必要性的。

首先,艺术影院有利于培育电影市场,鼓励国产电影精品佳作。回顾中国电影历史票房前二十的影片,基本上是由喜剧片和魔幻神话题材这两类构成。国产电影类型还是稍显单一,而且这些排名靠前的电影以娱乐消费为导向,艺术价值并不高。但其实国产电影不乏优秀作品涌现,只是缺乏市场的认可。艺术影院能够弥补商业影院泛娱乐化的缺陷。由于艺术影院对各种类型的优秀电影都十分支持,特别是对纪录片、独立电影的支持尤为突出。所以艺术影院的建立,对于培育电影市场,促进电影类型多样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影院为中国电影文化注入土壤。推广国产电影不仅是艺术影院建立的必要性,也是艺术影院的责任。以成本只有100多万的小成本电影《心迷宫》为例,它的最终票房1066万,创造了票房奇迹。此前在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点映,又获得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的重点支持,才有了《心迷宫》的首映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艺术影院的举办。200张电影票20分钟全部售空。艺术影院的重视和呼吁,借助媒体的宣传和放大,使其焕发电影内在的生命力,事半功倍,能够在商业院线能够争取更多的排片和上座率。

其次,培养电影人才,给予新人导演放映电影的渠道。电影产业的完整性离不开艺术文化电影。当艺术电影遭遇“一日游”已经成为司空见惯,艺术影院则提供了一个放映的场所。第五代导演已经渐渐远去,第六代导演与市场的不接轨,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导演新兵必然出现,他们需要得到更多曝光的机会,需要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电影艺术也不应当是孤芳自赏,他们需要学习成长的机会,艺术影院必然也承担起了孵化电影人才的重大责任,为中国电影输入新鲜的电影人才血液。2015年,忻钰坤执导的处女作《心迷宫》,梁君健执导的纪录片处女作《喜马拉雅天梯》,李睿珺导演的第四部电影,也是至今唯一在院线公映的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前后都获得了艺术影院的鼎力支持。

其三,培养观影人群,提高观众对电影的欣赏水平。2015年中国电影的观影人次已经高达12.6亿次,艺术电影潜在的观众体量也一定是巨大的,所以出现每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电影展映单元,市民疯狂抢票的现象时有出现,一来反映出一线城市居民逐渐有意识和能力去欣赏艺术电影,从被动到自觉,有观影的需求。二来反映出一线城市居民平日观看艺术电影的机会匮乏,不管是艺术影院还是经典艺术电影。艺术电影《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的导演陈敏郎谈到去高雄电影馆展映的经历,放映《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时,影院上座率达到了九成,高雄电影馆已经运营3-4年,且一直在放映艺术电影,形成相对固定的观影人群⑤。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微信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如果杨德昌经典艺术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映,是否会愿意花钱去看?网络上2121个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有54%的人肯定会去影院观看,36%的人既会去影院观看,也会买蓝光碟,也会下载高清电脑观看。所以有九成的人会选择去影院观看。只有6%的人下载高清版本电脑上看,2%的人使用200元购买蓝光碟⑥。所以,对艺术影院的坚守,能够一定时间内形成固定的观影人群,但需要一个长期慢慢培养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通过艺术电影的观摩、讨论、环境的熏陶,满足观众的观影情感诉求表达。艺术影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电影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电影艺术修养,减少盲目追崇烂片。而那些口碑好的艺术电影在商业院线就能获得更多的票房支持,而不只是“叫好不叫座”。培育艺术电影的观众,避免艺术电影在商业院线上映时遭遇上座率低的处境甚至沦为一日游。

其四,引导观众分流,开拓新的放映空间。在商业影院逐渐饱和的状态下,差异化的艺术影院的建立被提上日程。电影学者饶曙光教授早于2013年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院线差异化,电影发展的关键》,提出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战略制高点去设计差异化院线建设方案,用与商业电影不一样的营销方法开拓潜在的市场,从传播层面细化和完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格局⑦。2014年北京市已达到平均2.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人均银幕数位居全国一线城市第一。2014年12月30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北京三家影院特色影院的称号,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艺术影院(艺术电影),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五棵松影院(经典电影),新影联华谊兄弟望影城望京影院(儿童电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统一选片、供片和排片。能够确保影片的片源和质量。特色影院项目的负责人说:“该放什么样的影片、培养什么样的观众、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宣传、我们都在摸索中,一旦形成经验,政府会考虑以财政补贴与市场运作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将数量扩展到更多影厅,最终的意义在于培养、引导电影观众,同时为中国电影市场分众化做铺垫。”⑧

三、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作为“文青栖息地”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于1955年启用,到今年整整60年。从早期的内部职工放映,到电影教育学术放映,直到今天作为艺术影院向市民开放常规放映,更是国家间艺术电影交流的窗口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最重要的艺术电影展映平台。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影资料馆,也是世界电影资料馆成员之一,与世界电影资料馆的合作交流频繁,馆内保持完好两万多部华语电影,每年还有六七百部的增量。使得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有了片源的保证。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无疑是如今中国艺术影院最成功的案例,探析其运营模式、优势、特点、规划等,能够为中国艺术影院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经验。

中国电影资料馆现有小西天和百子湾两家艺术影院。2014年10月1日,位于北京东四环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艺术影院正式开业。地理位置稍显偏僻,距离百子湾地铁站步行还需要25分钟。选址在这里的原因一来是因为电影资料馆的北京库区就位于百子湾,二来是可以服务于北京东边的艺术电影观众。服务社区,增加对社区的吸引力,亦是艺术影院的宗旨和目标之一。百子湾艺术影院的排片和小西天艺术影院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小西天艺术影院除周一外每晚放映一场电影,百子湾艺术影院则每周放映三场,周三、周五下午7时放映一场,周日下午4时放映一场。小西天艺术影院,目前运营状况良好,影院有三个厅,110座,85座和45座。百子湾艺术影院只有一个影厅,可容纳150位观众。

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在电影资料馆的微信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发表的《电影资料馆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文章中提到,电影资料馆的终极理想是通过对人类电影档案的挖掘、整理、保护,推动电影国民教育和电影创作,为国家熏陶培养出下一代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和受众。因此,我们首先看到了为推广国产电影而努力的“惠民影院”的出现。

“惠民影院”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打造的品牌,小西天艺术影院的2号厅85座为固定放映空间。惠民影院取得了优异成绩,不遗余力的推广国产电影。自去年11月挂牌开始到今年5月,半年的时间,在总排片共计68部影片中,国产片占到56部,占总排片的82%,而外片也多选择经典译制片⑨。承担北京惠民放映,支持国产青年导演,新锐作品,在排片选择上以国产片为主,增强国产电影的原创力,传播力,生命力。

针对国产影片采取电影票价格优惠的政策,优惠票价一场在10-20元,事实上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服务的属性。为了推广优秀的华语电影,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第二轮“李行影展”和“抗日影展”中,推行买二赠一的优惠,相当于每场20元。

此外,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的责任:一方面在于发现遗珠,如从挪威发现的1927年中国早期无声电影经典影片《盘丝洞》被艺术影院搬上银幕。如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珍贵影像,全景再现1931 年-1945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如“中国秀兰邓波儿”胡蓉蓉主演的珍稀影片《小侠女》,从海外寻回,在“世界视听遗产日”这天在小西天艺术影院特别上映,意义重大,具有纪念价值。如被香港电影资料馆从海外寻回的《太平洋上的风云》,在艺术影院“两岸三地华语抗战精品影展”中首次在内地公映,也是极其难得,还有如修复版《教父》《神女》等影片。放映这类重新找回的老电影和修复版经典电影的上座率极高,几乎场场爆满。越是珍稀,罕见观众观看的热情越高涨。另一方面在于发现新锐,如2015年忻钰坤执导的优秀处女座《心迷宫》经过策展人的多方努力,最终首映礼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艺术影院首映。如由梁君健、萧寒联合执导的首部记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喜马拉雅天梯》在小西天艺术影院放映,萧寒导演映后跟观众就影片创作过程和纪录片生存状况进行交流,同时该纪录片也会在艺术影院做长线放映。

第三,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还承担起国家对外电影交流的窗口。当前,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已经与各国大使馆和文化中心的合作,放映本国优秀艺术影片。与这些机构和中心的合作是放映世界艺术电影的重要渠道,保证国际艺术电影的片源。同时也向这些国家输出中国经典的艺术电影和当代优秀的艺术电影。在2015年8月26日至9月12日期间,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深化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永恒的火焰”——苏联伟大战争回顾展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小西天艺术影院上映。《普通法西斯》《从天而降》《没有战争的二十天》《伊若拉的营》《热尼亚,任尼契卡和喀秋莎》《列宁格勒围困之星火战役》《方尖碑》七部影片,都是由俄罗斯国家电影资料馆亲自选定,且都是首次在中国放映⑩。同时,把中国艺术电影推向世界,也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作为国际级机构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和奥地利电影资料馆联合主办的“流亡上海——重拾记忆”的中国经典影片回顾展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开幕影片为第一部中奥合拍电影《世界儿女》,陆续展映的还有《我这一辈子》《母亲》等9部数字化修复的经典影片。

走出去,寻求合作,才能做大影响力。中国电影资料馆会定期向“哏儿都电影公社”提供放映片源,同时他们也计划在全国再找5-10家艺术影院进行放映合作,让馆藏的珍贵拷贝“走出去”,更大程度地满足全国各地观众的需求。2015年4月,中国电影资料馆与苏州苏艺影城联合打造“经典电影艺术之旅”。为期一年,共有100部中外优秀经典艺术电影陆续上映,如《小城之春》《早春二月》《魂断蓝桥》《卡萨布兰卡》等。苏艺影城成为中国电影资料馆国内首个北京以外的定点艺术影院。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即使拥有全国最多的艺术电影片源,也积极探索与上海电影资料馆、香港电影资料馆、台湾电影中心、世界各国电影资料馆、各国大使馆、文化中心的合作模式,保证片源的稳定性、多元性、国际化,满足不断增多的观影需求。每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都是一次影迷的狂欢。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举办了5届,其中的展映单元是影迷最期待的。近两年,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开始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合作,一时间成为北京地区最卖座,知名度最高,观众最多的放映点,观众9天突破一万人次。不难发现,原因在于,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有着一批长期支持艺术电影放映、已经形成观影习惯的影迷群体11。

在未来,电影资料馆一方面会投观众喜好,另一方面也会适当的提升观众的电影视野、品味,这是电影资料馆的目标。

四、结语:艺术与商业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突飞猛进,艺术影院生存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体量仍然很小,如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北京仅有5家艺术影院,和商业院线形成剧烈反差的艺术影院并未引起多大的关注。中国艺术影院建立的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未来面临着更多的困境需要攻克。首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仅仅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稍有一点生存空间,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则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次是影院整体数量少,上座率不高、不盈利或者刚好收支平衡的影院占多数。分析原因看出,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方面缺少政府土地和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和金钱直接补贴,另一方面中国观众电影艺术素养水平有限,并且缺乏稳定的艺术电影观影人群。从内部原因看,一方面中国艺术电影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经营者缺乏专业策划水准和品牌运营。由于版权问题,片源得不到保证,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与中国艺术影院发展的状况形成对应的是商业院线的发展。商业院线在2002年进行改革时,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2005年3月,北京市文化局出台《关于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规定至2008年年底,该市新建、改造的多厅影院可获支持鼓励经费,每家影院最高奖励250万元12。北京市《加快首度电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自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多厅影院建设专项补贴资金1.17亿元,扶持50余家数字影院346个厅的建设,下拨电影发展专项资金2.18亿元,扶持影院数字化升级改造和国产影片放映;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吸引带动社会各类资本20.15亿元投入影院建设。而艺术电影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通过政府保护获得发展13。

2010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2014年5月31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第八条“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2014年10月,上海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的第四条后半句“支持本市艺术电影放映、展映和活动”。由上海市文广局主管,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承建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探索出政府支持艺术影院的新型模式。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致力于提供优秀中外艺术影片展映平台,挖掘新锐艺术电影导演,扩张艺术电影社会影响。

由此,我们看到,以北京、上海为试点,已经在尝试建立一条艺术院线,为艺术电影争取更多的放映空间。这些院线放映艺术片后,如果达到一定的上座率,能得到政府的补贴。此外,寻求电影专项基金向有情怀的电影进行倾斜。2015年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发布,虽然并没有明确对艺术影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但是从三十五条“国家鼓励电影企业采取票价优惠、建设不同条件的放映厅、设立社区放映点等多种措施”和四十六条“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和扶持电影院的建设和改造”,可以看出,艺术影院在未来发展中能得到支持。

在打造艺术影院的同时,我们无法忽视商业电影院与艺术影院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艺术与商业协力的综合体,是国外艺术影院成功的经验,中国艺术影院也必须按照这条成功的经验走。首先放映具有艺术价值的商业电影,显然是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例如《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等影片。其次商业片和艺术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放映,如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放映商业片和艺术片的比例是1:1。还有如出售衍生品,入驻电影主题咖啡馆,书店等,甚至是映前广告。如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旁边就有300多平米的库布里克书店和咖啡店,让去艺术影院观看电影也能成为中国观众习以为常的社交方式之一,是艺术影院不断追求的目标。

如台湾的光点台北影院,目前有两个分院,都位于繁华的市区,一处是中山北路光点台北,一处是华山光点台北。位于中山区中山北路的光点台北,曾经是“日据时代”美国驻台北领事馆,2002年,台北市政府以公办民营的方式,委托由“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经营,侯孝贤导演参与其中的规划。两层的小洋楼,已经改造成拥有88座的艺术影院,集咖啡厅、书店、文创商店、艺术展览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华山光点台北选址在台北华山19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里艺术气氛浓厚,极具格调,也是集艺术影院、艺术展览、创意集市、商业演出、餐厅酒吧于一体的艺术与商业综合体。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事实上,光点电影院也已经成为到台北必选的观光旅游景点之一。

此外,在发展艺术影院过程中,我们无法忽视互联网思维为艺术影院的市场化发展带来契机。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发了手机客户端(APP),提供放映时间查询和实时在线选座购票,了解影片最新动态。运用“互联网+”的概念实现艺术影院运营、传播的最大化,已经是未来艺术影院发展趋势。从社交网络的宣传推广,到与在线售票的合作,在电影网站或者视频网站设立艺术影院频道,甚至还可能借助互联网众筹的模式,与观众共同经营艺术影院。

在社交网络部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贴吧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作用在于积累粉丝,发布信息,扩大影响力,维护品牌。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的微信公众号:“文慧园路三号”是运营比较成功的案例。主要以原创文章为主,坚持每天推送,不止是简单的电影放映信息的发布,还有揭秘电影历史,选取前沿权威的艺术电影影评和行业观察等,以轻松幽默的文风赢得读者的点赞,阅读量100000+的文章不在少数。而近年来微博的传播范围和力度却有所下降。豆瓣和贴吧则是粉丝的聚集地,提供讨论交流的阵地。

开通在线售票渠道,包括预售,在线选座,票价优惠等。目前几家开通在线售票的艺术影院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格瓦拉在线售票。通过在线售票,艺术影院能够掌握用户大数据,是一个了解用户性别、年龄、喜好等的过程,指导艺术影院的策划和排片,提高影院的上座率,对艺术影院,在线售票电商,观众来说就是三赢的局面。

众筹2014年开始在中国兴起,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向网友筹集资金,并提供给投资者以回报。艺术影院可以寻找有情怀的电影人,每人投资少量资金,聚少成多,带动人气,通过人际传播,也在于扩大影响力,让艺术影院成为这些人社交、娱乐的固定方式。大阪亚洲电影节前事务局局长景山理正是通过众筹的方式在日本建起了艺术电影院,每10万日元一股,共有300多人出资,筹集到4000万日元,如今电影院运营良好。

建立网络艺术影院。目前国内的专业电影网站,如1905电影网的艺术影院频道。艺术影院与视频网站的合作,建立专门的艺术电影频道。打破时间和地理限制,随时随地,不应只是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虽然建立艺术影院条件不足,但却有潜力。长三角艺术电影联盟中,上海地区的上座率不如江苏、浙江。网络艺术影院与实体艺术影院相互促进。

总之,中国的艺术影院发展也一样离不开品牌的开发,推动品牌效应的最大化

树立艺术影院的品牌,可以通过定位、整体规划、维护形象、扩张等方式来实现。一提起中国电影资料馆,就被定位为“文艺青年的集散地”。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电影资料馆虽然定位为学术放映机构,放映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是其主要的标签,如《教父》《美国往事》往往能吸引人趋之若鹜。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以先锋,小众著称,慕名前往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影院。而民营艺术影院的标杆——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其定位是商业与艺术电影兼容并包,武侠电影、青年导演新影像是其主要的品牌放映,获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会员制现在也成为诸多艺术影院拉拢人气打造品牌的活动之一。中国电影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艺术影厅、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等都采用会员制的方式,票价的优惠,部分影片的观看“特权”等。

百老汇影城系统内的影院在中国内地17个城市开了31家,艺术影院“百老汇电影中心”就是其品牌。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基本上每个月会办一次影展,香港电影展是每年的重头戏,还有与各个国家大使馆的国家电影节。由刘杰执导的艺术电影《碧罗雪山》在这里放映了一年,场场爆满,《到阜阳六百里》放映了一年多,一个月四场,票房八九万元14。艺术片在这里获得了较长时间的放映空间。百老汇电影中心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和文化,离不开极具艺术情怀的电影人江志强先生的坚守。艺术影院贵在坚持,避免昙花一现。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网站.

h t t p : / / w w w . s a r f t . g o v . c n / a r t i c l es/2013/01/11/20130111112329420341.html.

②姜伟等.艺术影院的经营与选片标准[J].电影艺术,2014(1):15-22.

③上海电影博物馆官网http://www.shfilmmuseum.com/ Skill.aspx.

④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导演研讨会呼吁书[EB/OL].http://www.dzwww.com/yule/tt/201501/ t20150115_11730408.htm.2015.1.15.

⑤姜伟等.艺术影院的经营与选片标准[J].电影艺术,2014(1):15-22.

⑥“文慧园路三号”微信公众号.调查∣如果〈牯岭街〉下载满大街了,你还愿意花钱进电影院看吗?[EB/ OL].2015.12.18.

⑦饶曙光.院线差异化,电影发展的关键[N].人民日报.2013.9.10.

⑧肖扬.北京试点特色放映小众电影终于有了出口[N].北京青年报.2014.12.31.

⑨周立烨.“北京市特色影院放映取得可喜成绩”[EB/OL].2015.6.11.http://www.cfa.gov.cn/ tabid/188/InfoID/4770/frtid/40/Default.aspx.

⑩永恒的火焰——前苏联卫国战争电影[ E B / OL].2015.8.3.http://www.cfa.gov.cn/tabid/532/ InfoID/4756/frtid/530/Default.aspx.

⑪沙丹.艺术电影走向大众需要艺术影院的有效运营[N].中国艺术报.2014.9.22.

⑫刘汉文、韩超.影院建设十年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J].当代电影.2012(12):4-9.

⑬巩杰.欧美经验对中国创建艺术电影院线的启示[J].电影新作.2014(2):9-14.

⑭苗春.京城唯一艺术影院现在还好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11.21.

吴耀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生。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下的景区发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广发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校园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