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的传播、保护与传承

2016-11-20万宝宁

剧影月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歌

■万宝宁

传统音乐的传播、保护与传承

■万宝宁

《六合民歌》是南京六合地区百姓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中国民间音乐传播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传播方式。自然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传播的过程中,传授方与接受方之间没有任何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以下几种形式:

1.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者当地民间传承人学习。古老的六合民歌,曲调悠扬婉转,歌词清新活泼,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全凭歌者“嘴打鼓,舌打锣”。既有表演劳动生产的,也有歌颂爱情的,更有讽刺懒汉的。六合大圣乡下至3岁孩童,上至白发老人皆能歌之。

2.六合地区的百姓在民俗节日活动等社交场合中用歌声抒发情感,传递信息,原生态民歌就在互相交往中得以传播。

3.六合民歌有很多是具有教育性、哲理性的,当地人常常是通过民歌,特别是一些叙事性的民歌教育人们,如民歌《百字经》里唱道:“财气免伤财,富从节俭来,温和乃有益,刁滑惹祸事……”。《四句谣》里唱道:“好人栽秧一条线,不会栽大片。春天里,桃花香,一觉睡死懒婆娘”。

其传播的目在于通过歌曲所承载的教化信息以达到对伦理道德、民族历史与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的学习。

六合民歌主要分为在劳作中歌唱的山歌、号子、抒情寓意的民歌。演唱的目的是为了解乏提神,自娱自乐。有些则是在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单调的插秧劳动中歌唱的。据六合竹镇丰乐村《六合民歌》市级传承人张德琴介绍,他们村里的姑娘、小伙子在做农活时,手中不闲,口里也不闲,都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哼歌。插秧季节,一片田里几十名妇女,只要有一个人领头,一个民歌大合唱就开始了,一直唱到干完活。栽秧歌的有:《格登代》《南圩拖子》等;拔秧歌的有《嫂嫂荠菜花》《把那鸽子来》等;插秧歌的有《姐在插秧棵》《毛雨梳梳》等,还有是在放牛时间打发无聊时唱的歌曲如放牛号子《溜子溜》《打牛罗罗》;在车水中的歌曲如车水号子《脚车》《四季明月》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农活就有什么样的符合劳动方式的号子。

在生活歌曲中,有反映社会世态的,也有反映生产劳动的和家庭生活的,还有在劳作中休息下来、欣赏花草歌曲的。这些歌曲语言朴实明快,直抒胸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心声,深受群众喜爱。

在自然传播的过程中,传授双方不仅以一种直接情感交流实现了音乐信息的共享,同时传播者在演唱时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还会影响到接受者对音乐信息的理解与接受。因此,《六合民歌》具有临时创造性、随意性、流动性、变异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特征看作是《六合民歌》在历史的传播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流的频繁,现代化技术含量的上升,也影响着《六合民歌》这种古朴的自然传播方式在新的社会形式中的发展与传承。

在高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六合民歌》的传播而形成的技术传播方式就应运而生了。技术传播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体介入到《六合民歌》。大众传播媒介包括乐谱、报纸、期刊、无线电、电视、电影、互联网等传播产业和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歌曲、乐谱印刷出版物。

如 《鲜花调》《摘红菱》等12首民歌被收入《中国民歌》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出版刊物《茉莉飘香》六合民歌集;这些就是用刊物的形式向外传播民歌。人们能够从记录的乐谱、背景资料等介绍来感受这项民间艺术。

2.唱片、光盘、网络上民歌的试听等。

3.电视媒体。如2004年,六合民歌传承人赴中央电视台录制《民歌中国》;2008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邀请《六合民歌》传承人赴央视录制节目并滚动播出,推动《六合民歌》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

《六合民歌》的技术传播出现在自然传播之后,但技术传播不会取代自然传播。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它们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具有各自的功能和意义。

一、自然传播的方法

1.《六合民歌》自然传播中的传承人大多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工作者、居民、农民、民间歌手等,保护他们对于《六合民歌》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对这些传承人精心呵护,在生活与经济上予以援助,鼓励他们充满活力地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去传播《六合民歌》,担当起传承重任,这也是《六合民歌》保持生命力的保证。

2.自然传播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把传承人请进音乐艺术专业院校,对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进行口耳相传的近距离教育,让原生态民歌在专业院校中传播开来,有利于拓宽传承的对象和范围。

3.政府应对现在还存留在民间的、具有传播功效的民间民俗活动加强宏观指导,并发动、鼓励民间组织发挥作用。

4、加强对民歌所依赖的在生存环境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保护,能够给民歌的自然传播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

二、技术传播的方法

1.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技术媒介方式对民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抢救与保护,将它们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下来,至少应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通过CD或DVD等多媒体手段,对《六合民歌》录音录像进行文字整理。应反复强调对表演艺术从准备到演出的全过程记录。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今后的文本整理提供更多也更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可为今后表演风格、表演场地、表演环境、表演程序甚至包括化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与参考。

(2)照片必须配有文字说明,说明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对重要传承人要详细说明,没有文字的图片等于无用资料。

(3)一套完整的有关传承人的口述史资料。近年来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承担传习任务的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核心和关键,他们所掌握的关于艺术和技艺及相关文化的由来、发展、流变和相关事项,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他们的心中,依据他们的记忆和技艺而存在,依存民俗文化而存在。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事迹,将传承人记忆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技艺、技能,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媒文字,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2.要重视和发挥青年人和技术人员的传播作用,要培养一批强有力的、有志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青年人,要调动对本地生态环境熟悉的,了解当地方言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对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中来。他们不仅能够随时洞察当地民歌的发展情况,同时运用技术手段随时记录、保存优秀的作品。

3.利用专业院校的师生,记录本地民俗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整理非遗项目的经验。比如南京白局,先后有数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发表,从民俗学、戏曲学、音乐学等多角度探讨这个曲种,从而记录了大量资料。

要重视其学术研究,从观念、行为、形态这三个层次来深入探索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位置、源流、沿革和功能、性质,并且将这些成果及时引入大学、中学、小学课堂,让更多的市民来共同热爱、继承、传授、享受这一宝贵的精神文化。

4.创办互联网论坛以及更多的民歌的专题节目,起到宣传、传播作用。

通过技术传播,改变了原生态民歌过去传播的单一性,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让民歌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并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民歌是传统音乐的一种体现,我们需要深入探索民歌传播的规律和方式,对它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都需要进行多维、客观的分析和思考,才能让它在现代生活中获得新生。对它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与政府、保护单位、传承人、专家学者在保护与传承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形成多渠道、多种方式的传播途径,努力地探索、寻求保护和传承的最佳局面。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猜你喜欢

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跨民族传承的民歌
江西民歌引入童声合唱训练中的应用
地方民歌进课堂对民歌的传承意义探究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小学民歌教学初探
试论地方民歌演唱技巧的提高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蜗牛与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