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细腻 含蓄隽永——浅析锡剧沈派艺术
2016-11-20过之红
■过之红
淡雅细腻 含蓄隽永——浅析锡剧沈派艺术
■过之红
锡剧,被誉为“太湖一枝梅”,是江苏代表性剧种之一,有着鲜明的吴地特色和浓郁的水乡韵味,以其“小桥流水、抒情典雅”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锡剧的百余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其中“沈派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它由锡剧“四大名旦”之一、国家级“非遗”传人沈佩华老师所创,具有“淡雅细腻、含蓄隽永”的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沈佩华的代表剧目有 《红楼梦》《救风尘》《庵堂相会》《孟姜女》《三看御妹》《玉蜻蜓》《嫁媳》等,她塑造的林黛玉、金秀英、赵盼儿、孟姜女等舞台艺术形象性格迥异、神形俱佳。尤其是林黛玉一角,特别具有代表性,她扮相秀美典雅,加上自身具有的内在悲剧气质、清丽纯净的音色和细腻抒情的表演,极好地表现出了角色充满才情、多愁善感等特点。因此,她获得了很多荣誉:《红楼梦》参加江苏省首届戏曲汇演,她扮演的林黛玉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庵堂相会》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曲大赛荣获表演一等奖,此剧还于195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锡剧艺术片;锡剧《救风尘》进京演出获得成功,她扮演的赵盼儿更是获得了中央领导和剧评家们的充分肯定。
沈佩华流派的艺术特征,体现着她生活积累中的悲剧情感元素,在表演过程中,又兼容了许多优秀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神形兼备地表现了人物个性。
悲情气质 感人肺腑
1924年出生的沈佩华自小在西子湖畔长大,幼年迫于生计曾进工厂做纺丝童工,12岁时,就到戏班里学唱锡剧,并走红于上海、无锡一带。旧社会,戏曲艺人受歧视,沈佩华随着戏班过着半饥不饱、漂泊不定的生活,她们遭到汉奸特务、地痞流氓的不断追逐骚扰,总是提心吊胆地过着极不安定的生活。沈佩华忍痛放弃她心爱的锡剧艺术,无可奈何地离开舞台五年之久。建国后,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出台,沈佩华深深地感受到了新中国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视。经同仁们力邀,她加盟江苏省锡剧团,重返舞台,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为观众塑造了众多难忘的艺术形象。
童年的苦难和青少年时期的坎坷,使沈佩华养成了一种忧郁、内敛的悲剧气质。因此她扮演的各类不幸妇女能够极大地感动观众。建国后不久,锡剧《红楼梦》搬演舞台,在各地巡演时几乎是万人空巷,为剧种争取到了众多知识界、文教界的知音。沈佩华扮演的林黛玉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她的一曲“葬花”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这段唱腔是沈佩华和作曲者根据剧情反复研究后创作的。“开帘满眼是残英,飘坠尘泥谁过问”这句唱腔运用簧调开篇,【簧调慢板】的板式,委婉幽静、意味深长,很好地表现出了林黛玉对花的自叹,感叹落花飘零,对自己的身世产生淡淡的哀愁。沈佩华开唱时先控制气息,含蓄、细腻地把声音徐徐送出,声音纯净、空灵、不染杂质,突出了林黛玉冰清玉洁、多愁善感的人物特点。“你鲜艳明媚是天生,忍受了霜剑风刀苦逼凌。红可消,香可断,难灭心中一点真,愿生双翅随你飞——,飞到了,天尽头处有长春。”这段清板唱腔非常见功底,沈佩华在此处加强了声音的厚度,处理好了每句唱腔的运腔细节,并在重点的“飞”字上使用了极限音,降B调的高音5,沈佩华在这里运用假声来唱,音色透明、声如游丝、似断还连,把林黛玉梦幻般的想象较好地体现出来,和林黛玉荷锄葬花的柔弱、悠然轻曼的节奏相结合,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玉蜻蜓·劝娘娘》是沈佩华的另一个著名唱段,从头至尾【大陆调】,中间大段清板,旋律变化虽然不大,但上、下句处理非赏妥帖。沈佩华把自己辛酸的经历自然而然地带进戏中,成为王志贞悲情倾诉的依据。在语言、感情和声调的掌握运用非常得体,堪称一绝。字字悲泣,声声含泪,台下观众与演员的情绪随即融为一体,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实现了戏里戏外、台上台下情感宣泄的共鸣。
通过这些唱段,我们可以发现沈佩华唱腔的几个演唱特点——江南音乐所特有的糯、雅、甜和由此产生的一种“磁性效应”;她声中有情、以情带声,有人物、有画面,通过演唱传递人物心声;她以字行腔、字准腔圆,行腔时善于运气、注重控制,并将真假声巧妙地结合一体,同时在情感高潮中揉进颤音和哭腔,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她做到了将自己对苦难生活经历的感悟与高超的演唱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兼容并蓄,独树一帜
沈佩华从小便喜爱民歌、评弹、越剧等艺术,她尤其喜爱“金嗓子”周璇。这些都滋养着沈佩华的成长。她还兼收评弹和流行歌曲的唱法,结合她的悲剧气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风格。
《孟姜女·春调》是苏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作为沈佩华的代表曲目之一,她的原唱由《春调》和《哭七七》两个小调组成。全曲十二段词,以12个月为序,以分节歌形式反复演唱,经“换头”“变尾”的处理,成为月月都有不同声腔的叙事曲。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别人家夫妻有团圆日,孟姜女丈夫去造长城。”沈佩华一开口就出口不凡、先声夺人、紧抓住观众的心,通过几个转折的小腔和装饰音,勾画出孟姜女此时此刻那种“冬天里的春天”的悲剧情愫。“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别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坟上冷清清。”唱腔一转,先抑后扬,挑起一阵情感的波涛,同时又在徽调式的旋律中加入弱音,使色彩更为暗淡阴沉,引人入胜。“七月里来入秋凉,孟姜女替夫缝衣裳,针线扎在蓝衫上,刺我心肝牵我肠。”这一段借鉴了周旋《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耳熟能详的旋律,增强了唱腔的节奏感,更加凄美动人、感人至深……。沈佩华演唱的《孟姜女·春调》已超出了民间小调与锡剧的范畴,它是一首独特的抒情诗和叙事曲,演唱如诉如泣,数落中有悲愤、哭泣中藏着坚毅。此曲是锡剧的一个不朽名段,成为妇孺皆知的传唱曲目。当年著名歌唱家王昆带着年轻的朱明瑛到南京专程拜访沈佩华,学唱《孟姜女·春调》并传唱至国外。
《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是沈佩华塑造的又一艺术形象。此剧为关汉卿名著改编,剧中的赵盼儿是个足智多谋,敢于挑战恶势力的风尘女子。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沈老师一改以往柔弱、悲切的女性表现形态,举手投足间既俏丽泼辣又充满了智慧。由于以往的锡剧女声唱腔,偏以抒情,刚性较差。为了加强人物的个性化,沈佩华在作曲帮助下通过移宫换调及男腔移位的手法,设计了一个新的唱腔【反弓大陆调】也称【弦上调】,此调清新明亮,顿挫有致。沈老师通过她特有的吐字行腔与增加滑音、半音的润腔方法,把《当年我在南京时》这段唱腔演绎的有声有色,别具一格。此曲一出,锡剧爱好者纷纷传唱,成为一首广受欢迎的著名锡剧唱段。
以技传情 神形并茂
“锡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沈佩华,塑造人物十分精准,非常注重人物内在情感的刻画,并予以生动传神地表现。由于戏曲舞台的格局和时空的局限,在创作和表演上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范式。她善于“活用”这些“程式”,并鲜明地打上她的“沈氏烙印”。她每塑造一个舞台艺术形象,都要集中精力去研究角色,与人物同生活、共命运。在表演上,她追求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包括程式的选择、内心的体验、典型动作的设计、音乐唱腔的结构等都十分讲究。
她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角色,如《庵堂相会》中的金秀英,一个重情重义的富家女。其中“过桥”一段的表演细致入微、真实可信,为演好此剧她亲自去郊外找小桥实地练习。一个千金小姐独自走过独木桥的紧张慌乱、左顾右盼、几次尝试,最后的无可奈何,沈佩华通过节奏的把握、情绪的转换而演绎得细腻传神、生动逼真。她把戏曲程式的身段表演和角色的情绪有机结合,把金秀英演绎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又如《三看御妹》中的刘金定,这是个文武双全的刀马旦,第一场“班师回朝”中,沈佩华扮演的御妹刘金定身穿女靠、盔插双翅、肩披斗篷、英姿飒爽;她手执马鞭,掏翎子疾歩亮相,趟马、鹞子翻身……她娴熟精湛地运用了程式动作和技巧,以技传情,通过优美的身段让角色性格化,表现了一个八面威风、凯旋归来的巾帼英雄……。美国评论家斯达克·扬曾对中国戏曲的高度综合性(他称为“纯洁性”)给予如此的诠释:“中国戏剧的纯洁性在于它所运用的一切手段——动作、面部表情、声音、速度、道白、故事、场所等等——绝对服从艺术目的,所以结出来的果实本身便是一个完全合乎理想的统一体,一种艺术品,绝不会让人错当现实。”
沈佩华的表演艺术特色鲜明,意味深长。她的唱腔淡雅细腻、秀丽灵动;她的表演以技传情、炉火纯青;她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有许多剧团上演传承;她的弟子桃李满园、芬芳梨坛。她德艺双馨,深受同行敬佩、观众喜爱。于今,94岁高龄的她,依然精神矍铄,时刻关心着锡剧的未来,可谓艺术常青。
锡剧沈派艺术承载者无数人的记忆,维系着锡剧多元共生的生态面貌。沈派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传递、精神的绵延,它对于过去、今天和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继承和发扬锡剧沈派艺术更是责无旁贷,意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