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应用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6-11-19吴木清常大川蔡蓉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压疮

吴木清 常大川 蔡蓉蓉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寻找一种能有效保护皮肤、舒适、牢固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

3月-2014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皮肤的固定法,对照组采用扁纱带固定法,比较两组的意外脱出率、压疮率及舒适度。结果:通过比较,试验组的脱出率、压疮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扁纱带固定法固定胃管较牢固,但易造成面颊处的压迫,引起患者被扁纱带摩擦的痛痒感和不适感,影响治疗效果。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皮肤的固定法对左右耳廓、鼻腔外侧的有保护皮肤作用,移动时不会因两侧力量不均衡而将胃管向外拉出,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利于维持脸面部和鼻腔的清洁。结论: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皮肤的固定法取材方便、经济、实用、易操作,具有安全、有效、舒适、牢固、耐脏的特点。适合临床应用,能有效地预防胃管意外脱出和压疮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 胃管固定; 效果比较; 意外脱出; 压疮; 舒适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83-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45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插入胃内后,为了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药物及行胃肠减压等护理措施所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神经内科因意识不清、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等患者较多,因病情与饮食需要,须将胃管保留数日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范谷河等[2]认为临床上各种管道意外脱管的概率为胃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尿管>引流管。一般来说,常规置管法一次置管成功率为20.38%[3],临床上常因胃管固定不牢,而使其部分或完全脱出,胃管部分脱出对治疗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完全脱出则需重新置管,而反复插管易致鼻腔、咽喉及食道黏膜的损伤,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负担[4],而固定不当,也会刺激皮肤引起不适,局部受压尤其耳廓处易受切割而形成压疮,从而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增加临床工作的工作量,因此,对胃管的妥善固定尤为重要。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探索出一种改良的胃管固定新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留置胃管的患者100例,纳入标准:需留置胃管,年龄18~85岁,平均(60.0±5.0)岁。其中男53例,女47例,病情不限,留置胃管时间3 d~2年8个月。胃管材料选择16号硅胶胃管(管径0.5 cm)。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留置胃管天数为3~68 d,对照组留置胃管天数为3~65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 材料准备 市用扁纱带1根(长80~90 cm,宽1 cm)。

1.2.1.2 操作方法 按护理操作常规将胃管插入后,在离扁纱带一端约1/3处绕胃管一周打一死结,结在胃管上方。然后将较长一端的扁纱带经过同侧耳廓上方绕过脑后,与另一端较短的扁纱带会合,在离会合侧耳廓后方约8 cm处打一活结固定,松紧以能容纳2指为宜。详见图1(对照组展示)。

图1 对照组展示

1.2.2 试验组

1.2.2.1 材料准备 市用扁纱带1根(长80~90 cm,宽1 cm),相同长度的长止血带2根(长15 cm,直径0.5 cm),短止血带1根(长3 cm,直径0.5 cm),市用24号细铁线(长20 cm,将一末端弯曲1 cm制成勾状)。详见图2(试验组材料准备)。

图2 试验组材料准备

1.2.2.2 操作方法 事先将3 cm长的止血带在中间屈起对折,然后用剪刀在对折端的两角各剪一直径约0.3 cm的对穿孔。按护理操作常规将胃管插入后,用手将短止血带的对穿孔撑开,将胃管末端从对穿孔中穿过。先用24号细铁线勾着扁纱带穿过短止血带,然后用24号细铁线分别将胃管两侧的扁纱带各穿过1根长止血带,取下细铁线。将短止血带滑到胃管插入长度的刻度处(鼻腔外侧缘)为固定点。调整扁纱带长度,将较长一端的扁纱带经过同侧耳廓上方绕过脑后,与另一端较短的扁纱带会合,在离会合侧耳廓的后方约8 cm处打一活结固定,松紧以容纳2指为宜,调整好两侧止血带至耳廓后方6 cm左右,使止血带能完全保护耳廓,不易向脸部下滑。详见图3(试验组展示)。

图3 试验组展示

1.2.3 两组的护理方法 对两组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留置胃管的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剧烈烦躁者保护性约束四肢;胃管每30 d更换1次,常规清洁面部、口腔、鼻腔2次/d,若面部、鼻腔有污渍及时清洁。

1.3 评价标准

(1)胃管脱出的评价标准:胃管向外移位在10 cm以上或者完全脱出,患者烦躁直接自行用手拔管的不在此列。(2)舒适度评价标准:以鼻部局部皮肤出现痒、痛、刺激感、皮肤压痕,影响休息,影响活动等为不适。(3)压疮评价标准:鼻腔外侧、耳廓、面颊部等皮肤出现红、脱皮、水泡、破损等定为压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的脱出率、压疮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扁纱带固定法,扁纱带固定胃管虽然较牢固,但久用后会打卷成条索状,易造成面颊处有压痕,耳廓上有切割伤,鼻腔外侧的扁纱带打结处易被鼻腔分泌物弄脏弄湿,患者用后超过2 d就有耳廓被扁纱带摩擦引起的痛痒感,由于扁纱带在鼻腔外侧打结,当纱带两侧所用力度不平衡时,会造成胃管受左右力度牢拉向外扯出。

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皮肤的固定法,此法在左右耳廓、鼻腔外侧分别有止血带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扁纱带不在鼻腔外侧的胃管上打结,只是通过止血带,这样方便操作者左右移动扁纱带的长度,移动时不会因两侧力量不均衡而将胃管向外拉出,而短止血带的对穿孔直径(0.3 cm)小于胃管外直径(0.5 cm),完全可以卡住胃管不向外滑。短止血带本身有弹性,从对穿孔套入胃管操作简单。扁纱带不易接触到鼻腔分泌物从而避免弄脏弄湿,止血带不湿水便于清洁面部和鼻腔。

3.2 留置胃管的其他固定方法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也是神经内科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胃管能鼻饲食物、药物,也能做胃肠减压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留置胃管常规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颊部,但胶布透气性差,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现象[5-6]。神经内科因脑血管意外造成瘫痪、癫痫发作引起抽搐、脑炎引起烦躁等的患者较多,头部常左右转动、翻身拍背频繁等,易使胃管移位、固定带勒紧、皮肤受摩擦,所产生的摩擦力、压力、剪切力造成局部皮肤有压疮及不适感。加之鼻翼及面颊部腺体丰富,油脂分泌过多,采用常规固定胃管容易松动而引起胃管移位甚至脱落。如果固定不当,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多痛苦更是影响到诊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往很多护理专家和学者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主要的方法有传统的留置胃管固定法[7],张广艳等[8]报道的橡皮圈套头式鼻胃管固定法,熊代兰等[9]研究的3M加压固定胶布加3M透明敷贴固定法,王金鑫[10]介绍的T型鼻贴胃管固定法,倪媛[11]介绍的棉布固定法,刘丽娟等[12]介绍的一次性胃管固定器法,肖爱霞[13]介绍的扁纱带固定法,熊英等[14]介绍的止血带固定法,兰天等[15]介绍的蝶翼胃管固定法,以上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不一而足。

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通过用扁纱带固定法和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胃管固定法的护理对比,得出扁纱带加止血带保护胃管固定法取材方便、经济、实用、易操作,具有安全、有效、舒适、牢固、耐脏的特点,有利于降低胃管的脱出率,有效预防由固定带造成的压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和诊治质量,能更好地做到优质高效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迎峰,李雪婷,白春柳.ICU病房三种鼻胃管固定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37-138.

[2]范河谷,关月嫦,许智红.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2,9(6):34-36.

[3]董玉兰,杨永清,张晓华,等.改良留置胃管方法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306-1308.

[4]孙焕杰.H型透明鼻贴用于留置胃管固定[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1):67-68.

[5]李如竹.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3.

[6]仝玲,吴娟娟,钱小洁.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4):60.

[7]焦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5.

[8]张广艳,王家凤.橡皮圈套头式鼻胃管固定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130-131.

[9]熊代兰,张文玲,朱秀华,等.3种鼻胃管固定方法在普外科应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2):59-60.

[10]王金鑫.T型鼻贴用于留置鼻胃管固定的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2.

[11]倪媛.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循证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6):47-48.

[12]刘丽娟,吴小花,廖丹.一次性胃管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77.

[13]肖爱霞.改进留置胃管固定法与常规胶布胃管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11(8):1.

[14]熊英,杜俊兰.留置胃管固定的新方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0,24(12):1117.

[15]兰天,高淑林.蝶翼胃管固定器在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28(5):1841-1842.

(收稿日期:2015-10-26)

猜你喜欢

压疮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预防压疮这样做
改良的压疮评分量表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Munro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压疮管理中的效果
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