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变迁:1978—2015

2016-11-19杨瑞

艺苑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学特征变迁

杨瑞

【摘要】 城市博物馆是我国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演变特征有待进一步总结与分析。基于我国2014年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各类城市博物馆建设资料,文章定量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流变进程,并从宏观背景和微观决策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进程的演进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风格逐渐由单一向多元演进,美学特征逐渐由庄重繁缛向自由简洁演进,美学诉求逐渐由文化属性向地标属性演进,这是宏观经济文化变迁背景影响下,微观设计决策参与者基于各自诉求不断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城市博物馆;美学特征;变迁;演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博物馆是我国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单霁翔将博物馆比作“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和“文明的窗口”,认为博物馆应进一步关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1]91-10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博物馆建筑迎来了新的建设高潮,但也出现过度追求新奇外表和超大尺度的异化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将其纳入我国城市博物馆的发展脉络,考察该类建筑的美学诉求和演变逻辑。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涉及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变迁。部分学者在博物馆建筑的全球演进脉络中论及了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态势与阶段特征[2]12-14[3]50-53,部分学者则进一步梳理了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历史沿革[4]77-81[5]7-12,还有学者通过文化的视角解读了我国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进程[6]49-214。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部分为通过案例定性地讨论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形态演变,较少对各阶段的美学特征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更鲜有文章对这一演化进程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解析。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本文将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流变基础上,分别从宏观背景和微观决策两个方面讨论这一进程的演进机制,以便更好地审视当下和未来的博物馆建设。

一、城市博物馆

城市博物馆作为学术概念,具有相对宽泛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其泛指在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等;从狭义上讲,其特指以城市历史与发展为展示主题的博物馆[7]81。限于文章篇幅,本文进一步缩小城市博物馆的范畴,特指以省或市名称命名的大型博物馆,如浙江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该类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包括:

1.文物展示性:该类博物馆均以珍贵的历史文物为载体,展示地方城市的历史与发展,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需要博物馆建筑相应展示其文化和历史属性。

2.政府主导性:由于该类博物馆是展示城市底蕴、普及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公共属性,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往往是由政府主导的,强烈地体现了政府的审美诉求。

3.城市地标性:该类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场馆,往往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要求建筑的美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标志性。

为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博物馆进行系统梳理,基于资料的可得性,下文将着重以2014年列入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城市博物馆为基础,分析该类建筑总体的美学特征演变进程。本文所用资料主要来源于相应博物馆官方网站及网络上的建筑图像资源。

二、中国当代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流变

(一)1978-1989年:“民族风格”主导阶段

随着“文革”的结束,我国博物馆建设迎来新的高潮。在这一时期新建了一批城市博物馆,其中的主导风格以民族风格为主(约占75%),该风格承袭了“文革”末期的探索,以中国传统宫殿式大屋顶、成排柱列和较高的台基为典型特征,其中尤以张锦秋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代表。同时,在这一时期的城市博物馆也有对现代主义风格的探索,其中的代表即深圳博物馆,这与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角色有着密切关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城市博物馆主要选址在老城边缘,结合风景名胜进行建设,博物馆与周边景致相协调,反映了该时期的博物馆选址和美学特征以文化属性为主要考量标准。

(二)1990-2000年:“地域主义”主导阶段

进入90年代后,我国城市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民族风格逐渐式微(约占20%),主要集中于扩建类项目,如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均是在传统风格博物馆附近进行的扩建工程。而占据主导地位的则是地域主义风格(约占50%),这一风格摒弃了民族风格对传统样式简单的模仿,开始注重传扬传统建筑的美学精神[8]81,其典型特征是吸收地方传统建筑或符号的特征,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化的营造和空间组织中,且往往会在建筑局部结合传统元素进行装饰。该类建筑尤以齐康设计的河南博物院为代表,其原型取自登封的古观星台,以此为基础进行现代建筑语汇的演绎,形成上斗下台的形态,同时在入口、屋顶等处融入了传统的符号。在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一些更偏于现代主义风格的博物馆(约占30%),该类建筑形体、材料的表达以现代主义语汇为主,通过简单几何体块的组织营构空间,象征地域的特征和符号,建筑的装饰则更趋简洁。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建筑的观感相对稳重,墙体占据较大比例,开窗相对较小且规整,立面大多对称,传达了庄严和有序的美学特征。此外,其早期的选址仍以老城边缘区为主,显示其更偏于文化属性的诉求,而在后期,青岛市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的选址则开创性地与新城中心相结合,为2000年以后的博物馆结合新城建设的模式埋下了伏笔;另有一批博物馆与城市副中心结合,显示了政府部门对博物馆地标性和促进城市活力的诉求。

(三)2001年至今:多元风格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城市博物馆建筑的新建和扩建规模进一步加大,其美学特征也开始趋于多元。这一时期虽然地域主义风格仍占主体(约占50%),但主要集中于扩建类项目,如湖北省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另有一些采用地域主义的新建博物馆则主要位于老城周边,如西安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该类建筑基于与早期场馆或历史地段相协调的考量,不再简单地模仿传统样式,而是选择将传统要素通过演绎融入现代建筑。与此同时,更多的城市博物馆建筑开始脱离传统的束缚,采取更为简单直接的现代主义手法(约占30%,典型如内蒙古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或变形夸张的表现主义手法(约占20%,典型如首都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象征某些历史文化符号的意象。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博物馆大量引入玻璃幕墙,使建筑的观感更加轻盈透明,呼应时代的特征,而装饰则进一步简化,更趋向用整体的形态、色调、表皮来表征历史原型。而在区位选择上,大量的新建博物馆落址于城市新区,与其他文体建筑共同构成新的文化中心,冀图以此树立城市标志,带动新城活力,因此该类博物馆建筑的标志性更加突出。

三、中国当代城市博物馆建筑变迁的宏观背景分析

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变迁,离不开宏观的经济社会背景。正是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偏好的推动下,促使该类建筑的风格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形成阶段性的集体特征,又反过来为时代留下鲜明的注脚。

(一)经济变迁

博物馆作为投资较大而经济产出极其有限的建筑类型,其建设受经济环境的巨大约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变迁总体上经历了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演变进程,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城市博物馆的建设数量与规模迅速攀升,其美学特征也随着经济诉求的不同而不断演进与更新。

改革开放初期受“文革”的影响,各类物资相对短缺,对博物馆的需求也极其有限,这一时期建设的博物馆主要是满足文物保护和展示的迫切需求,其风格往往延续“文革”晚期的做法,可以在有限预算内体现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属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物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逐渐丰裕,文化设施的建设开始受到重视,为这一时期大型博物馆的建设和对建筑美学的探索提供了经济基础,其设计更加追求对地域文化及时代精神的传达。

而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和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激励下,各地政府在世纪之交逐渐转向土地财政,通过大规模的新城开发来获取高额出让金,从而投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而新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类型即是通过公共设施引导,树立城市发展新区的决心,集聚城市活力,以带动新城的发展和地价的上升。城市博物馆作为公共设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美学诉求逐渐脱离了纯粹的文化属性,而需要通过显著的标志性来彰显地方政府的意志,促使人们在这一符号的带动下投入新城的空间消费。

(二)文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提升,我国的社会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发生演变,城市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符号,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了相应的演进趋势,同时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属性。

20世纪70年代末国门的打开使得大量西方文明涌入中国,中西方巨大的发展落差为大众带来严重的民族自信危机。这一形势下象征传统文化的城市博物馆,在政府主导下的演变则显得更为谨慎,大量建筑实践在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权衡间选择了对传统的坚守,同时利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推动“民族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进入90年代后,“企业化”的政府[9]57在激烈的区际竞争中追逐国外的资本与产业,这逐渐演化为政府和大众对西方文化的追逐,各式欧化的住宅建筑是该时期社会心态的典型写照。在这一趋势下,博物馆建筑在传统和现代的抉择中逐渐向现代化靠拢,大量地域主义实践即是在现代主义建筑语汇的基础上融入抽象的传统符号和空间意象。

而2001年中国加入WTO则意味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各地政府在“与世界接轨”的诉求下不断推动各类建设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大量西方设计师参与到我国的建筑实践。在这一背景下新建的博物馆开始摆脱传统束缚,在符号消费的文化背景下逐步融入到全球建筑美学的演替浪潮中,呈现多元复杂的美学特征。

不过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国人开始出现对西方文化的警惕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在这一背景下的博物馆建筑美学特征还有待一步观察,但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古城复建可能正是这一文化变迁的空间映射。

四、中国当代城市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微观决策分析

宏观经济文化变迁对我国的城市博物馆建筑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其美学特征则是由该建筑的设计决策直接决定的。所谓设计决策,实质上是各个参与角色在宏观经济文化背景下,基于自身诉求进行博弈的结果。下面分别从主要参与角色和设计决策流程两个方面,讨论其对城市博物馆建筑美学特征的作用机制。

(一)主要参与角色分析

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参与角色包括政府部门、博物馆方、建筑师和大众等,这些角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各有着不同的诉求。

1.政府部门: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部门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对博物馆建筑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压低成本,同时体现建筑的历史文化特色;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对文化设施的关注,其要求逐渐演变为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方特质,同时展示现代化的时代精神;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断增强,其对博物馆建筑的要求则演化为具有显著的地标性,并且达到国际化的设计水准,以此显示政府开发新城的决心和能力。

2.博物馆方:在改革开放之初,博物馆主要是文物收藏、保护、展示和传播的空间;而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不断外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与交流、文化休闲与购物、历史普及与教育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方对城市博物馆建筑多样化功能空间的需求逐渐提高。同时,随着文物展示理念和技术的更新,其对博物馆内部空间组织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建筑师:我国当代建筑师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源于西方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方面承担着继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又在不断追随西方的建筑理论思潮,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逐渐形成建筑学自身的话语体系。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后现代建筑思潮恰与中国民族的文化特质相契合[10]104,在城市博物馆的实践中大量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语汇进行拆解和组合,形成这一时期的典型民族风格;而进入90年代,建筑学界开始反思以往简单的建筑元素组合与模仿,开始在简约适用的现代建筑原则下,探索将更深层次和更具地方属性的文化特质进行演绎和融合,促使大量地域主义特色博物馆的诞生;而进入新世纪后,一批建筑师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不断追逐新的潮流和趋势,另一批则进一步探索地域性和本土文化的保护问题,这些不同的理念也反映到城市博物馆的实践之中,呈现多元的美学特征。

4.大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意识的觉醒,我国广大民众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关注城市建设的品质和水平。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博物馆的相继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进入博物馆,使之成为大众学习和交流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伴随着这一趋势,大众对博物馆的诉求逐渐得到彰显,其一方面希冀博物馆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质且足够美观,另一方面又希望博物馆建筑不要过分夸张,不要沦为徒有其表的政绩。

(二)设计决策流程演变

一般来说,城市博物馆的设计决策需要经过不同方案的竞标和层层的审核批复,在这一进程中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进行多方博弈,最后达成一致的建筑方案。

在改革开放前期,城市博物馆的设计往往由建筑单位提交方案,经过政府部门、博物馆方及相关专家的讨论决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在这一进程中政府部门具有较高的主导性,而建筑师的思考与创意被纳入重要的考量范畴,而大众则基本被排除在决策之外。这一阶段的设计决策以精英为主导,博物馆建筑的美学特征更多体现政府和建筑师的审美诉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竞标和审核的过程逐渐规范化,同时在一些大型博物馆的决策过程中,大众的意志逐渐被纳入考量范畴,设计决策的博弈角色逐渐多元化,各方诉求也趋于多样化,但政府部门作为甲方和裁判,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这一阶段博物馆建筑的美学特征趋于多样化,但仍旧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审美诉求。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前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各阶段美学流变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风格逐渐由单一向多元演进,其从最初的民族文化为主导,逐渐演化到以地域主义风格为主导,再演化为多元风格的并进发展。

2.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特征逐渐由庄重繁缛向自由简洁演进,建筑的立面不断消解对称,外观逐渐轻盈透明,而装饰则逐渐由纹样装饰转变为建筑基本要素(如材料、窗洞、表皮等)的装饰。

3.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诉求逐渐由文化属性向地标属性演进,伴随着这一特征,其区位选址逐渐由老城周边转向新城中心。

我国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变迁进程,深受经济和文化变迁的影响,而这些宏观要素则是通过作用于政府、建筑师、博物馆方及大众等微观个体,进而影响博物馆的设计决策,最终传导至博物馆建筑的形态特征。而这些特征的集合则形成了一个时代的总体美学特征,随着经济文化的演进而不断变迁。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上升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在大众越来越充分地参与到公共建筑设计决策的进程中,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变迁又会向哪个方向迈进,值得不断跟进的观察与探索。另外由于本文的研究样本相对有限且单一,同时对建筑风格的划分偏于主观判断,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与各级城市博物馆的总体特征有所出入,但其美学变迁的总体趋势和基本逻辑应该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J].中原文物,2011(1).

[2]黄定平.论博物馆的发展形态及中国博物馆的走向[J].中国博物馆,1993(3).

[3]王成.博物馆建筑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1(1).

[4]马若予.中国博物馆建筑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J].昭通学院学报,2014(5).

[5]马双双.中国博物馆建设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6]刘鹏飞.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7]虞海明.“城市博物馆” 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中国博物馆, 2005(4).

[8]李有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美学思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9]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2008(6).

[10]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美学特征变迁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Destination Chinatown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