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畏生命

2016-11-19陈蓉

艺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街坊小戏淡化

陈蓉

老街,一条充满阳光的小街;老街坊,一群充满温情的小人物;《老街坊》一个充满温馨的小戏。

《老街坊》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冯之老师创作的一个小音乐剧,写的是一个老太太得了老年痴呆症,在生命临终的时候,强烈地想见到已经死去三年的老伴,一群老邻居为了不让老太太失望,用善意的谎言,安抚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最终,在鲜花的簇拥下,老太太露出了安详的笑。

在《老街坊》这个戏里,作者刻意淡化了情节,淡化了人物,不写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没有什么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只是通过描写一群毫不起眼的,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印象中的弱势群体的市井小民生活,以及他们对一个更为弱小生命的关注和敬畏来反映,人应该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就是这么一个淡化情节,淡化人物的小戏,看过戏的人都被戏中一群善良草根感动,为什么会感动呢?因为这个戏映照着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敬畏一切生命是美好的理念,但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人不可能对一切生命都同等对待,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会有人说:对一个马上要死的人,花这么大的心思,不值得。在生活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区分尺度完全是主观的。依据这一思路,他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存在着没有价值的生命,无视、压迫以至完全毁灭某些生命是被允许的。然而思想家史怀泽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

契科夫说“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在戏中,一群为生活奔波的小人物,面对一个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没有冷漠,没有无情,虽然有些许厌烦,些许犹豫,但是对老人的一个看似不太可能完成的心愿,积极努力。从表面看是一群善良的人对一个弱小的人的救助,从人性的深层来看,其实对生命的敬畏,给予生命以尊严。

作为一个老剧作家,冯之老师善于挖掘人性本身的问题,对生命充满敬畏。他知道善良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他本着浓浓的人文情怀,深深地关注对人本身的关怀,对精神世界的探究,去描写人性,描写人类精神深处的东西,去描写人对生命本能的尊敬。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识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识,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在戏中,一群不知道史怀泽为何人,敬畏生命为何物的小人物凭着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敬,集体无意识地扬弃生命意志的自我分裂,实现生命意志的休戚与共。因为生命意识的休戚与共在实践上就是体现为人为生命进行的一切救助活动;集体无意识地做到了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

老太太是一个个体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在她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无论她在人前深情地呼唤丈夫,还是她面对众人的沉默,都是她的爱的苦恼和死的苦恼。在她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人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老太太无疑是幸福的,她生活在充满阳光的一条古老巷子里,善文化在这里一代一代传承,对生命的尊敬一家一家相互影响,这从老太太的大段唱词、自我叙述中可以看出:小时候,无依无靠的自己被老吴收留,赋予爱和尊严;她和老吴把爱和尊严洒给老巷子的每一个街坊,老街坊最终回馈她以爱和尊严。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每一个有思维的生命,都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尊敬生命,老街坊们都保持真实,尽其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所以《老街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唯美的,有观众在看完《老街坊》后给剧作者发短信写道:太美了。小戏虽小,给人的触动却极深,给人的心灵冲击力极强,感觉人心暖暖的,这就是《老街坊》留给观众的最深印象。(责任编辑蒋晗玉)

猜你喜欢

老街坊小戏淡化
老街坊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石景山有个“老街坊”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石景山老街坊来了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老街坊”:石景山的新名片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李兰迪:99年的“小戏骨”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