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剧的现实题材创作探索实例
2016-11-19含玉
含玉
作为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演唱、音乐、对白、舞蹈、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是几个艺术品种结合的新兴艺术,是具有不容偏废的综合性视听完美要求的戏剧表演艺术。百多年来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拓展了音乐剧艺术的创作表现领域,在商业演出中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运作营销模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的多元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中国的艺术人与受众。除了移植与“描红”外,中国音乐剧人更开始了自己的原创音乐剧的创作与演出。但是,中国的音乐剧创作手段是一味模仿、照搬西方的已有模式,还是需要探索民族化的音乐剧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属于自己的创作演出之路,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长沙市歌舞剧院成立于1958年12月, 1960年就被评为全国文化群英红旗单位。其前身为长沙实验歌剧团,后更名为“长沙歌舞剧院”。在民族音乐剧、歌剧、舞剧、歌舞剧的创作与演出上有不少的探索、实验与成果。先后排演了《白毛女》、《刘胡兰》、《江姐》、《红珊瑚》《迎春花》、《马桑树》、《骄杨》等多部歌剧。《大铙颂》、《堆雪狮》等多部舞剧。近年来先后创作演出了轻歌舞剧《寻梦季节》,大型音乐剧《湘女》、《长岛新语》、大型歌剧《梦圆马王堆》等。在新型民族化歌舞剧、音乐剧的创作与积累上成绩斐然。为参加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小品比赛,长沙歌舞剧院精心打造的音乐剧《老店新开》获得大的成功,为民族音乐剧的现实题材表现作出了探索与贡献,值得总结分析其成功的经验。
对于中国音乐剧,需要认识它与世界主流音乐剧即美欧音乐剧的关联,需要认识中国审美艺术文化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处理“拿来”与“特色”以及创作、创造的问题。现代音乐剧向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传播时,都在它那开放性的结构中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丰富是众多的。目前,中国音乐剧创作与展现的失误,在于过分拘泥于对西方的“描红”,在当代中国音乐剧创作的本土化问题,在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自信的突破与开拓精神。音乐剧《老店新开》在现实题材表现上,音乐剧民族化、地域化等。特色拓展上,走出了自己的自信之路。为中国本土音乐剧在创演实践中积累了多元多样的案例。中国音乐剧完全需要多种风格、多种样式实验与探索,需要各逞其技,各显其能,各叙其事,各展各情。
音乐剧《老店新开》讲述了主人公邹鸣仰慕李爹祖传厨艺,曾想拜他为师,李爹却嫌邹鸣不够老成,好高鹜远,加之害怕他与女儿交往生情而拒绝。后来,邹鸣求学毕业归来,挨着李爹的饮食都开起了新店。李爹便以为他是怀着旧怨、故意与他较劲打擂。两店各展其长,相互竞争……最终邹鸣抓住契机与恋人菡玉(李爹的女儿)两人一道帮助李爹消释误会与旧怨,让老人接受新的餐饮观念和经营理念,两家合一,老店新开,与时俱进,并欣然接受邹鸣为上门女婿。从小人物、小角度入手,反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新貌。
音乐剧的现实题材表现,如果我们束缚于所表现的人物需要有“歌舞身份”类似《音乐之声》、《剧院魅影》、《雨中曲》、《芝加哥》等,不敢去表现现实生活中,普通大众中身份职业与歌舞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小人物的生活与事件。那么我们的音乐剧的题材就会有很大的束缚。音乐剧《老店新开》的剧作者将百年老店与新潮小店展现在同一舞台,一个门庭冷落,一个顾客盈门,用反差的手法展现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让新老观念碰撞,让传统与新锐交锋,产生的思想火花荡涤着人物的心灵。最后两店合并,作者表明,要想在市场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同样需要吸纳优秀传统,双方优势互补,才能做得更大更强。剧作构思紧跟时代节拍。把准时代的脉博,通过一个同行竞争的故事,反映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大主题,这种小中见大,反映时代,反应基层生活,以歌舞音乐与戏剧结合的音乐剧形式去让没有“歌舞身份”的“下里巴人”合情合理,戏剧性地在情境中,自然地,和谐地唱舞起来去演故事,表情感,展心灵,呈主题,这是该剧的亮点与成功。
老店“裕隆兴”的老字号招牌下,系着围裙,穿着对襟衫的李爹这个传统的商业形象,他的语言特色,演唱的曲调与内容的身份与角色的贴近,他的有别于概念中的传统的老板的“与时俱进”的动作与身段,都需要创作性塑造。作为顾客身份的具有歌舞职能的演员,他们既是剧情的人物,又是情绪、情感与叙事的符号。导演选定16位青年演员参演剧情,从开场到结尾,整个舞台都激情洋溢,那怕是静场时,舞蹈演员的表演都很好的融入了剧情之中;画面调度鲜活丰富,比如青年男女主人公约会时,导演设计了三对恋人作为暗影烘托,既丰富了舞台画面,又展现了主人公们曾经的过往,用空间换取了时间,确为一处生花妙笔。在舞美设计上,包括服装道具灯光,用强烈的反差手法,有力地表达了特定人物、特定场景的个性,看得出,创作团队花费了很大精力。特别是音乐,作曲与编曲采用爵士与民族两种风格相结合的方式,将整个剧情烘托得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时时牵引着观众的心潮起浪生波。
在一个舞台上,时空被写意地规划为两个店,一个新一个旧。观众对这种写意的时空是很容易很明确地接受和理解的。在其中的叙事与抒情,时空的自由转换,通过不会让观众误会、费解的写意假定性和舞台调度与灯光道具的组合变化达到了。既达到叙事的流畅与通晓又达到了表现的充沛与灵动。音乐与演唱上,时空的自由转换与压缩伸展也都非常自然。简洁的舞台,该剧在画面造型、虚实结合、明暗处理等方面还有很多来自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滋养体现。
音乐剧《老店新开》这部作品另一个特点就是音乐风格的纯粹和剧诗(歌词)的铺陈。音乐风格与人物形象非常贴合,旋律恢弘大气,人物光明磊落,演员的声音表现力也非常高亢嘹亮。该剧剧本“文学性”极强,剧诗语言运用了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手法。如:“船若漏水船有洞,菜叶发黄菜有虫。人若有错人有愧,心迷做事心懵懂……”“浮名蝇利使你失淡定,厕所里洒香水,香臭不分。……”主演唱:“稳坐钓鱼台上观动静”,歌舞队伴唱:“只怕是西瓜老籽亏了芯”。这些唱词不仅很有传统神韵,而且在情感表现上非常有力量,有一种“诗意写实”的美感。演员的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与合唱为主,舞蹈设计基本上都是场面性的、色彩性的,营造出了热闹的“场面戏”以及动人的“情感戏”。并且能用对白、剧诗等单声部口头语言之外的剧场语言和戏剧行动,进一步强化“心理戏”的表达,很具感染力。在音乐剧中至关重要的音乐创作方面,音乐剧《老店新开》同样被赋予了新鲜感:既有交响音乐的磅礴大气,民族音乐的委婉悠扬,又有现代电声音乐的奇情妙趣。既有震撼人心的刚强,也有催人泪下的柔美;既有现代音乐的开拓和创新,又有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
总之,音乐剧《老店新开》虽是一个短剧,但是它生动的剧情,优美的音乐,充满地域风格与契合人物形象的剧诗,活泼欢快的舞蹈,协调而到位的舞美,让情感自然流淌与交融,使得音乐剧在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民族风、地域风、时代风的魅力。在音乐剧民族化的道路上,原创音乐剧《老店新开》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长沙市歌舞剧院的这一作品,为民族音乐剧的百花园奉献了一朵娇艳靓丽的新花!
(责任编辑蒋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