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美术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2016-11-19钱红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小学美术

钱红芬

【摘 要】本文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效果、学科检测三方面研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把控全校美术学科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表现;美术素养

如何因地制宜地实施国家国定课程中的美术课程,确保科学有效地评定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这是所有学校、美术教师所要研究的内容。小学因课程课时少、班级多、学生集中上课,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及学生学业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一、采用多元评价课堂分,提高学生管控力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课时少,时间短,作业用时长,学生从自己的教室排队走进专用教室,要做到快、静、齐,很难。因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每学期开始,美术老师就应和学生说明:美术课是创造“美”的时间:因为课时少,作业量多,所以需要抓紧时间,得做到“快”,美术作业需要创新想象的空间,得做到“静”,美术课堂是表现美的场所,要有秩序 “美”,得做到“齐”。教师强调几次,美术学期的成绩会有“课堂表现分”,表现好的优秀,一般是良好,差是及格。学生大多数都能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得先行:教师课前要提前进专用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如开电脑、拷课件、作业放好,示范材料摆好,静静等待学生的到来,课后教师自己动手整理好专用教室再离开。身体立行才能赢得学生的信服。有些特别好动调皮的学生也应摸透他们的心理,采用一定的“战术”应对他们,喜欢表扬的找到其优点给予赞许,喜欢劳动的给他机会整理教室……。美术教师准备好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批评的记录一次,学期如果积累了“十”次以上,是不能有优秀的。学期结束前,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评分、生评分,师评分这样的多元评价,最后汇总得分就是课堂表现分。

美术课堂采用多元评价课堂分,既能客观如实地体现学生一学期的课堂表现,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美术课堂上的自我管理能力。美术课堂所表现的 “秩序美”也更加明显。

二、实行综合评定作业量,促进作品优质化

美术课堂的“美”得通过学生作业来体现,作品质量的好坏,它能反映出学生的课堂表现、创意表达,美术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力求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清晰、方法新颖、内容有趣、课件生动、示范到位……这样学生的美术创作才能有图可依,有法可寻、有感而想,美术作业的质量会明显提升。美术作业的时间一般留给学生一节半课时,约一个小时,前一节课教师新授半节课,给学生半节课起稿创作,下一节课留给学生作业实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想象创作,学生的作业才能展现“美”。新课授完,学生开始创作起稿时,教师可逐个地“面批”,一般按组来进行,哪个组学生集体课堂表现好的可优先“面批”,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能做到组织有序,美术教师当面点评,学生易于接受,并进行适当修改,这样作业质量会马上提高,学生享受到作业成功的快乐,作画兴趣能得到有效提高。学期结束前,让学生交换检查作业质量,如你共有几次作业,共批改到几次优星,少一次作业扣5分,并在课件中展示按优星次数算分,0次60分,1次至5次65分,6次至8次70分,9次至10次75分,11次至13次80分,14—15次85分,15次至18次90分,18次以上95分,并请学生自我评定汇总最后作业成绩分,当然美术教师在设置作业分时,要综合考量整个学期作业量才能设定。

这样的评定作业成绩的方式,学期开始就要和学生说明,在学期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提醒学生。学生就会重视自己的美术作业,知道不能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知道作业要追求质量,美术作业再也不敢敷衍了事了。

三、运用检测学科素养赛,把控美术质量值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每年定时对各个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检测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调整。学校课程部同样也会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调整,通过班级质量调研、年级质量调研、校级期末学科质量检测、区级质量抽测、市级质量抽测,全方位把控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今年学校课程部就进行了二年级和六年级的调研,并专门抽测了二、六年级的美术,从调研情况看,美术学科教学质量整体不错,但班与班之间差异明显,追根溯源:是由于有的班级学生没有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以至于美术知识掌握不牢、美术技能一般化、不认真不细心。通过检测学科素养赛,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解决。期末的美术检测也尤为重要,首先对学生加强美术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给学生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检测,第一节课一般是美术知识理论部分,教师可事先把知识部分阅卷完,第二节课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最后的期末检测作为学生的美术期末成绩分。

多元评定课堂表现分、综合评定作业量、美术期末检测分三方核定,电脑最后会自动生成学生的美术学期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合理,强化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避免了教师个人对学生的片面评价,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积极表现“美”的动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小学美术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