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初中汉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论述
2016-11-19才让拉毛
才让拉毛
【摘 要】汉语文阅读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任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初中汉语;教学认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阅读不仅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学习活动,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很多有识之士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诸如精读、泛读、细读等读书方法。然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捷径呢?笔者认为巧立“文眼”,对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汉语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本文拟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述。
一、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师生互动
阅读是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二、汉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汉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利用文本这一载体,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学要求。汉语文课堂的主题应是师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或斟酌品味,或讨论研究,或演讲复述,或倾听沉思。可借助多媒体,使之与文本发生关联,并推动师生、生生合作。
针对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完成生疏字词、相关文学知识的归纳、梳理;为祥林嫂制作人生年谱;理清文章倒叙的写作方式。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比较电影与原著情节上的不同。
(3)转入课文学习,让学生探究两种不同类型作品情节上的异同点和电影作品同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上表现手法的区别。
这样学生学得就比较投入,激情被调动,思维被打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影视作品给人的是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而语言文字给人的是长久的心灵震撼。汉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培养汉语文阅读能力
汉语文教学是艺术,也是技术。汉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汉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
四、从文章的线索中寻找“文眼”
有的文章行文时有一条线索贯通而下,文章靠线索发展而展开,从而构建文章的骨架。线索有时又分感情线索、叙事线索等。茅盾的作品《白杨礼赞》,它是苏教版八年级汉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的第二篇散文,作者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组织文章。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漫游西北高原,去尽情地领略白杨树的风姿。然后,提问学生:文章中哪些语句直接点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这些语句都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本文是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来组织文章的。又如,《背影》是朱自清的作品,“背影”就是文章的线索,全篇都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背影”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一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
五、培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升与良好的写作能力分不开,然而良好的写作能力又是扎实的阅读能力所推动的,阅读时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和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又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展现,因此以读促写,以写助读是相辅相成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所以阅读的多,材料就积累的多,写作就有了内容和功底,而写作业对阅读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仿写还是自己创造性的写作,都是对所读阅读材料仔细研读,心领神会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对原文的续写练习,因为续写只能在对原文悉心揣摩和深刻理解下进行,所以续写练习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改写,缩写和扩写也是训练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因此读写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常言道好的习惯形成好的性格,而性格又决定命运,所以在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下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加大阅读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可以高效、全面、积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