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高效策略探讨

2016-11-19庞传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庞传明

摘 要:数学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智力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然而大部分老师在课堂练习设计这一环节并没有给予充分认识,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课堂练习设计现存中的重复练习同类习题、练习设计按部就班这两方面问题,然后采取了尊重个体差异、趣味性和操作性三种策略,为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课堂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 策略

小学生在实践和认知能力都较低,无法将老师上课所教授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了使学生吸收知识更为快速,课堂练习设计应当与教授新知识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想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应当以高质量设计练习为基础,因此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高效策略非常重要。

一、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题型容易,重复练习

很多老师觉得,同类型的题目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就会熟练掌握这类型题目的解法,然而在实际上却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疲惫心理,进而使课堂练习与想要达到的目标相悖。练习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表现出来,是双边型活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分多次展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然而过度的去练习,学生有较大练习习题负担,教学也呈现出低效率,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堂练习设计按部就班

老师在传统教学思想的熏染下总是觉得练习是以书面形式出现,即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在本子上画画写写就可以,将其他的例如动口、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的练习抛之脑后。在实际上课时,出现了练习形式单一化,内容单调乏味,对所有学生练习都有相同的要求,老师只采用一种评价形式等问题。部分老师还照本宣科的搬出教材后面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更不能有效的反映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完成学习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高效策略

(一)设计作业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老师设计课堂练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分层次练习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运用一个问题考核所有学生有失偏颇,因此在课堂上应当有意识的将问题分类,使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尊重,进而在分层式练习中全方位的培训学生素养和能力。同时,练习题目适合用于更多学生,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本身数学能力为依据来展开针对性的练习。

该练习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老师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把握做好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对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进行尝试,这样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挑战的能力,还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去学习数学知识,投入更多的经历来克服困难并不断前进,因此该种课堂练习才最适合学生。例如在讲授《圆锥体的体积》这节课时,老师带着学生探索了圆锥的体积之后,可以把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应当观察哪一组的练习题适合自己,后进生应选择基础性的题目,而优等生则选取最难的一组题。这样设计课堂练习的方式赋有人性化,能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设计课堂练习时应以差异性原则为依据,使每个层次上的学生均有参与锻炼的机会,不断的挑战自我,达到提升自身数学能力和素养的目的。

(二)练习设计应赋有趣味性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老师上课要有趣,才能够将学生的“情绪区”激活,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和发现知识,在发现和领悟中感受到学习很有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培养。数学是较为严谨和抽象的学科,这与小学生的心理接受年龄不相吻合,学生常常在学习时感到乏味、单调、枯燥,因此使数学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十分必要。在趣味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制造悬念、揭露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之后,就会勾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提出疑问后就会积极的探索数学知识,在探寻和思考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如,在对“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这一内容展开教学时,老师首先让学生随意的说出一个数,这时老师立马判定该数字能否被3整除,而学生则是用竖式来验证是否正确。经过几次的训练后,老师所给出的答案均非常正确,这时学生的脑海中就存有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老师会这么快就算出来,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疑问一形成,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进而积极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行列中去,在探索中找出规律,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这种趣味性方法比起重复练习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可操性是课堂练习设计必备的要素

在数学新课标中提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沟通,即学习数学这一教学活动其过程应当是彰显个性、生动活泼的。以此为指导理念,就要求老师将单一、机械式的练习设计转变成为学生自身绘声绘色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付诸实践,去观测、实验、猜想、证实和推测。例如,老师在展开《正(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课展开教学时,设计出这样的一个练习题:“把高3cm,宽4cm,长5cm的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是多少平方厘米,而拼成最小的长方体其表面积是多大?”该练习题一出,老师就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课本去拼,按着练习题的要求,拼出最大和最小面积,然后再用眼睛去看,用笔去算,算出最大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然后再依据算出来的长宽高,再套用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该题就迎刃而解了。采用该种练习设计的方法,能够起到开阔学生思路和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的双重作用。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兴趣促使下提升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老师在在课堂上设计课堂练习,使课堂练习充满趣味性、具备可操作性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喜.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21-123.

[2]王利敏,朱忠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和使用[J].教学与管理,2012(29):43-45.

[3]焦彦梅.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28):74-7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