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16-11-19陈善科
陈善科
摘 要:在我国长期以来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都不高,在課堂上,教师和学生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双方之间交流不多,各自参与教学活动似乎都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这难以达到体育课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以初中的体育教学为例,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师生关系;和谐;构建
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文化课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而我国的体育课教学长期存在的学生和教师懒散地参与课程、整堂课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的问题难以达到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据此,体育课教学应对生疏的师生关系加以改善,双方积极参与教学,提高教学
效果。
一、初中体育课中师生和谐关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些初中生叛逆心理比较强,上任何课都不愿认真投入。面对摆权威的老师更不愿意听取劝告。还有的学生对学习体育教材上的固定内容没有兴趣,把体育课当成休息课,在体育课时,不尊重体育老师的教学,要么随便学一学应付老师,要么干脆不学。因为学生的各种情况,导致体育教学的无效和混乱,也影响了其他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学习。但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喜欢交朋友,与人一起玩耍,也更愿意听取朋友的意见,认真对待朋友。如果教师改变权威观念,适当从教师的“高位”走下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使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也会将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对与朋友一起玩耍产生兴趣,也愿意听朋友讲课讲话,有效地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地进行,教学任务也就轻松、高效地完成了。
二、初中体育课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方法
1.教师多夸奖学生,虚心向学生学习一些体育技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体育教师也并不能精通所有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比如爆发力极强、韧性极好、反应特别灵敏,等等,当遇到此类在体育方面存在特长的学生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多与之交流,对其加以夸赞和鼓励,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虚心地向学生请教一些体育技能。这样,得到老师肯定的同学会因受到老师的鼓励而倍感欣喜,进一步加强自己体育特长的训练,并与欣赏自己的老师建立友好的关系。如在观看学生篮球比赛时,发现某学生的三分投篮每次都能投中,教师不止是要在脑海中出现以后的篮球比赛中把他作为主力的想法,更要多跟这位学生交流,请教并借鉴他是如何训练的,进而提高作为体育教师自己的技能,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请这位学生给大家做做指导。师生在互动中转化了师生角色,构建了友好的朋友关系。
2.教学中多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
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的另一个方法是合作,比如老师加入学生的球类运动、与学生一起做体育游戏、在课间休息时与学生聊他们喜闻乐见的话题,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能因为共同的合作任务而自然变得亲密,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做大纲要求的那些动作,相互之间比划比划。教师能完美地做好这些动作,学生才会从心底里认同老师的教学,根据教师的指导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体育动作。在参加篮球活动时,师生作为一个团队,能像兄弟一样合作,教师高超的球技会为自己赢得更多学生的好感,从而建立更广泛、和谐的师生关系。
3.教学内容顾及学生的兴趣和体能状况
有一些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觉得很简单,学生却会觉得很难,而且兴趣不高,比如倒立。像这类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大纲没有作硬性规定,便可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不要强求学生去完成。另外,还要顾及学生的体能状况,拿长跑来说,对体能状况不好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否则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对老师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4.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指导
教学中出现学生运动情况太差或者调皮捣蛋的行为,教师仍要从朋友的角度出发,用动作提醒或者朋友的语气去跟他们交流。比如,有的学生在接力比赛中不小心被绊倒,观战的同学就哄笑别人是摔成了狗吃屎,导致参赛学生涨红了脸。这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哄笑的学生指导教育,先用一根手指放嘴前做噤声的动作,告诉学生这样取笑自己的同学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的,不如一起鼓励他赶紧站起来向前冲吧!然后带领观战学生为参赛者加油打气。这样,哄笑的学生也从老师的表现中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转哄笑为鼓励。被取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大家的友善和鼓舞,赶紧站起来投入比赛。类似这样的情况,教师要以贴心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变相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做法。学生因此也会感激教师的处理方式,不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使得学生之间和谐相处,促进体育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周惠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体育世界,2013(1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