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分层教学
2016-11-19孙志峰
孙志峰
摘 要:“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前初、高中的普及,学生之间的差距,普遍较大,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优生吃不饱,中生吃不好,差生吃不了”的尴尬教学局面。再加上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成为必然。就为什么要分层,如何分层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所谓“分层教学”,即是在同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授予不同层次的课程,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得到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共同提高。
一、为什么分层
1.因为学生之间客观存在又不可避免的差异性
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有先天遗传造成的,也有是后天环境,如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等造就的。
2.因为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正如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中所认为的,每一位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最近发展区”就存在于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而每一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不同。
3.因为历史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理念的影响
远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提出了面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而如今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再次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4.因为高中语文新教材呈现形式的必然要求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选修部分就是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设置的。
二、如何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是有效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或者是综合性的测试,也可以是问卷调查等多种的形式,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充分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等多方面的水平,并记录在案,整理成资料。通过对于学生全面、细致的了解和科学、合理的分析之后,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像是金字塔的尖,处在这一层次的学生,他们对于语文知识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认知能力,在写作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天赋和能力;B层,像是金字塔的腰,分在这一层次的学生,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较为有兴趣,同时也拥有较好的语文基础功底和认识能力,在写作能力上表现良好;C层,像是金字塔的底,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较差,学习存在困难,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表现在无论是语文基础,认知能力还是写作方面,都比较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可给学生设置排名,伤害学生自尊,挫伤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分层情况,要根据学生各方面表现以及成绩的变化和提高,进行及时的调整,不可一成不变。
2.对于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分层
教师在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适合什么样的教法,找到差别之后,就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目标的难易度设计。其实,就我们目前的高中語文教材来说,其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都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着由易到难、由深到浅、由分到总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除了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外,还要深入地研究、探索教材和大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层次的教学
目标。
A层,即优等生,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应当相对于教材来说,提高教学难度,适当的增加和推展一些学习知识和内容,帮助优生拔尖;B层,即中等生,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按照语文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严格执行;C层,即学困生,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相对于教材来说,降低难度,着重于知识基础方面的掌握和巩固。这样,不仅能提高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提高,而且还能让优生得到潜能的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留下余地,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选择。B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A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尝试,逐渐提高,力争较高的目标。
3.对于授课过程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全班授课的时间里,以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授课的难易程度标准设定应以大部分学生的深度为主。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在课堂作业的布置上,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在课堂的评价上,应给予C层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于B层学生,应多激励,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而对于A层学生则应该多竞争,高标准要求,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