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11-19黄为明
黄为明
摘 要: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化学核心概念的引领,同时重视化学思维和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自主学习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概念活动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结合上学年对该课题所开展的研究及结题心得,谈了对该问题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养成
当前课堂教学虽然进行化学新课程改革,但是受“传统”课堂模式影响,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传统“填鸭式”的课堂上,常看到一些学生,被动机械听课,只听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等,不良的学习行为,久而久之会造成成绩下降,最终导致学习困难,心理背上沉重的负担,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针对上述问题,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下面谈谈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中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积极倾向,它是学习的前提,是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所以我们只要将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化学就会变得易学、生动、有趣。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特别要善于从学生身边、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取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研究的内容就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其感到亲切、有趣,容易接受。如讲解常溶液的酸喊性一节时,可采用提前布置,分小组课外进行“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在课堂上展示与交流;同时补充,让学生使用pH试纸测定日常生活中的食醋、肥皂水及本地土壤等液体的pH值。这些化学生活化的知识,学生特别感兴趣,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生方式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向转变。
二、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教育学家奥苏伯尔说:“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情感力量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驱动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去克服一个个困难获得学习的成功。”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见解最易独到。和谐平等的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古训“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正是这个道理。课堂教学实际,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和鼓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于不善于主动表达和交流的学生,就需要教师经常主动与其谈心、交流,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教育家沙塔诺夫说:“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一个教师的首要责任。”由此可见,课堂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很重要,只有这样,课堂上学生才会乐学、好学、主动去学。
三、喚醒学生自我意识
唤醒自我意识是提高自主学习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句话深刻表明了自我的教育唤醒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这句话也道出了唤醒自我意识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两者都认为学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唤醒学生自我意识,从三个方面入手:唤醒主人翁意识、主动性意识和主体性
意识。
1.唤醒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意识是自主学习的灵魂。课堂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学习有高度的责任心、积极性和自主能力,学习上教师要让学生用脑去思考,用眼去观察,动嘴去说、去讨论,动手去尝试,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在学习的每一个过程中,人人充当主人翁。
2.唤醒主动性意识
个体的主动性意识是自主学习的性格特征。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完成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去思考、去研究、去分析。
3.唤醒主体性意识
主体性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内涵。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有情感、有意识、有能动性、有信念。所以,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为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留下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而不是领导者、制定者和传递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主体。
总之,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生课堂的自我意识,重视化学思维和学习方式培养,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祖浩.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