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评价艺术,激活语文课堂
2016-11-19宋笑维
宋笑维
【摘要】课堂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等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和各地教育部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更要进一步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升评价艺术,并以此来激活语文的课堂。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评价和激活语文课堂,笔者就自身的经验,有以下一些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中图分类号】G653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范围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并最终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使语文课堂更加的高效,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是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只有通过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激活语文课堂,才能使教学有一个成功教学的基础,进行正确教学决策的基础。
一、实效性是评价应有的性质
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基于这样的具体情况进行下一步教学的计划和安排,所有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评价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有意义、有价值,达到教学评价的目标。课堂的语言表达都是现场组织的,没有进行彩排,尤其要注意对方的表达,充分地认识到优点和缺点所在,并抓住关键的部分进行点评,这样的评价有较好的作用,所以,抓住时机是评价的关键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评价通常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真情实感是评价的要素
打动的源泉都是动人的感情,只有真情实感才能让人产生共鸣,达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中小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真情实感的教导,因为真情实感不仅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在社会上,教师通常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总是尊重学生和家长,为学生付出真心。所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更要真诚的评价学生,而不是充斥着虚情假意。因此,不管教师的评价的语言是华丽还是简朴,只要付出了真情实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满足和幸福。
三、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
评价受很多的因素影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种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在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尤其注意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承受能力,因人而异的做出或鼓励或建议的针对性评价。但有一点共性就是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得体。贴切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优点的发扬和缺点的弥补。而同时,准确得体的语言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交给学生的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将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
四、加强评价方式的研究,灵活运用不同方式
进行教学评价可以采取各种不同方式,言语激励、无言表达都可以用到中小学的教学评价中。只有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方式,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面对不同的学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些胆子较小,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就要积极的鼓励他们,采用言语激励就比较恰当,给这样的学生充分的信心和机会,让他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就算是他们的表现不是很好,但教师不能否定他们,而是要给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或者微笑来给学生信心。但鼓励要适当,不要过度。真实性还是最关键的因素,真实客观的评价才能起到教育作用,成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
五、无声语言进行评价结尾
课堂评价,教师除了要用言语进行评价之外,还有用无声的语言进行补充和收尾。事实上,无声语言可以增强评价语言的力度,采用无声语言进行收尾可以使整个评价显得更加的丰富和完整。无声语言就是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拥抱、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这样没有声音的评价可以增强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真诚,所以,作为中小学的教师,在语言的评价之后,适当地加入一些像拍拍肩膀、握握手这样的鼓励性的动作,将起到很好的效果,提高评价的艺术性。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好体现无声的语言更加的细腻,像一种淡淡的花香,更加的直接和有效的被学生吸收和感受。这样温柔的肯定对中小学生的影响非常的巨大。所以,采用无声的评价是结尾课堂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值得在中小学的教师评价中推广。
六、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课堂、新的评价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评价艺术的研究,活跃语文课堂是必要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评价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后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教师的评价应该成为联系师生之间的纽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卫良.语文教学与发展个性的关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
[2] 余成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
[3] 吴洪涛.“主体异步双案一体化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J].新丝路(下旬),2016(1).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