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活动对儿童的成长作用分析

2016-11-19刘荣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成长儿童

刘荣

摘 要:美术用其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儿童的审美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加深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美术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是根据儿童的教育方法和心理成长规律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儿童的成长时期,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其观察能力。

关键词:美术活动;成长;儿童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帮助儿童提升其艺术气质和审美水平,能推动儿童的智力开发,塑造良好的性格习惯。但是美术活动不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活动,我们应该多方面去开拓美术教育的新途径,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美术创作。

一、儿童成长的特点

很多儿童从小就喜欢涂鸦,他们把涂鸦当作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胡乱涂鸦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美术活动,他们不用局限于老师给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随自己的心情绘画,这个时候,他们的世界是不受局限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对大自然还是对社会,他们都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此时,很多家长开始着重注意孩子在英语或者数学方面的培养,认为只有会算算术题、会讲英语的孩子,才是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好孩子。但是,如果真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那么在德、智、體、美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美术活动有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能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让儿童的成长过程充满喜悦。

有资料表明,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好奇心是最强的,求知欲也是最旺盛的。这个时期,儿童对周围所有的事物都有着好奇感和新鲜感,喜欢去探索和询问他们不知道的世界,如果根据孩子的这一发展规律,给予适合的教育模式,那么不仅能帮助孩子开发智力,还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儿童时期,孩子认识事物主要依靠他的感官,比如说鸟,很多小孩在画鸟身体的时候,习惯将鸟的身体画成一个圆形或者一个椭圆形,鸟的脚,他们习惯用三角形或者几根线段来表示,对于儿童来说,这就是他们直接观察事物后作出的表达。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活动来引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提升儿童的表达能力。我们要通过美术活动训练儿童去观察多个不同事物的共性,以及多个相同事物的个性,让儿童不断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升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息。

二、美术活动的作用

在美术活动中,儿童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形来学习对社会的认知。比如给小动物画耳朵,小兔子的耳朵比较修长;小猫的耳朵比较短小,偏向于三角形;大象的耳朵比较肥大,有点像蒲扇。教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学到知识。儿童的智力还处于发展时期,观察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发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如果让儿童绘画出一个人的形象,那么这个人的形象一定是抽象的,因为在儿童的大脑中,没有形成对人的全面了解。

很多刚学习美术活动的孩子画汽车,最先画出来的一定是汽车的车轮,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汽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汽车的车轮,最好画的也是车轮,但是随着美术活动不断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绘画出一幅合理的汽车图形,那个时候,他们的汽车肯定不是单纯的四个圆圈上加一个长方形。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或者兴趣,他们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一个不错的状态。因此,要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就一定要让孩子用心投入进去,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三、帮助儿童学习美术活动的方法

要帮助儿童学习美术,首先要制订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由于自身的局限,儿童对事物的逻辑判断和理解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重点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创造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先让儿童了解一些浅层次的表达能力和简单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艺术以及学习的兴趣。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比如局限儿童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方式、把绘画当成一种比赛的手段、规定每个孩子必须绘画出相同的物体等。对儿童来说,太阳不一定是红色的,树木也不一定要是绿色的,老师应该给儿童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可以支配自己的绘画,避免他们丧失自由浪漫的想象空间。

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尽量避免教师的强行灌输观念,要保持与儿童身心发展、认知能力步伐一致的教学课程,不要盲目拔高孩子的教育。帮助儿童构建适合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并鼓励他们不断进行创新尝试,让儿童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绘画器材的使用。教师要制订由浅入深的教学课程,并配置相关的学习情境,诱发儿童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要给儿童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尽量保持自由开放的画风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长时间安排儿童进行模仿画,那么这个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及想象空间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摆脱思维定式,对儿童进行耐心引导。美术活动可以让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思维创新,激发起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士兵.儿童美术教学中运用“不教而教法”初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 徐 婷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成长儿童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留守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