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班班通”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6-11-19郭建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班班通教学环境教学有效性

郭建军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便利条件,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班班通”建设工程逐步推行,为班级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班班通”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探讨,以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参考。

关键词:“班班通”;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有效性

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往往采用黑板板书结合教材内容的形式来进行课程授课,知识的展现方式非常单一,资源的共享与保留也无法实现,因此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理解并没有达到最为理想的水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对于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班班通”建设工程逐步在学校开展起来,视频装置、扩音系统、投影仪、交互式白板、主控系统的配备使得知识的立体化展示、课程的录制、班级间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在现代教学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得到相应的转变,以保障现代教学设备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一、“班班通”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班班通”建设工程为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文章首先在本节对“班班通”提供的有利条件进行梳理,以为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相关的参考角度。

1.知识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班班通”建设为班级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使得课本与板书的知识能够更加的多样化。教学视频、教学图片以及知识的结构图进入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中,课程知识立体化展示带动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更加的深入。

2.课程录制更加便利化,资源重复利用率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知识只能实现单次展现,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只能凭借大脑中的记忆进行回顾,同时不同班级所能接受到的知识也仅仅局限于单次课程的教学。在“班班通”的支持下,课程授课内容可以凭借多媒体工具进行记录保存,课堂教学知识不仅能够在当期得到展示利用,更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进行重复播放与流通,知识的重复利用率更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吸收程度也能得到提升。

3.资源共享获得更好的支持,教学互动成为可能

通过“班班通”资源库平台,教师的电子课件、课堂录制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师之间、班级之间进行流通共享,进而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展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知识获取的范围以及切入的角度也得到了更好的拓展。

二、以“班班通”促進教学方式的转变

“班班通”建设工程从知识的展现形式、资源的保留与利用、资源的共享方面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文章结合之前的分析,在本节对“班班通”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了深化探究。

1.优化备课工作,实现电子化备课

“班班通”为知识的多样化展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对教师的备课工作和课件的构成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课程的备课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终端工具,丰富课程知识的同时完善知识的展现方式。如,制作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进而以多媒体平台进行播放,保障“班班通”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

2.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开放式探讨课堂

“班班通”提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将教师与学生从传统的黑板和课本中解放出来。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在多媒体平台中进行知识的探讨,并利用多媒体互动工具以及班级间的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还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组建学习小组,并创设探究性课堂活动,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以自己的需求为导向实现个性化教学。

3.以课堂教学情况为参考,在交流过程中推动教学资源的优化

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是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班班通”的支持下,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堂总结,通过班级授课效果的反馈以及班级授课视频的回顾来及时调整知识的布局,优化课堂授课的模块,并在资源平台中进行互动交流,保障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有新的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留言板、学生课堂视频回顾感悟等方式来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落实师生之间的课后交流,延伸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优化课程体系的实际效果。

“班班通”建设工程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便利的环境,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平台。一方面优化备课工作,实现电子化备课,保障现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果;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开放式探讨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最后教师还应当以课堂教学情况为参考,在交流过程中推动教学资源的优化,实现课堂教学的扩展延伸。

参考文献:

[1]陈意,张世昌.“班班通对农村初中教学方式影响的研究”研究报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9(5):3-5.

[2]樊余福,许小玉.也谈“班班通”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以进贤县“班班通”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24):37-3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班班通教学环境教学有效性
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班班通”资源的应用策略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