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活力课堂
2016-11-19陈文娟
陈文娟
摘 要:“活力”二字体现的是课堂氛围,更是课堂效率。在传统教学课堂中,老师可能更喜欢“安静”的课堂,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又应该是动态的,故而活力课堂的构建成了目前教学的一大重点,而从高中生物的教学角度来说,“活力”更是其知识特点的一种体现,是其教学意义的深刻表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是他们接触生物内涵的必须。以高中生物教学为出发点,结合对学生的观察和对教学文献的总结,得出几点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意见,下面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活力课堂;互动教学;实验;生活化
“活力课堂”从宏观表现来看,是学生积极的思考状态,是学生主动的求知状态,是学生不断的提问状态。活力是学生发自内心对生物的喜欢,是发自内心对生物知识的追求,是发自内心对生物学习的渴望。也许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教学阻碍,学生对知识点的难以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程度,学生对生物题目的分析难关等等,但是在活力课堂中,这些仿佛都能够迎刃而解。这就是“活力课堂”的神奇所在,这也是必须要打造的实际意义,那么该如何打造呢?就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便是如下这般做法。
一、多样化导入方法,奠定活力基础
课堂导入对课堂的氛围有很重要的影响,就像是一首歌曲的开篇一样,如果调律激昂,那么后续的情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高中生物活力课堂的构建要从课堂导入开始,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为基础,在后来的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导入方法可以有很多,关键是有趣,够吸引人,足够让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继续听,想要去了解。
例如,在《走近细胞》的教学中,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或者说对生物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和范围认知。通过大到生物圈,小到细胞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所以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的形式,将包括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影视作品的剪辑,给学生播放出来。充分地展示生物圈,可以是残酷的自然竞争、多样化的植物、丰富的生长方式、神奇的海底世界;也可以是微小的细胞,细胞间的营养运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间的相互竞争等,通过视频将大家引入到生物的世界。这就是生物学习的视野,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样活力课堂的基础就奠定好了。
二、贴近生活的学习引导,提供活力可能
“活力课堂”要求学生表现积极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冒”,根本就不理解或者是认为非常难,那么他们自然表现沉默。心里没有想法,没有自信心,自然也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课堂依旧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所以教师要以生活化的学习观念和角度,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或者是将两者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让学生有的说,敢于说。贴近生活教学,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当然生物学科的用语还是最关键的,可以加入生活的联想,或者是在生活中更具实用性。
比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可以以单双眼皮为例,调查班内学生的单双眼皮情况,以及父母和祖父母的情况,再包括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等。老师可以要求每个人画出一张自己的家里单双眼皮的调查情况,根据情况来推测单双眼皮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形。这样每个学生也当了一次侦探,过了一次推理分析的瘾,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学生的兴趣也就增加,自然在课堂上的发言会更多,活力课堂自然就可以构建了。
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提供活力源泉
师生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了解老师思路的最简单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反馈的过程,这样才能方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思路,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活跃起来,这样更能刺激老师的教学思维,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動性教学绝对是活力课堂的精力来源,绝对是良性循环的保障。
例如,教学《基因的表达》这一章节时,因为会涉及基因的翻译和转化,其表达的顺序和步骤也是较复杂的,学生如果一个环节没有了解清楚,对定义有些许模糊的话,那么对后面的过程也就不知所措。这样学习就会出现堵塞点,会让学习停滞不前。以至于在后来的学习中需要重新理解,浪费时间和精力。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分析某个环节,如果分析正确,且其他同学也表现出赞同和理解的表情,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讲解。如果是不理解或者是概念混乱,那么老师就要在这个地方再放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实例和巧妙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另外,互动性课堂能够让师生间交流更多,知识的传输和情况的反馈会更及时迅速。学生更愿意和老师讨论学习情况,自然课堂就变得积极,变得求知欲浓厚,活力的来源自然源源不断了。
总之,高中生物活力课堂的构建要紧扣生物学习特点,发挥生物教学优势,结合本班学生特点,以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优势,让课堂更活跃,让教学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王惠娟.生物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