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

2016-11-19斯鸿峰

新课程·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祥林嫂人物形象

斯鸿峰

摘 要: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学习的重点环节,学习小说就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重点分析。在对人物进行评判时,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思维模式均习惯用阶级的观点,这样就给人物形象附上了一个显眼的标签,让人物形象不够丰富,缺乏生活感,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上也较为单一,深度不够。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人物时应多角度,使作品的育人作用真正体现出来。

关键词: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祥林嫂

小说的中心是人物,而小說教学的重点往往也是从分析理解人物形象开始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需注意诸多问题,要知道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有多种方法。我们在教学时,应结合教学目标,与教材实际相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力求做到面面俱到。针对一篇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最好选择两种适当的方法,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一、通过典型环境关照人物性格

环境除了囊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背景之外,人物的生活环境、风俗环境以及人际环境等也包含其中,而生活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发展来说也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在教学中,我先向学生提问:“文章开头写鲁镇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而‘改变之大的无过于祥林嫂。鲁镇‘不变的是哪些?鲁镇的‘不变与祥林嫂的‘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比如,祥林嫂在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重回鲁镇,但大家对她的称呼仍然是“祥林嫂”,由此可见这些人具有很强的贞洁观念;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伤风败俗,不允许她在祭祀时沽手,在祥林嫂死后,还骂她是“谬种”;而四婶对于祥林嫂捐门槛的举动持不承认的态度,可以看出当地妇女深受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毒害。整个鲁镇,就仿佛一个牢笼,只是没有门而已,代表当时病态的社会,鲁镇的“不变”与祥林嫂的“变”之间就是“吃”和“被吃”。

又比如,《祝福》里那“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年终祝福和鲁四老爷阴冷、破旧的书房,对地狱的迷信、对寡妇的鄙视以及当时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构成了当时的社会风俗画,在这一风俗画里,关于封建礼教的浓重阴影不无充斥其中,而这也是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落后、愚昧的环境中,像祥林嫂这样性格的人物才会不计其数,才会受到迫害,最终被摧残致死。

二、通过情节探索挖掘人物内涵

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常在情节中展现出来,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场面组成了情节,随着场面的转换,情节也发生变化,呈现出开头、发展、结局等多个阶段。把握好人物在每一阶段的思想性格特征,有利于我们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展开思考,更加深入地对人物的内涵进行挖掘。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反抗精神在祥林嫂身上有没有体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虽然祥林嫂沉默寡言,但是她那有神的眼睛,干活时麻利熟练的动作无不从侧面向我们反映出她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就事实情况来说,祥林嫂有追求、肯努力,对于别人对她命运的安排她是拒绝的,她希望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向命运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大胆外逃帮工;她拼命干活,只为创造独立自主的生活;她用号啕大哭、大骂的方式反抗婆婆逼她改嫁,甚至还以命相搏。除此之外,她还十分有魄力,将自己劳动所得用以土地庙门槛的修葺,这些都是她想挣脱神权对她的绞杀表现。

接着我们向学生提出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祥林嫂的反抗?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看到祥林嫂倔强、反抗性格的一面,还应对人物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对这一性格背后潜在的奴隶性有充分的认识。在鲁四老爷家,“她做工却毫无懈怠,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年底最繁忙的活儿,全由她一人承包,得到的仅仅是每月五百文,这是极不公平的,“然而,她却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苦苦追求,甚至奋起反抗,但争取的东西却是奴隶地位的安稳。但可悲的是,虽然独立做人的愿望一直贯穿在她顽强抗婚的动力之中,但是对封建夫权给予她的“从一而终”的“权利”更为看重,她之所以将所有的劳动所得捐给土地庙,也是为了对没有尽到“从一而终”义务而带来的罪孽做出弥补。

三、通过外在描写揭示人物命运

1.肖像描写

所谓的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身材、容貌、表情以及习惯性特点等面貌特征进行描绘,其主要是利用“形”达到传“神”的目的,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将人物内心世界反映出来。

学生在对课文仔细阅读过后,我们让学生思考:“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共有几次?而这些肖像描写的意义又在哪里?”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随着祥林嫂不断变化的身世,作者对她在不同境遇有三幅肖像描写,不仅对祥林嫂半生悲惨的历史做出了简单概括,也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将人变成鬼的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向我们描绘出一个虽然“当家人”已死,但还没有受到过多生活磨难的年轻寡妇的形象。而当再次回到鲁镇,将所有劳动所得捐给门槛后,主人家仍然不让她触碰祭品,“赎罪”也终究没有实现。这次祥林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夜之间,她变得精神不济、懦弱胆小,“自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在受尽苦难之后,最终在祝福之夜离世,这时出现在“我”面前的祥林嫂,呈现出一个地道的乞丐形象,与一具僵尸相差无几,“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全部变白,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尚能证明她是一个活物。”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物肖像的变化显示出来,不仅形象、鲜明地表现了祥林嫂的悲惨的命运与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作者对祥林嫂强烈的同情感,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愤慨。

2.语言描写

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内心往往通过语言表露出来,所以人物语言是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指导学生对人物语言进行分析时,要重点抓住那些个性化的语言。比如,《祝福》中祥林嫂失去阿毛后,多次向人诉说阿毛被狼吃掉的情景,总是说“我真傻,真的”,虽然这句话只有5个字,但却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将祥林嫂的性格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3.动作描写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描写最难的地方就是让人物立起来”。怎样才能让人物立起来?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只有成功的动作描写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生动的人,才能充分展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针对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行动进行细致分析,因为它是最能将人物性格体现出来的。比如《祝福》中,祥林嫂捐门槛后,坦然地拿酒杯与筷子被制止时“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将祥林嫂的失望、绝望描绘出来,这也为祥林嫂的死埋下了伏笔。

总之,对学生来说,小说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文体,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让师生之间充分互动,特别是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分析人物形象,进而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同时,教师应知晓,虽然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分析理解人物形象,但并不是唯一的,其他教学内容也不可忽略,比如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协调好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王侯香.浅谈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35-136.

[2]彭延山.谈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J].学术探论,2013(12):55.

[3]黄辉.从孔乙己到祥林嫂-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61):14.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祥林嫂人物形象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