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6-11-19罗志良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渐进性主体性

摘 要:介绍了反思性学习的概念,并从主体性学习、渐进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个方面介绍了培养反思性学习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主体性;渐进性;创造性;探究性

孔老夫子教导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强调了学习中走向成功的捷径——反思性学习。因为只有经常进行反思性学习,我们才能看到问题的所在,才会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背景下,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能有效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反思,即,回过头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性学习,就是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最终结果进行再思考的过程,它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反思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培养反思性学习的策略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元认知理论、自主学习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就应该了解以下一些策略。

1.主体性学习

主体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知识时,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达到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活动过程,因此,反思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来制订学习目标,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过于浅显,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DNA的复制”中,让学生反思科学家为什么提出半保留复制?在此基础上,可以先介绍DNA复制的三种假设: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然后介绍同位素标记的原理。让学生思考:你支持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渐进性学习

渐进性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所预设的知识前后要保持连贯,由浅入深,令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提高他们认知能力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一般都要经历从引导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时,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例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中,学生可以很容易得出:摩尔根实验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眼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该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只在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上都有?假如你是摩尔根,你会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进一步证明?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反思,把学生的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

3.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掌握知识,并将原有的知识融会贯通,产生知识迁移,提高能力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不仅仅是“温故”活动,而且要探究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所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时,不是对已知问题简单的提问,而是对未知问题的循循善诱,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发展。例如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复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与它的哪些功能相适应?(2)心肌中细胞和细胞之间有许多分支相连,有什么作用?(3)神经细胞有树突和轴突,突起末端又形成许多神经末梢,有什么意义?(4)小肠上皮细胞朝向内侧的一面有许多微绒毛,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空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将学生思维引向无限的空间。

4.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学习中自己發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反思性学习的实质和探究性学习相吻合,探究性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时,如果老生常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一下角度和方式,使学生有新奇之感,将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当然,教师提出的反思问题,应是学生未知而又可知的,必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要足够新颖,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好奇之心与探究欲望,才能产生知识迁移。

例如,在“达尔文向光性实验”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反思问题:胚芽鞘生长和弯曲的部位在哪?同学们能不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以高昂的热情进入学习状态。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9.

[2]李卫民.生物课堂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1(3).

作者简介:罗志良(1981.11—),男,河南洛阳人,洛阳第四十三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反思性学习渐进性主体性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选择研究——以电视行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