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生活地气,显学生灵气

2016-11-19施小莹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接地气兴趣教学方式

施小莹

摘 要:在新课標修订、新课改实行的形势下,老师都在呼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内容的抽象性和教材结构的严谨性是数学和数学教学的固有特点,这种特点往往让学生思绪不清,似懂非懂,从而使初中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厌倦。那么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肯参与数学课堂?只有让数学教学接触地气,才能彰显学生的灵气。

关键词:接地气;教学方式;评价;兴趣;有效性

要想让学生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并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老师就得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周边环境“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这就是所谓的“接地气”。

一、教学设计要“接地气”

数学内容离不开生活,数学的学习需要生活来支撑,只有走进生活接地气,才能拉近学生与抽象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

引入要“接地气”。“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这种明显的“要我学”的开场白,学生一听兴趣已经少了一半。如果要使学生保持“我要学”的状态,一定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如,在学习“求代数式的值”这一节新课时,课本的引入是利用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直接进行计算,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毫无亲切感。然而,教师用上课前几天在柯桥开展的“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的相关时间进行引入,虽然与课本上的引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正因为这次运动会有很多同学参加了,所以一经老师提出,就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反响,学生热情高涨,那么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学内容也是如此,虽然本质上没变,但是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多引用或转化成生活中的实例,就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所学何用”。

二、教学方法要“接地气”

数学教学的趋势是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学生是“想”但“无法”真正参与课堂。如,在几何证明的课堂中,无论老师怎么引导,怎么举例,怎么提醒,总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写出证明过程。此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最本质的方法去证明,不需要“高大上”。另一方面,教师先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交流,然后采用“朗读”“集体说出证明”等方法,让全部学生参与课堂。对于具有代表性、基础性的几何证明题都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了证明的能力,同时也规范了证明题的解题步骤。

三、教学语言要“接地气”

就数学教学语言而言,似乎与“接地气”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老师的口中讲出来,却能勾勒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自然,学生接受的效果也必定是大相径庭的,这其实就是“接地气”的功效。如: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归纳时,除去课本一本正经的归纳,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归纳:挺起胸膛站起来(去分母,不要因为分母而趴下),大大方方走出去(去括号),志同道合在一起(合并同类项),无可奈何要反牌(移项),九九归一成正果(系数化1)。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用学生感兴趣或所熟悉的环境语言去描述知识点的特性,从而达到让学生轻易记住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要“接地气”

曾经一位特级教师在书中这样阐述课堂评价语:“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评价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放大的今天,课堂教学不断呼唤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现实中,课堂上的表扬声的确在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而,审视我们当前的课堂评价,“好”“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这些按部就班的赞美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是缺乏原则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漠视轻而易举得到的表扬,也无法从中体验到自己言行的价值,那么评价也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课堂评价进行认真的甄别和纠偏,让课堂评价也接地气。如,现在所有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它具有简便易懂、风趣幽默等特点,凸显了年青一代文化前进的方向。我们的课堂评价也要与时俱进,合理地选用一些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网络用语,不仅能够增加幽默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而且能够促进教师走近乃至融入学生中。

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蹲下身来搞教育”等呼声异常高涨,如果此时我们仍然大谈学习的兴趣,并将责任与兴趣、责任与学习动力源关联起来,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教师只有让课堂设计接地气,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逐渐得以培养并巩固,最终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应有的灵气才能真正彰显。

参考文献:

孙双金.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09.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接地气兴趣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