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畜牧业对森林植被破坏作用的研究

2016-11-19程坤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破坏发展对策畜牧业

程坤

摘 要:由于农村传统经济模式存在的不足,畜牧养殖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重点体现在森林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构建合理的经济模式,黔西南州在畜牧业养殖中,对森林植被区域进行综合保护或扩建,形成了更为全面的经济产业结构,这是未来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结合黔西南州畜牧业发展现状,本文介绍了畜牧业对森林植被环境的破坏作用,同时提出符合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森林植被;破坏;发展对策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构成之一,发展畜牧业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增收,帮助广大农民形成更为完善的经济体系。但是,大规模畜牧养殖对森林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到区域环境的生态化建设,这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与升级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免畜牧养殖规模过大,从而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链条脱节。

一、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1.社会影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人口与劳动力分配失衡是一个大问题,如何科学调配劳动力是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畜牧养殖业改变了农民的生存模式,引导农民群众以产业化角度拟定发展战略,在保持农村地区劳动力储量前提下,为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社会产业转型等提供了指导依据,这是社会改造的新任务。

2.经济影响。经济事业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带动社会主义建设。畜牧业是农业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社会经济形成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黔西南州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化产业指导力度,从各层面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经济模式,这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3.生态影响。当前,黔西南州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在经济形势上实现了多元化转型,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畜牧养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经济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且极大地破坏了地区生态系统。例如,牛羊等牲畜养殖需要大量的草为饲养原料,这必然会破坏地区原有的森林植被、生态物种。

二、畜牧养殖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项目推广和资金拉动下,截至2013年底,黔西南州共建成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场93个,1000头以上的5个,10000头以上的1个,存栏牛数量增长到69.22万头;成为推动畜牧养殖发展的主要经济动力来源。大规模畜牧养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遭受破坏问题,主要包括:

1.森林生态的影响。植被是指在某个区域内所有的植物群落。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化,森林生态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原有草原面积逐渐缩小,植被面积不断遭受损坏,阻碍了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森林植被面积较少,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受损,也破坏了黔西南州的植被构造。

2.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现阶段,生物多样性对维持黔西南州可持续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其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等。但是,畜牧养殖中,肆意放羊或大规模开荒,破坏了生物结构的完整性,在有限期间内限制了植被的生态性特征。

3.石漠化的影响。石漠化是畜牧养殖中的常见问题。由于畜牧养殖期间对植被区域破坏较大,植被长时间遭受破坏之后,石漠化问题更加严重,这是造成森林区域受损的主要原因。其次,畜牧养殖中石漠化属于一种人为性的破坏,它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这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对原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损耗性。

4.植被的影响。据统计,到2013年,全州共建设草地156.8万亩,其中人工草地107.2万亩,改良草地49.6万亩。但以此同时,由于当地畜牧养殖数量的增加,其植被面积反而呈现了递减趋势,相比于2010年,总植被面积减少了1.6万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畜牧养殖导致森林植被面积减小,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区域的植被构造,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畜牧业未来规划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黔西南畜牧业发展对策

1.生态性。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产业规划为指导,构建符合黔西南州实况的产业模式,这样才能体现出畜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畜牧产业在促进黔西南州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随着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进一步保持了水土,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促进了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2.借鉴性。黔西南州可借鉴一些典型的畜牧养殖模式,按照地方特色构建更为完整的畜牧经济体制,体现宏观经济与生态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在拓展“晴隆模式”的基础上,黔西南州力争到2020年,全州实现年出栏肉羊300万只、肉牛100万头,并建设基本草原300万亩,使生态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60%以上。

3.意识性。正确认识形势,增强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清发展思路,明确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及区域布局;突出规划和重点,努力迅速做大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牛羊总量;狠抓木草种植配套体系建设,努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强化责任落实,完善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4.协调性。畜牧养殖最终要走向市场化,市场经营机制创新是必然决策。在协调经济机制前提下完善森林植被保护体系,體现了产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例如,黔西南州已建成年存栏肉羊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62个,年存栏500只至999只的39个,1000只以上的22个,存栏羊数量增长到了101.25万头。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搞好植被才能协调经济发展。

总之,发展畜牧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带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但是,畜牧业对森林植被造成了诸多破坏作用,协调畜牧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才能促进畜牧业经营机制的全局规划。针对畜牧养殖业特别是放养养殖业对森林植被造成的破坏作用,要建立更为全面的森林生态保护方案,从思想意识、生态实践、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刘玉秀.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及科学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07).

[2]陶汝宪,查飞,陶鑫.论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及治理对策[J].云南畜牧兽医.2011(05).

[3]吴彩霞,刘朝明,邓凤如,梁宙宁,郭铭生.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江西饲料.2008(04).

[4]权小虎,蔡书芳.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部区域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6(02).

[5]侯红英.加大环保力度修复生态环境——以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为例[J].吉林农业.2016(04).

猜你喜欢

破坏发展对策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隧道口轻型钢棚洞防护高边坡施工技术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俄不满波兰“破坏”二战胜利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