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

2016-11-19李雪凤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虫防治水稻

李雪凤

摘 要:本文对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水稻病虫防治技术的应用,并提出相关促进水稻病虫防治的策略。

关键词:病虫测报;水稻;病虫防治

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就是防治各种病虫害给水稻带来的危害,但是防治工作必须把握一定的原则,不可以滥用药物。防治手段要尽可能是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法只需要起到辅助作用即可,同时还要倡导防治的无公害化,尽可能少用或者不使用一些具有化学性质的农药和其他有毒的农药品,因为虽然化学农药可以减轻病虫害给水稻带来的影响,但通常在水稻生长后期会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导致营养成分的一定缺失。使用过后,甚至会对人的身体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不能仅仅看中水稻的产量,应该以人的身体健康和水稻的正常生长为前提,避免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影响。

一、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化学除草与追施返青肥相结合。水稻移栽后返青时,应早施轻施返青肥,以促进有效分蘖。重点开展化学除草,可选用50%丁草胺乳油2 250mL/hm2,或50%杀草丹乳油3 000mL/hm2,或5.3%丁西颗粒剂7.5~9.0kg/hm2,任选1种除草剂与尿素225~300kg/hm2,混合均匀,成为药肥,撒施秧田,田间保持浅水层5~6d。水稻进入拔节圆秆期,田间病虫已累积到一定数量,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必须用药防治。进入7月中下旬,水稻抗性机制减弱,病虫混合发生,采用药剂混配,如杀虫双、叶枯宁、井冈霉素混用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施药时间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60%稻金丹900g/hm2+井冈霉素2.385kg/hm2+25%叶枯宁2.25 kg/hm2+20%大功臣300g/hm2,对水750kg,进行常规喷雾。施药期田间保持浅水层。

2.抽穗期管理。褐飞虱、灰飞虱等稻飞虱是水稻后期的主要害虫,常造成稻叶发黄、稻穗发黑长霉等。每亩可用40%稻瘟灵乳油100克加70%艾美乐3克兑水60kg喷雾,间隔10天左右,连喷2次;或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毫升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克,加水50公斤喷雾,施药后保水3天。注意加足水量,以保证防效。要求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不随意使用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消灭后期田间杂草,及时防治漂浮的绿萍和青苔等杂草,并清除田间大草和池埂、渠道、地头的杂草,以免挡光影响水温升高,还可減轻下一年的草荒,降低病虫害传染源。选用结实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推广带蘖壮秧,适时栽插;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适当施用硼肥,提高结实率。

二、水稻病害防治

1.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发病时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要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

2.稻瘟病。发病时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水稻病虫防治

1.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加强水稻病虫防治工作,这就需要水稻种植人员要有很强的水稻病虫害预防意识,建立较强的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意识,能够一定程度降低水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还能够及时发现病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稻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和蔓延,最终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细心,在容易发生水稻病虫害的时期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带来较大影响。其次,农民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要有一定了解,农民作为水稻种植的管理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病害高发期要适当采取措施,例如在水稻螟虫容易出现之前,对水稻进行灌水或翻耕以消灭水稻螟虫的有利生长条件,降低水稻螟虫生存率。第三,可以对水稻病虫害采取适当的农药治理,防止水稻病虫害大发生,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做好水稻病虫害的治理工作。防治水稻病虫害是种植水稻的关键,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环境在不断变化,水稻害虫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难度。做好水稻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水稻种植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防治手段和治理技术。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正常产出的情况下治理病虫害,不要大量使用农药,不同种类的病害和害虫都有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加以治理,对于目前害虫种类的增加可相应的增加治理手段,有些害虫是不需要药物治理的,简单的生物和物理方法即可,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也减少了农药的危害。大多数的病害和害虫使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是治理不了的,必须采取农药防治的手段,但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的时间与用量,保障粮食质量。

3.加强对农民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技人员需要不断地对种植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把科学的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对水稻病虫害有效的控制和治理,确保水稻不受病虫的危害。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对病虫害进行控制,一是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农技人员,二是建立镇、村两级水稻病虫害防治知识传播机制,由农技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发放病虫害防治明白纸,加强和提高农民对水稻病虫害的识别能力和防治能力。

四、结语

要想使水稻产量稳定增长得到保障,就要实施对稻田的科学化管理,把水稻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当成是防治阶段,从播种到收割,预防各种病虫害,防治各种病灾,本文主要探究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简要对水稻经常发生的几种病虫害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防治水稻病虫害工作有效的开展,保证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

[1]刘光华, 广西稻区螟虫种类组成与发生为害新态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2] 黎华东, 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与效益对比试验[J]. 现代农村科技. 2012(04).

[3] 章烈辉,.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稻米. 2012(01).

猜你喜欢

病虫防治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栀子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