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与研究

2016-11-19焦文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焦文哲

摘 要: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土地的成度越来渐高,土地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降低土地的开发成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是当前的主要工作。开展土地整理是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协调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缓解人们生活与土地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从质量和数量方面保障耕地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农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促进土地整理事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是土地经过整理之后最终所获取其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本文主要对县级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研究

一、前言

随着可利用土地的不断减少,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土地的循环利用,其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及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综观当前土地整理的研究现状,对于土地整理效益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还不多,成功的经验和实例少之以少,做为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进行深入研究的未开展,没有科学、系统和实用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也缺少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其评价方法。效益分析评价在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是否能够投资该项目。因此,进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评价的研究,对促进土地整理成熟理论体系的形成,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我国土地整理效益的内涵

土地整理效益即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效益是土地整理的基础与前提,是我们开发和利用土地首先要重视的问题之首,不能因为土地的开发而影响了我们生存的環境。社会效益是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不能因为个人或者部分人群的利益去开发土地,而要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全方面开发土地,使仅有的土地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土地整理的中心内容,也是土地整理生命力所在。因此,土地整理应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努力做到生态上平衡,经济上有效,社会层面上可行、可接受。

1.对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是指投资者通过对待整理的土地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的投入,通过土地整理过程中所获取的所有收益。一般来讲,经济效益的分析都是通过投入和产出来进行衡量。因此,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应该表现为在有限的投入水平下,使土地整理后产量增加,经济产出更大。做为县级,土地的拥有者——农民,对土地整理没有正真的认识上去,对土地整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土地整理过程中得到好处最多的要属土地整理区域内的农户们,因为土地经过整理之后他们的生产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而总产量却呈现出提高的趋势。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于农户们解释清楚。

2.对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在县级城市非常重要,通过对旧村庄的改造,归并农村居民点,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效益,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明建设、缩小城乡差别等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对于所有的土地整理项目,必须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的社会效果,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社会效益为目标,最先考虑社会效益大的项目。

做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在获取蕞大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对农村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首先,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耕地面积,以此将各种工程建设与其他建设设施占用耕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当前农村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大量占用土地,这对于处理人多地少问题非常有帮助,尽力减少不必要的建设,合理使用土地。现阶段,县级土地整理的核心部分主要在农村区域,土地整理有效的将不发达地区的贫困现象全面的改善,拉近了城市乡镇群众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农村朝城镇化方向发展的步伐,通过土地整理,农村田间道路、供电与排水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其次,土地整理对解决农村劳动力方面成到了极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进行,使得耕地面积扩大、土地生产能力水平提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年均收入。土地整理后,使得劳动场所进一步增加,各个生产行业涌现,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土地整理对保护自然资源也起到了一定的贡献。做为山区,土地稀少,可利用土地有限,农民以开慌伐林为主要的手段增加垦地。土地整理后能够确保土地循环利用,其有效的将以往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改善了,同时还避免了土地利用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实际利用率及耕地总面积。

3.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表现为整理后,自然生态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组合、相互关系及其在系统中的空间配置发生变化。评估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后,通过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增加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增强洪涝灾害抗御能力,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效益。生态效益指标采用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后,生态环境中各种与人、与环境相关的指标的变化作为评价对象。比如土地整理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整体结构出现了变化、各种生物出现了多样化等等。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指的是投资行为的主体经济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作用造成的影响,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质量水平发生的生态效应,不过这种效应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也就是投资行为后的产生的结果,一方面会使得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当前,土地整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土地整理还只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关注的甚少,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也经济效益为跟本出发点,以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通常而言,经济效益与土地利用者当前的利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后期与生活的人们密不开分的;所以,现阶段在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目标和方法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整理是要以实现三大目标为根本的活动,并且这三种效益在土地整理中是共同生存、不分轻重,互相补充的。所以,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充分的将这三种效益存在的利弊行为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综合效益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分配各种土地资源。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