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良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2016-11-19栾路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经营权农村土地

栾路平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传统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常年性地转移到城镇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由此腾出一大批闲置土地在村组农户之间自发或有序地流转。陆良县地处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10个乡(镇)、街道140多个行政村,总农业人口53.8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8.2%,总耕地面积39.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32万亩,旱地面积20.83万亩。据调查,截止2015年底,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了9.4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4.21%,其流转形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全县转包的土地面积达5.82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61.39%,出租的土地面积达3.06万亩, 占土地流转面积的32.27%。这些流转的土地绝大部分都向种田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

一、全县土地流转的特征及趋势

1.土地流转的特征

(1)流转总量多,规模连片的少。土地流转的绝对量较大,但是连片流转的面积相对较少,一定程度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有规模经营户中,面积在50亩以下的为58%,其中又以20—30亩之间规模的居多。全县类似于大莫古镇的核桃产业基地等连片上千亩的规模经营基地为数较少。

(2)流转形式多,经营稳定的少。土地流转一般采用的是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形式,其中以转包和出租形式为主,流转的面积分别为5.82万亩和3.06万亩,合计为8.88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93.67%。而代表土地流转发展方向且稳定高效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全县还没有一家。

(3)有偿流转多,规范价格的少。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有偿流转在坝区乡(镇)普遍存在,占到流转总数的99%以上,无偿流转的情况只是在山区和半山区乡(镇)略有少量存在。但是各地流转费用差异较大,高的每年每亩达1800—2000元,低的不足500元。

(4)自发流转多,委托流转的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自发流转面积约有5.5万余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8.02%,而相对比较规范的农户委托集体流转的面积为3.98万亩,占总面积的41.98%,前者比后者多16个百分点。

(5)短期流转多,期限较长的少。据不完全统计,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下的有2.2万亩,占总数的23.21%;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4.95万亩,占总数的52.22%;10年以上的有2.33万亩,仅占24.58%。

2.土地流转的趋势

(1)由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转变。一些村民逐步改变单家独户自行流转的模式,将自己承包经营的一部分或全部委托给村委会或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实行集中流转的原承包经营户一般都与村(居)委会或合作经济组织签订了协议,从法律上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具体操作上不会引起訴讼争议。

(2)由小面积流转向大规模流转转变。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推动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已不再是一分两分地零星流转,而是成块或连片流转,少则几亩,多则几千亩。大规模、集中连片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发展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由村组内流转向跨村组跨区域流转转变。在集中连片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势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和村组在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考虑土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主动走出去,引进外地的种养大户和大公司、大企业到本地发展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业。如大莫古镇引进云南大地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租赁1万亩山地种植核桃,其土地流转涉及该镇8个村委会的15个自然村,目前已开发5000余亩;芳华镇引进香港田园食品有限公司租赁该镇三个村委会的695.84亩耕地种植蔬菜;大莫古镇戛古村引进云南运鸿商贸有限公司租赁该村540亩山地发展奶牛养殖业;马街镇海界村引进山东欣光公司租赁该村100多亩土地种植小黄瓜。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引进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8家,共发展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25000余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跨村组跨区域流转逐渐成为全县主流。

二、影响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分析

1.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大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需求据统计,2015年末全县外出从业人员达11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34.9%;全家外出的农户达8000多户,占农村住户的5.4%。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1-50岁的占80.4%,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8.7%。目前农村代耕代种现象越来越多,这就是由劳动力转移直接导致的。

2.现代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零星经营,缩小了土地经营规模,不利于整合资源,实现合理配置。随着现代农业科技措施的广泛推行,机械化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不少农户和农业企业迫切要求打破所有制界限、区域界限、身份界限,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模化流转,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获取规模化效益。

3.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2015年年末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398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8个,包括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产品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并朝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地建设保证了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也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4.土地经营效益的相对低下。由于农用物资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隐性负担增加,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不稳定,使农民通过土地增收的空间十分狭窄,使土地经营的比较效益低,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相当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会直接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5.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其构成结构的多元化。近年来,陆良县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构成结构也由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化为现在的多元化结构。农民的收入结构已经变得多元化,这就为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带来了可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转机制不健全。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虽然有了一些有效的市场机制,但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农户对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流转形式比较单一,往往出现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有承包地的出让者,流转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影响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2.流转程序不规范。就全县目前来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存在以下以几种不规范的流转行为:①农户间自发进行的流转。②“口头协议”流转。③流转合同不规范的流转。以上三种情况一方面容易引起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造成了承包者的短期行为,因流转双方有的是一年一定,使得承包者没有长期保障,不肯对土地作较多投入和对水利设施进行妥善维护,怕投入的资金收不回来,造成浪费。

3.农民恋土情结重,不愿轻易流转土地。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对种粮农户实行各项补贴,增大了农民增收的空间,致使农民不愿流转土地。另外,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善,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4.土地流转范围较小,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流转形式单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本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向企业和村外人员流转较少。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还未出现土地生产合作社或以土地入股建立股份制公司的企业。

四、意见建议

陆良县近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发展现代化农业对接的有效途径。应提高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调动广大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整合农业资源,对农村土地进行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有序流转,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推动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提高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趋势。它关系到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农村大局。

2.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一要规范流转手续。土地流转前,双方应向村社集体提出流转申请,村社在充分征求双方的意愿后,明确土地流转的形式、补偿、期限,依法签订相应的流转合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鉴证和登记备案工作。二要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妥善解决“有地无力经营”与“有力无地经营”的矛盾。

3.加快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可以乡(镇)经管站为依托,组建土地流转中心,也可引导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企业或个人组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但要明确其在中介服务中应承担的职责,经常地加强对它的监督和管理,充分發挥中介组织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引导、组织、服务和协调作用,尽力减少交易成本和履约成本,规范出租方和接包方的行为,保障双方利益。

4.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一是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打破农民身份的限制,改变农民的“恋土”观念,鼓励农民离土离乡,进镇入城安家经商,减少农民对土地的直接依赖。二是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忧。

5.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的支点。一是巩固并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就全县而言,就是要在巩固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烤烟、蚕桑以及蔬菜、水果和其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二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搞好技术创新。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向龙头企业流转,这样既可使土地在交易市场中发挥最大的价值,又可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

6.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着力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就地转化农村劳动力;二是通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脱离土地,从农村走向城镇;三是加强劳务培训,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组织劳务洽谈等形式,建立固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经营权农村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土地经营权入股您怎么看?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