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综合治疗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中的作用
2016-11-19杨彪彭放
杨彪 彭放
[关键词] 胸痛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认证
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4-0316-03
急性胸痛是一类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急诊,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常常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时、准确地诊断各种胸痛相关性疾病,对患者的救治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逐渐提出了“胸痛中心”的概念。
“胸痛中心”最初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率和病死率而提出的概念,目前已延伸至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影像科、超声科、心电图室、检验科、ICU等多学科合作,以实现对急性胸痛快速、准确的诊治[1]。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建立。现今,美国已建立起5000余家胸痛中心,针对急性胸痛的诊疗指南、流程也已明确并在持续更新。相较而言,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起步甚晚,相关诊治经验和流程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而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就是值得我们重点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MDT是指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它能够弥补单一学科诊疗的不足,有助于提高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效果,为患者制定更加专业、规范、合理和科学的诊疗方案。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MDT在急性胸痛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开展多学科MDT是胸痛中心建设的现实需求
急性胸痛病因繁多,其诊治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领域,还涉及到心电图室、检验科、超声科、放射科、导管室等多个部门。胡大一等[2]曾对2年内共696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的急诊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心源性胸痛占244例(35.06%),而非心源性胸痛占64.94%,包含了呼吸系统(6.03%)、消化系统(10.06%)、胸膜骨骼肌(6.03%)、神经精神及其他(41.95%)。由此可见,胸痛病因纷繁复杂,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准确鉴别并给予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案,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而MDT是实现疾病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有效手段。
此外,急性胸痛常常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性,尤其是以ACS为代表的心源性胸痛,其时间依赖性最为明显。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后,30min内即可出现心肌坏死,2、4、6h后心肌坏死程度分别可达约50%、70%、90%[3];1h内成功再灌注患者,病死率只有1.6%,甚至可以避免AMI的发生,而6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病死率增加到6%[4]。这就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开通梗死相关冠脉,快速恢复有效心肌血供,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預后。但在创建胸痛中心的过程中来看,在患者及家属、基层医疗单位、转运体系乃至冠脉介入中心等多个方面,均存在着多种耽误因素,严重影响了疾病的诊治和转归。为缩短急性胸痛救治时间,需联合基层医院、院前急救、信息沟通、物联网转运、介入中心等各个部门、科室,开展MDT,优化救治流程,尽可能缩短从发病到再灌注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胸痛中心的价值和意义。
2 MDT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2.1 建立区域协同的院前救治体系:急性胸痛救治的关键是缩短发病至实施再灌注的总缺血时间。当前,急性胸痛的救治理念已从“进门-球囊时间”(Door to balloon,D to B)延展为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到球囊开通的时间,即FMC to B[6]。这也明确地将院前医疗救治时间纳入到胸痛管理的流程中来。国内外的临床实践也证实,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能显著缩短非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院的FMC至首份心电图、FMC至负荷剂量抗血小板、FMC至转出非PCI医院等各个环节的时间[7]。借助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本中心将基层医疗单位至介入中心的各级医院、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等各个环节纳入到胸痛救治网络中,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物联网的转运体系,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建立胸痛中心微信群,实现了上下级医院间对患者病情、心电图、检验资料的实时传输、会诊与讨论。这些举措能有效快速指导基层医院对患者的诊治、转运,同时可使上级医院相关科室为胸痛患者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对于AMI明确的患者,可以前启动导管室,实现绕行急诊室而直接进入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通过120接诊及基层医院主动转运等,有效缩短因转运环节衔接不畅导致的转运延搁。
2.2 建立科学、规范的院内胸痛救治流程:胸痛患者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可以是发病后自行来门诊、急诊就诊,可以是通过院外救治体系转运而来,也可以是在院人群出现的急性胸痛。同时,胸痛病因繁多,临床表现也因人而异。对于这些已经到达医院的胸痛患者,就需要建立一套多学科联动的、科学、规范、行之有效院内的救治体系来进行规范而快速的诊治。本中心在胸痛中心创建过程中,整合院内各个环节开展MDT,对于不同来源、不同病因、不同危险分层的胸痛患者制定了多套统一、规范的诊治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中心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1)通过开设胸痛绿色通道、设立胸痛门诊,对胸痛患者实施优先诊疗、后付费的制度,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2)通过建设心电图无线传输系统,临床医生床边采集心电图后实时无线传输,由心电图室快速报告,缩短心电图采集与报告时间;3)通过急诊科与检验科联动,采用新型超敏肌钙蛋白检测手段,实现18min内报告检测结果,大大缩减了检验报告时间;4)门急诊、放射科、超声科等联动,对于怀疑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患者优先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5)对于疑难胸痛患者,借助微信群及现场会诊等手段,综合相关重点科室力量,为患者的诊治提供最权威的临床方案;6)建立导管室一键启动程序,严格介入医生的排班、备班制度,实现导管室的快速启动、介入医生的快速到岗。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我院胸痛流程建立前后,典型急性胸痛患者的首次心电图时间由(13.7±2.9)min缩减为(5.2±1.3)min,急诊肌钙蛋白报告时间由(101.6±18.3)min缩减为(18.9±1.1)min,导管室启动时间由(28.5±8.7)min缩减为(15.0±4.6)min,D to B时间由(187.3±37.7)min缩减为(81.9±15.2)min,各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且D to B时间已经基本达到指南所要求的时间[8]。
2.3 建立前伸、后延的胸痛管理机制:目前“胸痛中心”的指导精神进一步前伸后延,已不限于传统的胸痛急诊急救环节。美国胸痛中心协会已经将其名称从Chest Pain Center更改为Cardiovascular Patients Care,即心血管患者全程管理。由此可見,现代胸痛中心的概念已涵盖胸痛相关疾病的预防、社区教育、急诊急救、康复及随访管理等,为患者提供全程医疗和护理服务[9]。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借鉴此类经验,创立了符合国情的胸痛中心体系,其标准包括五大要素:基本条件与资质、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持续改进、培训与教育[10]。
我中心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也参考了上述指导精神,建立了上下级医院互动的社区医生培训体系和社区群众宣教制度,有效提高群众对胸痛疾病的认知水平、提升基层医生对胸痛疾患的诊治能力。此外,我中心借助康复科、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等平台,大力开展AMI后患者的康复与指导、随访管理等体系。当前,我中心已常规开展心肺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康复训练等项目,已累计完成500余人次的心脏康复评估、训练与指导,在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AMI后心力衰竭等临床事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多学科MDT的困境
创造了“广州模式”的广东省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其建设过程中对“加强基层医院指导、注重居民健康教育”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总结[11]。我中心的运行中也对此深有体会,尤其是当下疾病的预防和宣教工作仍很不理想,任重而道远。群众对胸痛疾病认知的不足,往往使患者失去最早期最宝贵的救治时间,可能使患者彻底失去任何救治的机会。在胸痛诊疗技术飞速发展、胸痛诊疗流程已成熟运行的当下,这是非常可惜可叹的。此外,区域协同、院前急救及院内救治的各个环节仍有进一步磨合、提升的空间。AMI后的心脏康复也常常因为医生的经验不够丰富、患者及家属的康复认知不足,而出现医生惧怕风险不敢做、家属忽视获益不愿做等情况。这都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大力加强、重点突破的方向。
4 小结与展望
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家胸痛中心在美国建立至今已30余年,胸痛中心的理念历经了急性胸痛的诊治到胸痛疾病防、治、康一体管理的变迁。随着这一变迁,参与急性胸痛诊治、管理的环节、部门、学科越来越多,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愈发紧密。这不仅进一步突出了MDT在胸痛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也对MDT的运行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通过此次胸痛中心的创建和认证工作,学习了国内外中心对MDT运作的先进经验,提升了自身运作的能力,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和缺陷。今后我们仍将在胸痛管理工作中不懈努力,为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组.“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1):1-10.
[2]张健,胡大一,孙金勇,等.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调查及胸痛中心对患者诊疗时间影响的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8):618-620.
[3]胡大一,史旭波.胸痛中心的概念和意义[J].中国医刊,2003,38(12):2-3.
[4]Rouan GW1, Hedges JR, Toltzis R, et al. A chest pain clinic to improve the follow-up of patients released from an urban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J]. Ann Emerg Med,1987,16(10):1145-1150.
[5]Graff LG, Dallara J, Ross MA, et al. Impact on the care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hest pain patient from the chest pain evaluation registry (CHEPER) study[J]. Am J Cardiol,1997,80(5):563-568.
[6]OGara PT, Kushner FG, Ascheim DD, et al. 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 Circulation,2013,127(4):e362-e425.
[7]龚志华,向定成,董凤英,等.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未具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力医院救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时间节点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3):125-128.
[8]Steg PG, James SK, Atar D,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J]. Eur Heart J,2012,33(20):2569-2619.
[9]Peacock WF, Kontos MC, Amsterdam E, et al. Impact of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 Care accreditation on quality: an ACTION Registry(r)-Get With The Guidelines(tm) analysis[J]. Crit Pathw Cardiol,2013,12(3):116-120.
[10]易绍东,向定成.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经验交流与示范会纪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1):923.
[11]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等.我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6):429-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