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培养策略研究

2016-11-19张星

成才之路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张星

摘 要:高职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为个人就业提供心理和思想支撑,又能够为择业和就业提供技术支撑。良好的职业态度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形成整体合力。家庭环境是养成良好职业态度的首要条件,高职院校在职业态度养成上发挥着重要影响,社会因素对职业态度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个人因素是良好职业态度形成的根本。高职大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才能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德育;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C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16-03

职业态度是个人在择业或创业时对所从事职业和岗位持有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和心态,是通过人的具体的就业行为和工作表现体现出来的,是“个人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的一种反映”。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是高职大学生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观念和心态,以及在一定的观念和心态的影响下所选择的工作取向和表现出的相应决策能力。从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的内涵来看,具体包含了个人的职业认识、职业意向、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等内容。

当代高职大学生养成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职业态度,能够为高职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强大的心理和思想支撑。在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非常关键,能够极大提升高职大学生在职场拼搏的耐挫能力,愈挫愈奋,百折不挠。另一方面,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同样能够为高职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有了良好的职业态度,就会不断开动脑筋寻找择业和创业的捷径,因此,良好职业态度就意味着择业和创业的良好技巧。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来择业和创业,就能较好提升高职大学生择业和创业的成功率。

那么,高职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态度呢?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职业态度的因素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形成整体合力,才能较快较好地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一、家庭培养策略

从高职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历程来看,家庭因素是他们职业态度养成的第一个影响要素。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一个家庭,而家庭是人生历程开始的摇篮。“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社会组织。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便成为高职大学生养成良好职业态度的首要条件。“在做职业选择时,家人的意见通常会影响个人的职业态度。”

1. 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受教育状况、社会地位、对子女的期望、价值观、态度、行为、人际关系等,会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本身是高职大学生学习的首要对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相当深远。作为父母,都有自己的一份职业,因此,就应该在子女面前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始终抱持乐观、积极和敬业的态度。父母的职业态度,对高职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在言谈举止上对工作、职业处处体现出乐观积极和敬业奋进的正能量,就能够使高职大学生对其未来的职业充满希望,慎重对待,进而养成健全良好的职业态度。除了自己以身作则之外,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如经常以未来的工作和职业为话题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职业诉求和基本倾向,随时给以答疑解惑,加强在良好职业态度养成方面的指导。

2. 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除了高职大学生的父母之外,家庭其他成员对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祖辈和同辈人,他们对职业和工作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工作选择、工作态度和相关价值取向。所以,在家庭中,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成员也应该保持一种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高职大学生的父母一起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从而影响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

3. 在参与家务活动中培养

在家庭中,对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可以从让他们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开始。高职大学生已经成人,父母可以把部分家务劳动分配给他们,比如房间卫生的清扫、餐具的清洗,甚至洗衣做饭等等。这些事情虽然看似家庭琐事,但是通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可以从中培养他们在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比如认真对待、追求高质量、做事有条理等等。当然,家长在积极鼓励高职大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提出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让他们做事有规则和目标。当然也可以鼓励他们选择学习一些和生活技能有关的职业试探课程,如插花、烹饪等技艺教育课程。通过此类课程学习,既可以陶冶他们的生活情趣,又可以让他们从中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态度,以便在未来择业时做出对个人最有利的正确选择。

二、学校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对高职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职业态度养成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在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上,高职院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学校角度来说,高职大学生在就业之前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其良好的职业态度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1. 职业态度培养课程的设立

高职院校应该将职业态度的培养课程纳入学校的必修课体系,从大一开始建立系统的职业准备课程。既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心理课程,也可以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立把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纳入日常教学中,而不是成为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始接触的就业辅导课程。这样,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高职大学生自身才能逐渐了解各种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岗位要求,熟悉就业环境,掌握择业技巧,并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及目前的社会需求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个人的就业信心,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 教师的以身作则

如同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养成具有很大影响一样,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对工作的态度,也对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和老师接触的时间一般多于和父母的接触。所以,教师对待本职工作是不是爱岗敬业,是不是抱着兢兢业业、严谨求实的态度来进行教学,是不是把满腔挚爱无私奉献给学生,这些工作态度上的点滴表现,都会给高职大学生工作态度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一样,应该以身作则,做到“正人先正己”,在高职大学生面前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起良好的人民教师形象。这样才会“名师出高徒”,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态度的学生。

3.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

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实习和实训是他们获得工作经验最直观的有效活动。通过实习和实训,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能够实地感受到工作岗位的不同要求,使自己对未来的就业有一个初步预测。在实习和实训过程中,他们的职业态度可以得到初步的体现和锻炼,这是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加大在校生实习和实训的力度,尽可能增加他们的实习和实训时间,及时派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给以认真指导和教育。通过这样的职业试探,在摸清每一个学生的职业态度概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给以指导和纠正。这样,实习实训的过程就能够变为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一个初步培养过程。这需要学校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建立起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双向沟通和合作培养的长效机制,提高高职教育响应用人单位市场需求信号的能力和速度,“以就业为导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此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采取措施营造求实、进取、诚信、责任、创新的主体文化氛围,有意识地把这些核心的理念融入到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过程中,积极组织就业大讲堂、就业论坛、职业态度测试等等主题活动。这些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和教育结合起来,以一种高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参与其中,从而对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起到一种熏陶作用。

三、社会培养策略

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除了家庭和学校因素之外,社会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因素包括同事关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等因素。人是社会的一分子。高职大学生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毕竟,高职大学生是需要融入社会才能完成就业的。社会因素不仅决定职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层次,还决定人们对不同职业岗位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决定个人步入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式与基本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变化。

1. 用人单位规范岗位要求

高职大学生在关注自身就业的时候,对自己的理想行业和单位的岗位要求就会非常重视,并且自觉地对这些岗位进行预先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制定明确规范的岗位要求并予以广泛宣传推介,就能对高职大学生的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起到有效的指引或导向作用。高职大学生就会自觉地以岗位规范来要求自己,以便在就业时获得单位认可和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同时,用人单位在制定相应的岗位规范时应该将职业态度方面的要求放到岗位规范的首位,以便引起高职大学生的充分重视。

2. 政府的重视

对高职大学生的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高职大学生的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上,政府也是可以大有可为的。首先,政府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制定统一的职业基本标准和岗位基本规范,突出职业态度方面的要求。其次,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指导各地大学生就业中心的工作基础上,以“职业态度的培养”为主题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活动。再次,就是积极组建产学联盟,鼓励企业吸收高职大学生到岗位一线实习实训,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良好职业态度。

3. 媒体舆论氛围的营造

在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上,社会媒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的形成也会受到媒体舆论的影响。因此,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该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设置专题栏目,把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态度的培养确定为重要宣传主题,通过媒体的力量在社会上营造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氛围,使得高职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个人培养策略

上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但是,这些因素都是外在的。众所周知,从影响一个事物发展的作用来看,内因决定外因,内在因素是大于外在因素的影响的。正因为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所以,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内在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个人培养策略。

1. 加强职业态度的理论学习

从高职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首先从理论学习开始。人非生而知之者,是学而知之的。从理论层面明确个人良好职业态度培养的意义、内涵和方法,是高职大学生职业态度养成的先决条件。高职大学生应该通过学校教育、相关书籍的阅读以及网络资源的查阅来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先知之,才能后好之。尤其是关于高职大学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向和职业行为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需要高职大学生认真学习,甚至是深入研究。在掌握了关于职业态度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培养良好职业态度的自觉性。

2. 反躬自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行为都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形成的,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同样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和影响。因此,高职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氛围。同时,高职大学生个人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和指引,认真反躬自省,深刻查找自身价值观方面的错误或不足,积极向社会主流价值观看齐,自觉以爱岗、敬业、诚信、合作、创新、奉献等道德理念来要求自己。“为了有效地做出职业决定,我们必须做探索自我的各项工作,不断地思考与自我有关的问题。”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良好职业态度的形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 学习模范人物

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除了自身加强职业态度的自觉修养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向标杆式的模范人物认真学习。学习他们严谨求实、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团结奋进、改革创新、勇攀高峰的良好职业道德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时每刻都有很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先进模范人物涌现出来。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高职大学生认真学习,在对照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在模范人物的带动下加强自身的修养,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4. 通过实践培养

“学生任一方面素质的发展,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间接经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活动和实践的磨炼,形成相应的体验、感受、领悟等直接经验。”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除了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之外,最终由理性认识固化为个人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表现,需要一个转化的桥梁,那就是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职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工作,并充分了解个人的能力、兴趣,以及目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进而适应各种环境和把握各种机会。只有在实践中去切身体会和正确把握,不断纠错,不断修正,与时俱进,才能逐渐养成自身良好的职业态度。因此,实践是高职大学生养成良好职业态度的根本途径。

五、结束语

总之,要成才先成人,成人的内涵中就包含着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高职大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整体合力,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以日长日进的恒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进行修养和锻炼。一个具有良好职业态度的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优异成绩。高职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态度,才能顺利就业,才能在实践的历练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孟祥玲.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提升路径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李晓堂.高就业率目标下的学生高素质培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徐群.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4]成思危.成思危论职业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张武超,李俊琦.职业准备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梁丽华.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培养策略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