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内学“知”课外导“行”
2016-11-19陈敏春
陈敏春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效性,强调知行统一。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链接生活、深化认知,组织实践、知行合一,立足自我、以行促知三个角度研究课内学“知”,课外导“行”。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德育;知行合一;认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09-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的实效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渗透德育,强调知行统一,从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可塑性很强,如何全面实现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呢?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链接生活、深化认知,组织实践、知行合一,立足自我、以行促知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一、链接生活,深化认知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的前提,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课本知识为理论依据,还要结合生活实例为理论知识找到恰当的落脚点,让学生取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通过链接生活的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我心中的那颗星”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话题讨论:谈一谈自己生活或学习中的偶像。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分析学生总结的结论,发现学生的偶像有无私奉献的妈妈、治病救人的医生、教书育人的老师,等等。于是,要求学生叙述自己从榜样身上学到了哪些东西。学生积极发言,同时表示自己长大以后也要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想成为偶像一样的人,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从生活的角度入手,不仅能够避免枯燥的知识传输,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
二、组织实践,知行合一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单纯讲解理论知识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本知识的内涵,引导学生找准正确的人生定位,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将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去,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中“怎样与人相处”这一课时,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友好的同学或者伙伴。于是,学生积极参与投票。学生的投票结果显示,都认为班长是最友好的人。于是,趁机向学生们提问:为什么觉得班长人最好呢?学生纷纷表示:班长不仅经常帮助别人,而且从来不骄傲自大,跟每个同学的关系都很好。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求学生总结班长与人相处的方式,多和班长学习交流。结合学生的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真诚待人。同时,在班级内开展每天随机选一名同学进行赞美的活动,要求学生能用赞美的目光去欣赏别人。
简单地将与人相处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只是枯燥的内容,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应当恰当地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紧密结合理论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三、立足自我,以行促知
学生生活能力和思想道德的培养,靠讲课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实践获取的知识那般感受深刻。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从课堂中汲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经验,在生活中立足自我,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且加以约束。比如,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在公交车上”一课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显示的是一群少先队员走上公交车,嘴里说着“尊老爱幼”,但在看到摇摇晃晃的老人时却不知道让座。根据这组图片,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上学放学做公交车的经验评价这组图片,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做公交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于这样的一组图片感触很深,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公交车上,有些人看到老人上车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不给老人让座,而且有些人在公交车上大吼大叫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等等。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会遵守纪律并且尊老爱幼,同时要求立足自我,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失,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培养良好的品行。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的整合,很难为学生确立行为的规则。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践入手,引导学生立足自我,结合生活经验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在不断审视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四、结束语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注重链接生活、深化认知,组织实践、知行合一,立足自我、以行促知。既要重视课堂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又要立足课外学生行为的规范,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知行统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今宁.品德与社会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强化的路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2(04).
[2]宋福壮.试谈“知行合一”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作用[J].新课程研究,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