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红旗渠精神
2016-11-19李合洲
□ 李合洲
永远的红旗渠精神
□ 李合洲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入关键阶段,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现场学习、体验和感受红旗渠精神,还有幸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见到了88岁高龄、林县县委原书记杨贵同志。一次次感同身受,一次次激动不已,大家被伟大的红旗渠精神震撼着、感动着。
语言豪迈,重新安排林县河山。1954年,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的林县穷山林立,沟壑纵横,土薄石厚,粮食产量很低。新中国成立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由于缺水,过去全县一半以上的人民得常年翻山越岭,跑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担水吃。杨贵多次深入山区,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思路。当时,上级没有要求去干这个工程,林县县委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太平官”“平安官”。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1959年,杨贵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多么豪迈的语言,杨贵率领全县人民向大自然递上了挑战书。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本源。红旗渠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红旗渠的修建,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一个光辉典范。红旗渠的建成,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工程石灰用量非常大,供应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碍。指挥部发动群众,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东姚公社的“烧灰王”原树泉,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河顺公社在学习原树泉烧灰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一窑可以烧400公斤石灰,彻底解决了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石灰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炸药难的问题。于是县委、县政府从全县58万人中招聘制造炸药的人才。经过考核选拔,确定了人员,办起了工厂,解决了炸药难的问题。要办水泥厂,首先得有技术人才。听说合涧公社雪山大队有个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现在退休在家。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老人凭着对家乡人民的无限崇敬,不顾自己年迈,下山筹办水泥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组织和依靠群众,奠定了红旗渠修建成功的坚实基础。
坚持实事求是,及时调整部署。敢于担当,勇于发现问题、修正错误,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工程启动之初,林县县委提出“大战80天,引来漳河水”的目标,认为组织7万群众,每人修建长1米、宽8米、高4.3米的渠道,80天便可完成70多公里的总干渠施工。可开工不久,就遇到了战线太长、物资匮乏、无法统一指挥、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一个月过去了,工程进展缓慢。在关键时刻,林县县委及时在盘阳村召开会议,客观分析面临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对施工作出了调整,树立长远作战的思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攻坚战,由全线铺开改为分段施工,对红旗渠建设的最终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工程领导者们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勇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上下齐心,最终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百折不挠,难而不惧。据资料表明,红旗渠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修渠10年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条隧道,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2229万立方米,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修建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时,周恩来总理对红旗渠给予很高评价,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红旗渠。后来,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年上半年,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组考察论证,认为红旗渠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精髓,它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干部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我们坚信,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