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2016-11-19张力转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政课互联网

【摘 要】分析互联网视角下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利用互联网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并构建互联网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学生 思政课 实践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42-02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和飞速发展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给高职思政课的开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应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加快研究和创新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为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首先,使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互联网的发明和创造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上提供的丰富的资料,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搜集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各类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将搜集到的资料在网上进行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查阅和利用,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其次,使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互动及一对多式的传播,教育方式更加开放。传统的思政课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主要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讲授,在教学媒体的辅助下,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即灌输的对象,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工具。在这样教学模式下,高职的思政教育是通过权威机器的强制力来实现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资本功能三位一体的传媒体制为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保障。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思想也愈来愈开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再是单纯的一对一传播,而转向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质疑者,兼之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自由发表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和学生摆脱了教材的束缚,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首先,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学生的的思想认识深度带来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虚拟性使高职学生在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他们不会对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鉴别,往往不加鉴别全部接收,碎片化阅读逐渐呈上升趋势,而深度阅读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却在逐渐下降。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各种不健康信息大行其道,其中包括一些色情、暴力等内容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给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高职学生带来冲击。这些内容不健康的信息不仅削弱了高职学生的道德意识,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高职学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缺乏甄别能力,导致其认知模糊、行为失范等。其次,导致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距离拉大。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变少,学生也越来越不重视教师对自己的引导作用。他们宁愿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也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距离越拉越远。

二、利用互联网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思政课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教师在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教学时,首先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可操作性。能否使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如教学设备是否完善、学生是否拥有电脑等,要充分考虑到、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二)趣味性原则。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整个课堂枯燥而乏味,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将会使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是通过将图画、声音、文字等元素融入到课堂中,将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三)导向性原则。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教学,必须要对网络上那些虚拟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它的难控性,思政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以突出自身的导向作用。

(四)辅助性原则。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政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发挥互联网这一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其服务于传统的思政教学。互联网对教学的辅助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其次,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辅助功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三、构建互联网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一)改革思政课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实践方式。首先,适应互联网条件下高职学生的心智特点,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思政课课堂上的主体,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找到一种“虚拟的精神满足”的成功体验,代替网络虚拟感受,从而使他们从重新回归课堂,给课堂上的被动“灌输”增加一个主动的“吸附力”。其次,适当改革思政课的课程结构,把课程内容与学生在互联网上普遍遇到的实际困惑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出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降低互联网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学生更加信任课堂、信任教师。再次,满足互联网条件下高职学生的实践体验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参与实践的主动性。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增加实地参观、模拟社区、模拟企业等实践体验性内容,使学生由单纯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提升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

(二)为思政课的顺利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为了切实规范师生对互联网的正确访问和使用,学校必须要强化网络信息的监控,引导师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递中的主渠道作用,使学校的发展、建设、管理工作等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广大师生传递,并获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为互联网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其育人效能,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长成才。

(三)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要恢复并强化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系。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使得课堂外的师生、同学之间人际互动频率大大降低,现实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在逐渐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在逐渐下降,因此,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新技术,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充分进行交流和互动,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对一些思政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环境,为学生答疑解惑,使我们的教育从虚拟的网络走向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卢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索[J].商界论坛,2016(3)

[2]周长茂,樊兴波.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5(1)

[3]田文艳.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的路径选择分析[J].职业教育,2014(10)

[4]周洋.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3)

[5]周瑾.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力转(1979— ),男,湖南岳阳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思政课互联网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