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①
2016-11-18温河
温 河
(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①
温 河
(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013-02~2014-02,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划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A组给予150mg/d阿司匹林口服,B组给予250~300mg/d的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素B2(TXB2)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50~300mg/d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阿司匹林;不同剂量;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为导致栓塞性脑卒中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资料显示,与无心房颤动患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约增加5~6倍,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且发生率显著上升[1]。抗凝药物为减少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抗栓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关于何种剂量可取得最佳抗凝效果方面仍为临床关注的重点[2]。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02~2014-02,择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均满足心房颤动诊断标准,并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确诊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根据抽签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各有40例的两组,A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4~83岁,平均(67.85±3.24)岁;病因:冠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及特发性房颤1例。B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5~85岁,平均(67.93±3.20)岁;病因:冠心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及特发性房颤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及病因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证、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及治疗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心电图显示为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显示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②心脏超声显示心房内无血栓形成;③同意并积极配合研究观察者。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或存在应用禁忌证者;②风心病瓣膜病者,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者;③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④长期服用促凝或抗凝药物者,合并恶性肿瘤者;⑤资料不全,无法规律服药或无法判断疗效者。
1.3 治疗方法
A组给予150mg/d阿司匹林(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121468)口服,每天1次。B组给予250~300mg/d的阿司匹林口服,根据患者体质量确定阿司匹林用量,体质量<50kg者用量为250mg/d,50~70kg者用量为275 mg/d,>70kg者用量为300mg/d。两组患者均长期服药,并于服药后1周及每月行1次随访,半年后改为3个月1次随访,共2年。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出血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素B2(TXB2)的水平变化。其中血浆P选择素、TXB2水平测定方法为:清晨空腹采集肘部静脉血3mL,经离心等处理后于-7℃冰箱中保存待检,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来源于上海研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
血栓栓塞事件包括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动脉栓塞,经影像学证实A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B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比较[n=40,%]
2.2 两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比较
随访2年,平均(18.63±2.85)个月。A组致残2例(5.00%),B组致残1例(2.50%);A组死亡3例(7.50%,1例急性心梗,1例心脏骤停,1例缺血性脑卒中),B组2例(5.00%,1例缺血性脑卒中,1例恶性肿瘤),A组致残率及病死率均稍高于B组,但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0.346,0.213,P=0.556,0.644)。
2.3 两组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严重出血为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轻微出血为皮肤黏膜、牙龈等的慢性出血。两组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A组轻微出血5例(12.50%),B组轻微出血4例(10.00%),两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40,%]
2.4 两组血浆P选择素、TXB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TXB2水平比较,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发生下降,但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浆P选择素、TXB2水平比较
3 讨论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具有较高的体循环栓塞发生率,尤其是脑栓塞,相关研究报道,非瓣膜性房颤的脑卒中年发生率约为5%[3]。非瓣膜性房颤状态下,心房内往往并存血栓前状态,可能的原因为凝血、抗凝系统失调,或是存在易致血栓形成的多种不良血液学因素。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对减少血管栓塞,降低出血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4]。华法林为当前房颤抗凝治疗中最为常见的药物,其可通过对多种抗凝因子进行抑制而发挥抗凝作用,较多临床研究证实,在严密监测INR时,长期应用华法林可降低房颤脑卒中发生风险,其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1]。然而,华法林出血发生率较高,只有严格控制INR才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一般认为INR在2.0~3.0较为合适[5]。
由于国内较多基层医院不能实施INR监测,因而阿司匹林仍为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常用药物。阿司匹林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活化的有效药物,为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其可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减少环氧化酶-1、血栓素A2等的形成,并通过削弱其他凝血酶原的生成途径,进而达到抗栓目的[6,7]。目前,关于阿司匹林预防房颤血栓栓塞的机制及作用研究较多,但关于其应用剂量问题研究较少。石开玖等[8]研究发现,与100mg/d阿司匹林相比,250~300mg/d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非瓣膜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危险度,且不增加出血倾向。本研究与上述结果相似,大剂量阿司匹林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且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250~300mg/d阿司匹林对于房颤血栓形成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且应用安全性也较高。
血浆P选择素属于一种单链糖蛋白,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标志物,当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时,血浆P选择素表达增加,其对于预测心血管事件进展具有重要价值。TXB2为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血栓素A2可介导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痉挛及血栓形成,由于血栓素A2不稳定,常用TXB2测定间接反映其浓度,TXB2浓度增加,提示为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2]。本研究发现,经阿司匹林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TXB2水平均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无差异,提示阿司匹林可减少血小板聚集,达到心血管疾病治疗目的,且剂量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250~300mg/d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为进一步明确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临床上应加大研究力度及观察时间。
[1]张国瑞,郭艺芳.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320-323
[2]唐念中,陈少萍,王君,等.不同剂量ASA对PCI术后患者血浆TXB2和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5):4869-4872
[3]高红梅,王肖龙,赵亮,等.阿司匹林加益气活血方对房颤患者3种血栓前状态评价指标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0,31(06):355-358
[4]伏继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栓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27+133
[5]van Walraven C,Hart RG,Connolly S,et al.Effect of age on stroke preven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trial fibrillation investigators[J].Stroke,2009,40(4):1410-1416
[6]孔喻宁.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34):3650-3651
[7]耿清峰.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
[8]石开玖,马治刚,赖晓惠,等.不同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7):1232-1233
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B03。
温河(1983~)男,广东梅县人,本科,主治医师。
R541.7+5
B
1008-0104(2016)05-0057-02
2016-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