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一部“活着的”中国当代缂丝断代史
2016-11-18
王金山:一部“活着的”中国当代缂丝断代史
王金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苏州观前街旁的临顿河边,一座已有500年历史的古朴木结构老屋,大部分空间被几台古旧的缂丝机所占据,吱吱嘎嘎的织杼运作声和广播里叮咚咿呀的苏州评弹声声相和,这里就是王金山老人的缂丝工作室。
王金山,当今缂丝制作行业的顶尖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0多岁却天庭饱满,双耳垂福,响亮而又粗犷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豪气。17岁开始学习缂丝的他被业界有人比喻成“一部活着的中国当代缂丝断代史”。
结缘缂丝,艺术老树开出新花
王金山出生于苏州的一个普通人家。和缂丝结缘完全是偶然。 王金山告诉记者,当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传人这一说,选择缂丝时,自己还根本不知道缂丝是什么,只是听人说缂丝是文化瑰宝,学好了可以成名、成家。结缘缂丝可以说是因为“头脑发热”。
1955年,苏州成立了工艺美术剌绣生产合作社,多年散失的缂丝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艺人们重新拿起了多年未用的缂丝用具,暗下决心,要为缂丝这棵古老艺术之树开出新花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956年1月,苏州剌绣生产合作社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开始培养年轻的缂丝艺人。而王金山就是其中之一。
王金山还依稀记得,自己初次踏入生产社的大门时,看到那金壁辉煌的缂丝艺术作品和那并不显赫的木机时,心不由得震动了。“如此精美的缂丝作品就是用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木机织出来的!这种反差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给了我以一种难言的跃跃欲试感。”
于是,在17岁那年,王金山便拜沈金水为师,开始学习缂丝。沈金水是当代著名的缂丝名家,已被列入世界名录。清末,他曾为慈禧皇太后缂织袍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缂丝技艺的主要传承人之一。王金山拜在沈老门下学习缂丝技艺,苦练各种技法,并且做好学习笔记,认真专研,后来干脆把铺盖搬进了工厂与师傅同吃同住。三个月后,他初步掌握了“结”“掼”“勾”戗”的运用,成为同业人员中的佼佼者,也正式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年轻的缂丝艺人。
一个人的行业状元,不疯魔不成活
“当真的进入这一行后,我才发现缂丝是个慢工细活。师父曾经告诉过我,缂丝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十年才能织出像样的作品。成名、成家要看自己的悟性,更要看自己的造化。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学不了缂丝 ;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美术功底的人,缂丝上不了档次。”王金山回忆。
果然,师父的话很快应验 :一年左右,学徒走了一半。而王金山却把自己书画、绘画上的美学修养,体现在工作中,很快就脱颖而出,独立制作的第一幅缂丝作品《白头翁·竹雀》是以宋代名画册为蓝本,他的织品图案准确,色泽丰富,层次分明,形态逼真。一连制作10幅,一销而空。当年,王金山被评为“苏州市青年徒工”,并光荣地参加了苏州市先进青工代表大会。
参加完表彰大会, 就开始有人用“大师”来称呼他,虽然知道这称呼有调侃的味道,但是他却很享受这种飘飘然的感觉, “成为货真价实的大师”的信念也由然而生。正当他准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缂丝技艺的专研中时,行业形势发生了转变,主要用于出口的缂丝作品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口,这极大打消了缂丝学员们的积极性,留下来的学徒工纷纷转行。进入了诸如无线电厂、医院这些“有前途”的行业。看到同学们纷纷离去,王金山也开始动摇。
“但每当我路经缂丝生产室,看着年迈的师傅一个人默默对着二十几台老旧的缂丝机时,情感再次震撼,我应留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由我来做缂丝行业的状元吧,哪怕整个行业就只有我一个人!” 王金山回忆着当年的雄心壮志。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一个人,如孤胆英雄般战斗。王金山告诉记者,自己做缂丝曾经做到“出现幻觉”的境界,回家发现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丝线;午夜关掉缂丝室门,走下楼后,却又听见缂丝室传来吱嘎吱嘎的声响……那段时间,王金山对缂丝达到了疯魔的程度,但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段时间的疯魔奠定了他日后成为大师的基础。
王金山见证了缂丝的当代之路
故宫探艺,最孤独也是最丰富的日子
回忆起在北京故宫复制缂丝探艺的三年,王金山说,“那是一段最孤独也最丰富的日子。”这三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实践,也为今后缂丝技艺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1963年,年仅24岁的王金山已经在缂丝业崭露头角,以宋徽宗画作《柳鸭芦雁图》为粉本的同名缂丝作品夺得了苏州市工艺美术优秀创作二等奖。而就在这一年,故宫博物院开始了宋缂丝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鹊图》的复制工程,请求苏州刺绣研究所选派缂丝专家赴京。当时,研究所缂丝专家因为年事已高,眼力不济。考虑此因素,苏州剌绣研究所决定派出年轻的王金山代替师父进京。
王金山一到北京便直奔故宫博物院,一面悉心揣摩缂丝作品和广泛欣赏古代书画作品,全面吸收、消化艺术养分,谦虚地向故宫复制厂专家、老艺人请教,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在弄清楚宋代缂丝的原料、色彩、规格的基础上,开始复制古代缂丝艺术品。他首先复制了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缂丝作品《梅雀》。
沈子蕃是缂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梅鹊图》更是缂丝史上可遇不可求的佳作。故宫的要求是 :不仅要复制得形神兼备, 还要展现其破旧感。要复制出《梅鹊图》 ,意味着同缂丝宗师沈子蕃过招,要展现出破旧感,意味着要让手上的丝线穿越时空隧道。要想复制一千多年前的文物,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文物的背景,沈子蕃的美学理念,甚至缂丝的发展脉络都得弄清楚。
好在故宫给了王金山足够的空间,他也给了自己足够的自由。此间,他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故宫历代缂丝藏品。两年期间,他体会了古代宫内人的生活,吃住都在故宫的四面红墙里,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
王金山不急于动手复制,在开工之前,他花了小半年分析原作的线条密度,拟定每一寸缂丝的制作步骤。为了接近原作的色泽,他还专门调制颜料染出了适用的丝线。另外,他还“不务正业”地贪婪研究缂丝以外的所有工艺美术作品,以拓展思路、扩展视野。此时的理想就是要把缂丝作为一生的事业,在他的理念中,虽然“术业有专攻” ,但是缂丝艺人必须要全面了解并懂得尽可能多的和缂丝有关甚至无关的工艺美术技艺和知识。唯有如此,在缂丝时,才能做到“触类旁通”。
在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后,王金山一气呵成地复制出了《梅鹊图》 。当两件作品摆放在一起时,就连故宫的文物专家也分辨不出真伪。就连他自己,也把自己的作品当成了历史文物。看着自己花了三年时间织出的《梅鹊图》被收入故宫珍宝馆,王金山才心满意足地跨出故宫的大门。回到苏州刺绣研究所,就连自己的师傅也对他竖起大拇指,戏称他为“王大师” 。
王金山感慨,故宫岁月带给他最大的财富并非这些复制作品,而是有机会与故宫里珍藏的缂丝作品朝夕相处,每一幅,他都亲眼看过、亲手摸过。对于中国手艺人来说,“口说无凭,眼见为实”,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可以亲手感触那些极致的技艺,这是一种跨越重重岁月的真正传承。
故宫里珍藏的缂丝作品每一幅,他都亲眼看过、亲手摸过
响彻中国的技艺,缂丝大师名扬天下
在成名以前,为了目标而奋斗,为了荣誉而拼搏,而当自己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或许这股兴奋劲儿就荡然无存了。自己的艺术成就、技艺水准的高低,决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更可能是整个行业的声誉。王金山在成名后面临的,不仅是缂丝同仁们的竞争,更要应对苏绣等相关工艺美术的挑战。上世纪八十年代,苏绣行业不断出现双面异色、异样的创新作品。这对历代都是两面同色、同样的缂丝作品提出挑战。王金山从此沉下心来,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缂丝行业和缂丝技艺的创新研发中去。
1972年,王金山精心织造的苏州缂丝金地《牡丹屏风》,是建国以来最佳的一件缂丝艺术作品,全幅牡丹玉兰争奇斗艳、互相辉映,喜鹊双双在枝上嬉戏互欢,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生动活泼,一派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整幅作品织造精良、层次分明、色彩高雅,作品为金线织地,越发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这幅缂丝艺术珍品作为国家礼品由周总理赠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1977年,王金山缅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深情,精心织造了宽8米、高2米的大型金地缂丝佳作——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传统缂丝只能表现正楷书法,毛主席诗词为草体书法,草体书法在枯笔的干湿,浓淡的表现上有相当大的难度。王金山根据每个字的虚实变化,干湿浓淡,运用传统的结、掼、勾、戗等技法又首创了绞花线技法,精心制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的崇高意境。整幅作品浓淡相宜,层次繁而不乱,字里行间起落有致,前后呼应,给人以一气呵成之美感。作品送往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好评,现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里。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展苏州缂丝艺术,适应国际市场对缂丝艺术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了苏州缂丝厂,王金山任厂长。从此,这枝古老缂艺术之花越发芬芳。缂丝在沉寂几十年后,终于再度繁盛起来。
王金山告诉记者,记得有一年,在金桂飘香时节,苏州缂丝厂里宾客盈门,喜气洋溢。有一位日本朋友仔细端详着一幅缂丝艺术欣赏品——《寿星图》,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连声称道:“缂丝王!缂丝王!”
缂丝厂在王金山的带领下,大宗商品“缂丝花腰带”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改良,产品畅销日本市场。1986年,缂丝艺术精品和缂丝花腰带分别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银杯奖。
20世纪90年代,王金山出任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他赴欧州考察,在卢浮宫美术馆、凡尔赛宫、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博物馆,那一座座著名艺术雕像、那一幅幅世界名画,深深印在王金山大师的脑海之中,使他拓宽了视野。1991年,他先后赴巴西、智利进行苏州缂丝艺术表演,受到外国友人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赏。
我国驻巴西大使馆以沈大使夫人石成慧名义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茶会,并邀请在圣保罗参加国际博览会的我国缂丝大师王金山现场表演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与会者对其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总统夫人感谢大使夫人为其提供这么好的观赏机会,并祝王金山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绩。参院秘书长夫人还打电话给大使夫人,赞扬王金山“美妙绝伦的表演”。王金山的缂丝艺术表演扩大了苏州工艺美术的知名度,加深了中巴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了友谊,为祖国蠃得了荣誉。
王金山向世人宣传和展示了苏州缂丝的无穷魅力
一生只做一件事,缂丝成就他生命的华服
2006年,退休后的王金山成立了以他名字名命的大师工作室,在钻研缂丝艺术的同时积极培养年轻缂丝新人,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辛勤耕耘着。他先后招收了10多名学员以师带徒的方法进行了传、带、帮,改变了缂丝后继乏人的状况。
这批学员经王金山大师的多年精心传授,学艺进步很快。师生们先后复制了宋代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牡丹·山茶》和四幅清代仿古《官服图案》和宋代的大型缂丝精品《紫芝仙桃图》、清代《御制三星图·颂并恭俭图》及一批小型缂丝艺术作品。这批复制作品织造精良、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王金山及弟子缂丝技艺的高超水平。这批缂丝艺术品在全国、省、市大小工艺美术精品展上展示,被人称为“赏心悦目”,赢得高度评价。尤其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王金山除了参加缂丝精品展示外,还进行现场缂丝技艺表演,国际友人翘起大拇指赞美说:“这才是中国的真功夫!”。
王金山向世人宣传和展示了苏州缂丝的无穷魅力,大大提升了缂丝的知名度,被更多的国内外人士认知和喜爱。同时,他为努力提高周边地区缂丝从业人员技艺水平,还定期不定期地对陆墓、光福、东渚等有关单位从事缂丝的人员进行技艺辅导,提升行业整体技艺水平。另一方面,为配合苏州市技师学院传统缂丝传承班的教学,王金山还担任了缂丝技艺辅导教师,编写缂丝教材,提供学员在学习中所需的缂丝图稿及有关设备材料等。在帮助学员完成学业同时,还根据每个学员不同的特点,精准辅导,让学员能熟练掌握一门属于自身的独特的缂丝手艺,为培养新一代缂丝新人作出了贡献。
经过五十多年的艺术实践,王金山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历练成为了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轻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缂丝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又获得首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王金山还是苏州市政协五届、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委员。荣誉多了,地位变了,但他的刻苦好学和热爱缂丝艺术的敬业精神始终未变。
60年从未间断的缂丝之路。王金山的人生与缂丝业捆绑在了一起。他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到创新的历史 ;缂丝也见证了他的青春年少、年富力强、到老当益壮。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却成就自己当初的诺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由我来做缂丝行业的状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