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课堂,让“先学后教”落地生根
2016-11-18孙敏
孙敏
摘 要:助学课堂,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课堂模式。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上“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一课时,采用以“预学单”为载体的助学课堂,课堂上见到了久违的汇报声、辩论声、掌声,学生不仅明白了怎么做,还通过举例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关键词:助学课堂;预学单;混合运算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教学内容,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1-9的表内乘法口诀,并且能用乘法口诀解决有关除法的口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笔者深深陷入了思考:如何改变课堂上教与学的关系,让知识的学习过程来源于学生。
一、精心设计“预学单”
突然,“预学单”“先学后教”这几个字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我在钻研课标、翻阅教参、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从不同的维度和难度设计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一课的预学单,给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预学单
自学教材P85
学习目标:我知道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会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题目。
1. 试一试:
3×3×5=
36÷6÷2=
32÷4×9=
2. 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能分别列举一道应用题说说运算顺序为什么要这样做?
3. 对比: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与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4. 我会提醒。
关于这一节课的内容,我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
其实我这四道题目的设计,可以说是用心良苦。第一个问题我出示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各一题,主要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掌握这三种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在数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出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而且,我还主张让学生不仅懂得怎么算,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因此,我让学生分别列举一道应用题来说明为什么要这样算。
紧接着,我安排的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比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与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学习压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道题目,可以学到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最后,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回顾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提醒其他同学避免在这些地方犯错。其实这个过程也教会了学生检查混合运算的方法,又一次呈现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总之,这种“预学单”的设计不仅揭示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助于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计算的、做完题目后我们应该怎么检查等。
二、生动“助学课堂”
助学课堂,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三助”体现在助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助方法,让学生会学、活学;助行为,让学生善学、勤学。在助学课堂上,我们首先“自助”,倡导先学后教,在“一探二学三生疑”的预习指导策略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互助”,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通过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形式,实现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最后“师助”,教师“以学定教”,把力用在关键处、重心处,引导学生去“织网”、去“爬高”,在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片段一:自主阅读,掌握运算顺序
数学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预学单中的自主阅读,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预学单中的第一个问题,哪个小组愿意上台与大家分享?
生1:我们小组来汇报。(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预学单)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题3×3×5,这是一道连乘的混合运算,我们先算3乘3等于9,再算9乘5等于45,所以3乘3乘5的最后答案是45。
生2: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看第二题36÷6÷2,这是一道连除的混合运算,我们先算36除以6等于6,再算6除以2等于3,所以36除以6再除以2的答案是3。
生3:我来说第三题32÷4×9,这是一道乘除混合的运算题目,我们先算32除以4等于8,再算8乘9等于72,所以32除以4再乘9的答案是72。我们小组把这三道计算题讲完了,大家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发问。
师:好,大家都同意他们小组的做法,那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小组。
通过这个小组的分享交流,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胆识和自信心。
片段二: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数学是一门讲理的学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但要知道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人说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种规定,其实它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模型。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算理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师:刚才那个小组为我们做了榜样。第二题,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生1:我们小组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生:我有问题,刚才那道题是32÷4×9,除法在前乘法在后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如果是乘法在前除法在后,那又是什么运算顺序呢?
生1: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生2:我来解决为什么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的。我们来看这道题目,小朋友排队做操,每个队伍中每行有3人,有3行,5个队伍一共有多少人?列式就是3×3×5=45(人)。
生3:我来解决为什么连除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往右的。我这里有这么一道题目,6只小猫2天钓鱼36条,每只小猫每天钓鱼多少条?列式就是36÷6÷2=3(条)。
生4:我来解决为什么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也是从左往右的。我的题目是这样的:买4瓶饮料需要32元,那么买9瓶饮料要多少钱?列式是32÷4×9=72(元)。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这样可以避免和后续学习的加减乘除混合、小括号等运算混淆。
片段三: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
授人之鱼,仅仅是一时的知识;授人之渔,是一辈子的知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让学生比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与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记忆。
师:好,第三个问题,谁来分享?
生1:我们小组比较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与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些混合运算都是按照从左边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加、减法是同级运算,乘、除法是同级运算,所以同级运算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生2:它们的不同点就是符号不同,数字不同……
师:嗯,刚才这两位同学比较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与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实这种对比学习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非常常见,以后我们经常会碰到对比学习,比如比较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它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相同和差异,帮助我们以表格的形式记忆在我们的头脑中。
学习方法的习得比知识的习得更重要。教师教给学生对比学习的方法后,他们在以后碰到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时,就能联想到比较的方法,把零散的数学知识点整理成片,把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整理成块,更加清晰地储存到大脑之中。
片段四:回顾反思,再触数学本质
回顾反思,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再过一遍,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我设计的预学单中让学生说说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这也是学生检查的具体内容之一。
师:刚才三个小组很棒地完成了自己的内容,接着第四个小组来分享他们的观点。
生1:我们小组和大家来分享做混合运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小组想到了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不能忘记,而且不能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这是我们小组要提醒大家的,谁还有补充?
生2:我来补充,我们要注意做混合运算时的格式。
生3:我来补充,我们做完之后要学会检查。
生4:乘除混合的时候,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生5:我们可以把先算的划出来,在下面写上答案,再进行第二步的计算。
生6:我们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不要把乘、除法算错了。
师:大家齐心协力想到那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我们把它们记在心里,减少粗心的错误。
总之,“助学课堂”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就会响起学生的发言声、掌声、质疑声,他们就会投入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去,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积累更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