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思考与实践
2016-11-18许秀红
许秀红
【内容摘要】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丰富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结合文本背景引入更多的文化素材,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与感受文本。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 英语 阅读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渗透文化意识教学对于语言的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文化素养,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当丰富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结合文本背景引入更多的文化素材,让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与感受文本。这不仅更符合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这也是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的一扇新的窗口,可以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
一、教学导入中融入文化背景
阅读教学有几个比较固定的环节,首先,在文本教学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引入,要让学生对于文章的背景形成基本的了解,这样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才不至于产生太大的障碍。教学导入是一个重要且很有必要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学生并不理解与熟悉的阅读素材,教师导入可以给学生理解文本提供充裕的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文章探讨的主题中。在教学导入时教师便可以多融入一些文化背景,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或者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这会给学生理解文章提供铺垫,会让学生具备理解文本的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甚至可以为学生领会文章的情感提供必要的感情基础。
比如,在导入第一模块第四单元Earthquakes Reading Period 1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地震发生时情景的影片片段:房屋倒塌,桥梁断裂,路面开裂等情况,随之伴随的是人们声嘶力竭的哭叫与求救,场面让人动容。这些画面无疑对于学生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触动,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地震带给人的摧毁。学生对地震进行一般的讨论以后,很自然地为后面介绍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的听力材料How do earthquakes happen?和Workbook上的Jack London的文学作品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一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可以结合一些跨文化背景知识来辅助学生领会文本,让学生了解当时美国旧金山地震的产生过程,以及后续人们迅速做出的一些反应。这些其实都是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一种培养,也是帮助学生更充分的领会文章的教学基础,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讲授将会收获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文本分析中融入文化素材
在随后展开的文本分析中教师同样可以融入充裕的文化素材,并且可以让多元化的文化素材作为学生理解文本的资料与参照。有的阅读文章涉及的话题学生比较熟悉,可能在生活中也较为关注,这类文章学生阅读起来会比较容易融入。但是,有的文本主题学生并不熟悉,文章中谈到的内容学生了解的也不多,这样的文章就需要教师做好必要的教学资料的补充,多引入一些有代表性且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素材,以此来消除学生理解文本可能存在的障碍,并且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学习与体会。
在教授第二模块第四单元阅读课文时,我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wildlife?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Daisy的位置,作出了很好的回答。仅仅让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不够的,这篇文章的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要让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素材,以教学补充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个主题的认识。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几段明星为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而拍摄的公益广告,让学生在观看这几部视频片段的过程中更充分的了解到野生动物在现有的生态环境中受到的各种伤害,让学生的环境意识更加浓厚,这也就实现了这篇文本的一个深层次教学目标。
三、课堂讨论中融入文化要素
在课堂上进行一些问题或者相关主题的讨论时同样可以融入相应的文化要素,这也是丰富课堂,拓宽文本教学范畴的一种方式。当学生学完文章后教师通常会有一个教学的发散与延伸的过程,比如会就文本主题引导学生对于一些特定问题展开探讨,或者是引入一些补充资料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中探讨的主题的感受。这些都是很值得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组成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同样可以充分融入一些文化要素,可以补充一些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来感受这些内容,加强对于相应主题的认识,这也是拓展学生知识范畴与视野的一种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