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6-11-17刘彦辰

现代交际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物流农村经济

刘彦辰

摘要: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存在推拉关系。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吉林省现代物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吉林省现代物流和农村经济互动发展的几点建议。建议要重视农村物流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物流园区的建设以及构建农村物流网络商务平台。

关键词:农村物流;农村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35-02

产业经济学收入弹性差异和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理论表明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由此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要寻求新的道路。理论界普遍认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可以借力于现代物流的发展。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开展研究。刘南、李燕运用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两个角度分析现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1]钱晓英、马传秀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构建模型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2]周建勤,鞠颂东从农业与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关系、农业与农村物流规划的内容、农业与农村物流节点布局和农业与农村物流运作主体培育等四方面论述了区域物流规划中农业与农村物流规划的思路。[3]上述研究对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证,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求现代物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为吉林省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决策依据。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

1.要求用于检验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对非平稳变量要求是协整的,以避免伪回归。故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对非平稳变量要进行协整检验。

2.数据的选取和分析

本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在物流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两个维度之间进行。衡量物流发展的标准我们选用了货物周转量(zzl)这个指标代表物流业发展水平,选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v)代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状况;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ncz)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定量考察物流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了吉林省1993 -2012年年度数据,样本量为20组,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1990年为基年进行修正,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1)平稳性检验。本文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主要采用扩展的迪基-福勒(Augmented Dicky-Fuller,简称 ADF)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或者非平稳序列的单整数列。所有数据采用对数模型处理后的检验结果见表1。

(2)检验结果是:

① 从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看,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货物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货物周转量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② 从物流业发展水平看,货物周转量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是货物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

对于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推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未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目前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农村经济对物流业的拉动关系并未形成。

二、现代物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推拉理论表明,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促进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4]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发现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双向互动还存在巨大空间,结合吉林省物流发展现状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农村物流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充分发挥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助推作用,二者将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本文提及的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和农村居民日用品的流通提供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服务的总称。[5]依据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推拉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实现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的推拉作用。

1.重视农村物流的规划,调整、优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资源

实证研究表明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未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物流的规划与发展,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优化农村物流路网结构,做好农村公路、村道与物流运输干线的联网工作,方便各种物资到村到户以及农产品的运出。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的集配中心,增加销地冷藏、保鲜运输和保鲜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跨区域冷链配送能力。在邮政业方面,很多农村地区即使是城郊的农村,快递等业务都不能送达,应优化物流资源增加生活用品的配送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和公交公司合作每天配送一次生活用品等零单物流业务,缩小城乡生活差别。

2.规划农村物流园区,将农村物流网络纳入到城市物流网络中

上述实证分析中,货物周转量可以代表物流业发展水平。纵向来看,吉林省货物周转量逐年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货物周转量是农产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吉林省的物流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呈现推拉关系。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城市化将农户的生活区与生产区分类化零归整,更有利于构建农村物流园区,如图1所示。建立农村物流园区在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建设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装卸、搬运次数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当然要实现农村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必须形成规模化生产运作,创立品牌效应。物流配送中心在园区内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应当鼓励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参与到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也有助于城市物流资源的整合。[6]

3.搭建、推广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目前在网上搜索与农村物流相关的网站主要有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在网上搭建的吉林农网和吉林省新农村信息服务站服务平台等。主要开展政务宣传,普及农业技术知识,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等。其中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包括农资、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等三方面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服务平台并不能实现网上交易。经考察可以说吉林省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尚属于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可以学习淘宝或京东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用互联网络技术整合农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物流信息,促进农村物流信息在整条供应链中的顺畅流动,促进农产品市场良性蓬勃发展。搭建信息平台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宣传推广,让信息平台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切实让农民和企业受惠。

三、结语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1993-2012年的货物周转量(zzl),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的分析,得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物流业发展与农村经济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目前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并未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依据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推拉理论提出了发展农村物流推动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希望今后能在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物流园区以及搭建推广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平台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01.

[2] 钱晓英,马传秀.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 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4]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02.

[5] 吕光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模型选择与相关策略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03.

[6] 彭建良,王伺远.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3,09.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农村物流农村经济
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中高速增长下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行业的发展浅析
我国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理论研究综述
南京市农村物流“客货邮商”同网经营发展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