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探微

2016-11-17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许洪福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农夫方程组情境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许洪福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探微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许洪福

改变数学低效、乏味的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模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式的课堂上动起来,是目前课堂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策略。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有效策略

数学因思维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导致多数学生对之畏惧有加,成绩难以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又使数学课堂死气沉沉。改变这种教学模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数学课堂势在必行。

一、明确教学目标,使探究活动有序开展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否则,过程容易混乱,活动无序,带有随意性。

例如,高中数学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集合”的教学,教师只有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包括了解集合的概念,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探究活动,活动开展才能有效、有序。

把握了教学目标,在总体目标的引领下,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如设计什么活动,解决什么问题,再安排什么活动,如何开展等,活动方可有条不紊地展开。

二、丰富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方式的单一,固有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传统的“灌输”方法,使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没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而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习惯,则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1.设计自主学习,为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探究活动的基础是自主先学。对于“基本初等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_____;定义域_____;值域_____;单调性______;图像______。对于这节课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先学,先掌握重点和难点,明确疑点,探究教学时,有指向性。

2.设计讨论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质疑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对于“平面的概念”的教学,课之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通常呈平面形,你能列举出一些实例吗?问题的提出,把学生带进“平面”的思考中,再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面、黑板面,从而构建“平面”的概念的意象。对于“平面的特点”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条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得到的图形是什么?黑板、桌面、田径场地向四方延伸,得到的图形又是什么图形?直线有长短、粗细之分,平面是否有大小、厚薄之分呢?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平面的特点:无限延伸,没有边界,比教师“告之”,印象更深。

3.任务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小组合作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而合作什么,怎么合作,教师设计的任务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任务,否则,探究也是“空穴来风”。

例如,学习“算法”时,对于“算法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名题《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上有35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多少?通过这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组:设鸡x只,兔y只,

然后,让学生解这个方程组,在解这个方程组的之后,根据解这个方程组的方法,而提出探究任务:试着写出一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步骤:

学生有明确的任务,也有解方程组的基础,因此,对于一般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步骤的探讨,学生不会感到难度太大,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中。

三、情境教学,营建良好的探究氛围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沿袭,课堂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性,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而和谐、愉悦的氛围的构建,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为探究教学推波助澜。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是快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主要途径。如“算法的概念”的教学,教学前,教师先以“农夫带狼、羊、蔬菜过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个问题,高中生并不陌生,要使农夫将狼、羊、蔬菜都带过河,要“七步”:农夫带羊过河—农夫回来—带狼过河—带羊回来—带蔬菜过河—农夫独自回来—农夫带羊过河。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为算法的概念的学习埋下伏笔。

再如,学习“集合”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具体实例,引入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引导学生借助于Venn图,理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计算,并探究两种基本运算的性质等,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升知识的可理解性,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巧妙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对解决问题思路的探究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方面。

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探究,教师的问题引导之重要性忽视不得。如对于“集合”的教学,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后,给出几组对象,问能否成为一个集合的情境:(1)所有的好人;(2)正三角形的全体;(3)方程x2-2=0的实数解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给出和思考,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探究解题的根本思路:对于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关键是看这组对象是不是确定的;再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关键是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无序性和互异性……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探讨,可以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技能。

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对不同课型的教学进行巧妙设计、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并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和激发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不断提升数学素养,为学好数学、爱上数学打下基础。

[1]吕建会,张世灿.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实施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1(6).

[2]朱庭基.试论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究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4).

猜你喜欢

农夫方程组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躺在树下的农夫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一类次临界Bose-Einstein凝聚型方程组的渐近收敛行为和相位分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