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文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11-16黄平
黄平
高考试卷中的论述文阅读的备考历年都是挑战性较大的板块,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还是“社科类”文本,师生复习时都感到比较棘手。一是该文本处于试卷必答的第一题,属“兵家必争之地”。答题状况直接影响考生全卷的情绪;二是文本难读懂,能力要求高,复习耗时多,最终得分效果往往不明显。
今年广东省高考与全国卷实行并轨,全国卷中的论述文阅读与以往的广东卷相比,该板块在题目设置上,数量似乎减少了(全国卷设3道选择题,9分;广东卷设2道选择题8分,2道非选择题8分)。事实上,全国卷论述文阅读考查的难度是增加了,全国卷在论述文阅读中考查推断能力和迁移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在以往的广东卷中恰恰体现得不明显。从这个角度看,广东省的考生在这一板块有所斩获,对全国卷的论述文阅读的备考要做到“识其路数、练到实处、贵在自悟”。
一、识其路数——从命题类型中寻找解读文本的规律
全国卷论述文本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近几年多选社科类文本,题目设置3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含意、辨析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与自然科学文本相比,社科类文本具有概念准确性、逻辑严密性和语言的简明性特点,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空间比较大。这也是全国卷近几年在文本的选择上一直稳定在社科类文本的原因之一。
在题型的设置上,全国卷论述文3道选择题中,第1题设置重在对信息的“筛选”,第2题侧重在筛选基础上的“整合”,第3题则是注重对信息的“推测”。前2道选择题的选项一定是按照文本的段落顺序来设置的。因此考生只需判定信息所在的区间,根据要求检索出所需要的信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考生不妨用铅笔在试卷上勾画出相关的信息区间和重要信息点,以便筛选有用的信息。例如:2016年全国Ⅰ卷论述文第1题A选项信息区间在文本中第1段。这段文字其实就是对殷商甲骨文内容的界定,A选项只不过变换一种形式表述而已,主题词没有发生变化。B选项的信息区间在第2段的一、二两句话上,非常易于辨识。C选项其实就是复述第2段胡适的观点。D选项的信息区间仍在第2段,原文:“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记》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与之对比,可以筛选发现D选项结尾的表述“……所载内容的真实性”不符合文意,因此,D选项错误。综合所述,第1题考查考生能否在信息区间里筛选比较关键“词语”的真伪与准确。
与第1题不同的是,第2题不仅局限于筛选,它侧重于信息的“辨析理解和分析有无错误”,更注重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第2道选择题的判断也是如此,依次在文本第3、4、5段区间里进行筛选辨别即可完成。综合所述,第2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分析是否在文本的范围之内,对概念的理解是否符合作者的意图,迁移是否准确。
第3题在设置上,能力要求比第1题、第2题要高,本题要求筛选出对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四个选项都侧重考查考生的“推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内容涵盖全文。考生要能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出新的结论,从文中已知信息推出未知信息或隐含信息。在2016年全国Ⅰ卷论述文第3题中,D选项谈的是“探究先民造字之法凭依”的问题。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前,古人造字理论有无依据?在文本第5段中,作者阐述了许慎的《说文解字》所受到的诸般“冲击”,实际上可以推出:《说文》正是由于解释文字学的凭据,才会有当下的“尴尬”,恰恰也说明了其地位。由此推断D选项不正确。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论述文第3题的难度可大可小,也最能体现命题者的水平和考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的备考中不容小觑。我们发现,2015年、2016年全国Ⅰ卷论述文的第3题与Ⅱ卷第3题相比难度不大,尤其是2016年全国Ⅱ卷中的论述文第3题的推断难度要大过Ⅰ卷。例如,全国Ⅱ卷中的论述文第3题B选项的表述可以分成两部分:“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与“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前者是手段,其结果是文中“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而不是后者所述。这种基于因果关系的辨析能力,正是学生最易忽视的,因而也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总之,论述文3道选择题的命制基本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从筛选“关键词语”到辨析“内容理解”,最后到内外“推断”。一篇高考论述文本的阅读,命题者一般要有信息的解释、信息的分析概括、信息的理解推断三个测试点。俗话说,浮云千山总有路。不管文本内容如何,命题者考查点不会变,考生只要“识其路数”,一定能寻找出有效的阅读解答规律。
二、练到实处——读练结合,在扎实训练中提高论述文整体阅读能力
高三阶段论述文阅读,首先要有量的积累,争取做到每天阅读1篇论述文。其次,要训练整体阅读的速度效率。对于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本,按照每分钟300字的最低要求,考生应该在3~5分钟内完成文本的初读,然后开始思考文后的题目。在阅读过程中,考生具备3种阅读意识:
1. 要有强烈的阅读“主题意识”。阅读一篇论述文本时,考生要在心里问自己三个问题:文章主题是什么?文章主题怎么样?如何评价文章的主题?并用铅笔勾画出来。扎实做足了阅读准备,再去接触题目。因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过程是密切相关的。摈弃不读文本就直接上题的冒失做法,也不赞成边读文本边做题目的投机行为。例如,2015年全国Ⅰ卷论述文阅读,考生不是看题做题,首要的是读懂文本:宋代信用的特点是什么?纸质信用工具是如何产生的?宋代信用形式和工具的影响。只有掌握了文本阐述的主题,答题时才有可能思维不偏离。
2. 要具备阅读的“整体意识”。整体感知是指从总体上理解文本,就是要求考生必须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并形成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有些考生为了节省时间,在考场上往往带着题目在文本中找答案。然而,命题者往往会增加备选项的推断难度,干扰考生做出正确判断。尤其是第3题,四个选项着眼文本的整体,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印证的关系,不从整体把握文本难免会 “挂一漏万”。研究发现,忽视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必定会导致理解的片面性。从视觉和思维的角度看,重视整体阅读与答题的关系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理解,由理解再到推断,由推断再到发散延伸。
3. 要具备阅读的“积累意识”。考生平时备考训练时,多一点能力积累意识,少一点功利色彩。自觉把平时备考训练与阅读积累结合起来。论述文阅读训练要摈弃押题、猜题的想法,所有规范的论述文阅读训练题都是非常好的考前模拟题,我们要关注的是通过每一篇论述文阅读,自己的“信息检索与筛选能力”“信息的辨析能力”“文章的理解能力”“逻辑推断能力”“因果分析能力”是否得到进步,把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积累作为阅读训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功”。我们只有摆正“练”的位置,处理好“练”与“读”的关系,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的能力。
三、贵在自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有新的体验和认识
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构建认知的过程。在平时的备考中,每一篇论述文都会给你带来新的认知与体验。我们提倡对包括论述文在内的所有文本的阅读,大家都要有“自悟”的意识。
1. 在“自悟”中拓宽知识视野。2015年全国Ⅰ卷的“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让我们领略了唐宋时代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文明;2016年全国Ⅰ卷的“殷墟甲骨文的发掘的意义”,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老悠久的中华历史与文化。这些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命题者所选文本的价值观引领意识非常强,这些文本在知识之外,其蕴藏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更显珍贵。
2. 在“自悟”中提升阅读能力。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考生觉得论述文阅读难,难就难在方法和技巧没有转化成能力。老师讲得再怎么细致,都代替不了自身的体验。要形成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训练中“自悟”:通过自我反思提高论述文阅读水平。一般来说,论述文阅读命题者常设置的“陷阱”不外乎十类:
①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②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③或然与必然: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
④先期与后期:命题者在事物产生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⑤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⑥原因与结果: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⑦言此与言彼: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⑧言多与言少: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或将多的事物表述成少的事物。
⑨客观与夸大: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⑩有据与凭空: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考生只有掌握论述文在命题过程中常见的“病症”,运用“诊断式”的解读方式,才能在自我感悟和体验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检索和辨析能力,这也是提高高考论述文阅读备考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