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漫之夜

2016-11-16周传馨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龙船龙舟经济

周传馨

城市的夜,何等迷人。灯红酒绿,斑离繁华。每当入夜时看着万家灯火明,让人如梦幻般迷离。乡村的夜,星汉灿烂、萤火虫飞舞,夜色和星光交相辉映,让人在难得的幽静里休整心灵的家园。

城市之夜:越夜越妖娆

在诸多旅游景观中,霓虹夜景是不少人的追踪对象,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都市之夜或妖娆或迷离或艳丽或爽朗……也许夜色才是城市真性情的流露和体现,而在千色霓虹灯下的人们,也各自精彩起来。

有人说,香港是属于夜晚的。白天的城市太繁忙,人们总是步履匆匆,而到了夜幕降临,街头的第一盏霓虹灯亮起,这座繁华大都会的另一种性格开始展现出来,活色生香,妖娆艳丽。香港的霓虹灯非常有名,无论大街小巷,到了晚上总是灯火辉煌。

两旁林立的高楼大厦,把街道变成了深谷的狭长地带,大商场、小店铺、银行、酒吧、各式招牌的霓虹灯齐放……弥敦道的夜被打扮成了一个炫目的五彩世界。弥敦道著名的柏丽购物大道整天都是川流不息、享受着购物乐趣的行人。沿路两旁的商店、饭店、餐厅和酒吧,因耀眼的霓虹灯装饰而闻名。置身其中,不只是为了吃喝玩乐,站一站,逛一逛,满眼的霓虹异彩所带来的眼花缭乱的感觉,并不比商店里的各式衣物逊色。走进一家酒吧,喝一杯聊聊天,添一份闲舒和从容。

维多利亚的夜景是举世闻名的。白日熟悉的一切仿佛都变了样,白天严肃得有些呆板的高楼大厦随着夜色的降临,纷纷换上多彩的夜间服饰。无论妩媚或娇贵,高低林立的建筑穿着各自的晚礼服登上了维多利亚海边夜间的豪华舞台,霎时,一切都艳丽活泼起来。在维港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闪耀的霓虹灯的光影下,踱着步子吹吹海风,时有户外音乐会举行,这里,至少每月都能听到众多演出团体举办的音乐盛宴,和着海风的音乐轻轻地萦绕在你身边,伴着长达数里的霓虹灯景,令人迷醉。

城市的夜,是繁华的。街头上各种灯都亮了,五彩的霓虹灯为人们枯燥的生活添上一丝色彩。虽是繁华,但并不吵闹。街道上的人们疏散地走着,谈论着一天的见闻。人们似乎都懂得他人的劳累,说话声很小,生怕打搅了他人闲适的心情。那一闪一闪的灯光掠过街心花园,投向更远的地方。

城市的夜,是恬静的。月亮静静地照着这悄然的大地,月光映在湖里,洒在小路上。城里的人们也累了似的,待在屋里,休息着,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公园里秋千还摇摆个不停,孩子赖在上面舍不得下来,生怕别人抢去了这宝贵的位置。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钢琴声,飘扬的音符舞动着城市的夜,不停地跳跃,不停地歌颂。月光下,钢琴声,不知贝多芬如果还活着又会有怎样的畅想?城市的夜正如秋千上那顽皮的孩子露出恬美的笑容。

城市里,如果用热闹非凡来形容白天,那夜晚就是安静无比。傍晚,城市的夜充满色彩,充满力量;深夜,城市变得恬静,变得寂寞。

旷野之夜:仰望星空开阔心胸

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从文明起源之初,人类就开始仰望星空,以期从无尽的时间空间之中,循着地球运转的脚步,探察繁衍的轨迹,找寻自己的位置,推演未来的图景。深邃浩瀚的天幕,反衬着人类的渺小与短暂。俯仰之间,“与天地精神往来”,总会令人深感个人遭际堪称沧海一粟。

然而曾几何时,我们仰望星空、放飞思想的次数越来越少。面对生活压力,忙于改善物质条件、整日埋头干活成为大多数人生命的常态。疲于赶路之时,路过的风景来不及欣赏,又何论头上的星空?日复一日,我们逐渐远离了观察者那份博大的胸怀,丢掉了那超脱自身立足人类整体性的思考,也放弃了对这个赖以生存的星球及其前途命运的担当。让仰望星空持续得更久一些,多“念天地之悠悠”,常思“蜗牛角上争何事”,也许就能涵养出举重若轻的大气度和兼济天下的大胸怀。

从宇宙着眼反观地球,人类是统一的命运共同体。诚然,在我们目之所及的世界里,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仍客观存在,由此引发的纷争冲突消耗着人类太多的精力和财富。但无论怎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里,我们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蓝色家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地球人”,都同是历史的创造者。置身广阔的宇宙,眼前的图景往往会呈现出新的姿态,那些眼下看来了不得的大事,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仰望星空的视角或许正是一个隐喻:人类可能超越个人、国家、民族,可能超越制度、观念、信仰,去拥抱一个更辽阔的空间。

谁都无法预言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在和平团结中创造更多文明,还是在争端、争吵、争战中消磨精力、戕害生命,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态度和胸怀。期待人类能够打开更开阔的全新的视野,探索并开启更加恒远美妙的时空。

夜间民俗更妖娆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到这时,各式花灯高悬街头五彩缤纷。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莆田特有的元宵民俗活动可以延续整个正月,但涵江区白塘镇蓝田村除元宵外还有冲花庆典,将浓郁的年味延续到春花烂漫的农历二月里,可谓是莆田元宵民俗活动收官之作。

三溪龙舟夜惊飙

福建长乐三溪夜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赛龙舟,长乐本地方言为“扒龙船”。相传,古时候的三溪村人白天都在外面劳作,端午节前后也不愿意误农事。于是,他们只能等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才相邀一起比赛划龙舟。久而久之,夜渡龙舟就成了三溪人祖祖辈辈的习俗。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三溪村民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龙船。

建造龙船,村人一般以房为单位。现在有年轻人结成社团,就以社团为单位造船,历时1月而成,每船约耗费人民币3万元。试水仪式前一天,实行投标,俗称“坐船头”。中标者在试水仪式上可以全家男丁上龙船,由划手抬着在村中巡游,以显尊贵。但中标的东家还要给抬龙船的人发“红包”,而且加上办“龙船饭”、送烟、送服装等,花销大约在7万元左右。

到了农历五月初一,村民开始“扒龙船”。在鞭炮声中,村民纷纷把龙船从各自祖庙中抬出来放入南溪,下水前还要祈福祭天地。

最为隆重的要数新龙舟试水了,每条造好的新龙舟试水前,造龙舟的家族发帖请临近各房及亲家的龙舟前来斗船。

到了端午时节,夜幕降临,月挂柳梢,波光荡漾的河面上倒映着两岸民居的灯火,四处鼓声咚咚,呐喊声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比赛前,溪边都要支起大锅,烧龙舟饭,大家吃饱喝足了才有劲划龙舟。

南溪两岸的五座桥上挤满了热情的观众,大家争相观看精彩的龙舟赛。溪岸边人头攒动,河中龙舟如过江之鲫,正是夜渡热闹时。现在沿溪安装了大灯和彩灯,晚上的“加时赛”越赛越长,有时甚至到了晚上9点多。船来舟往中,加油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

三溪夜赛龙舟没有标准的竞赛程序,而是两船碰到一块,即展开对决。只见水面上旌旗招摇锣鼓喧天,岸上群情激昂,欢声雷动,鞭炮声震耳欲聋,划手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实在壮观。有时天空下起倾盆大雨,可“扒龙船”的人仍然热情不减,在雨中赛得更激烈。

夜间草根文化也精彩

城市文化首先要看人的文化,尔后才去看这个地方有多少古迹、多少名胜。任何高雅、雄厚的精品文化都必须建立在草根文化之上,故一个城市的核心文化价值,不在于涌现多少名人、多少精英,而在于城市居民在一言一行中所透露出来的品味端倪。由此观之,广场文化作为草根文化的集中展示品种,它所承载的功效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细细品读。

走在福州街上,我们常可看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的巨幅公益广告,这句话不但揭示了城市形成的本因,也表达了社会和谐的终极诉求。同样,这句话也道出了草根文化的由来及其不断繁衍的过程。

广场文化以其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性,吸引无数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精彩纷呈的曲艺表演,你可以体验人与人的零距离之美,你还可以“我发现我是存在的”,这种真实千金难买。抛去你的烦恼,触摸欢乐的按钮;放下你的矜持,展现精彩自我——这里是你我的舞台。

这里是你我的舞台,故此广场文化历久弥香,长盛不衰。看那舞姿蹁跹,正是下里巴人魅力所在;听那浅吟低唱,时可惊叹一曲阳春白雪。古人云:“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广场文化近似之。无论专业的、业余的,还是常驻的、路过的,只要有兴致,都可以上去与大家分享。如今,福州城市日新月异,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难得还能有许多像广场这样雅俗共赏、老少咸集的好去处。

老百姓也有文化需求,老百姓也有艺术创作的冲动。谁说草根文化算不得文化?谁说草根艺术不登大雅之堂?我们不仅是在欣赏一首歌曲、一出戏剧、一段舞蹈,而是看到了一种真实的草根生态,一种文明渐进的城市风貌。

点亮独具魅力的“夜经济”

观察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体验它的夜生活。夜生活,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夜间经济的繁荣也是一个城市开放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活力的“晴雨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及人们对夜生活的热衷度升温,“夜经济”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异军突起,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为城市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气。“夜经济”是一个新兴的词语,更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夜经济正当其时,这是大势;怎样把点缀在夜色中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这是夜经济要突破的瓶颈。

目前,有些大城市已经尝到了“夜经济”的甜头,“夜经济”逐渐占领市场。精明的商人不甘心只种“白天”一茬庄稼。在我国,作为在夜经济发展方面可圈可点的“排头兵”——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长沙等城市,形成了以晚间夜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消费习惯,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夜间消费均已占全天消费额的50%,是因为这些城市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所。发展“夜经济”,最直接的经济效果是使得经济活动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各种设施利用率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经济总量增加。

“夜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商家对“夜经济”关注度的提高。因此,刺激夜经济发展,鲅鱼圈的商家需用多种手段来刺激市民的参与热情,进行营销创新,开拓晚间适宜的消费项目,还要与政府部门合作,解决市民夜间消费遇到的问题。“夜经济”是一个正在增长的量,累积多了就非常可观,商家不应轻视“夜经济”,而应考虑怎样营造环境和气氛,把居民从家里吸引来消费。

“夜经济”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增加其中的文化内涵,才能保有持久的发展的动力。极富有特色的“夜经济”,才能使人领略到城市的另一种风情,让人看到一座城市文化与生活的缩影。以旅游为主的浪漫小夜城威尼斯;打造出NBA、好莱坞的洛杉机;擅长于文化多元经营的新加坡;被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特色,不仅成了他们独特“夜经济”的增长点,更让游客们从侧面感受到了一个城市建设的辉煌和活力。幸运的是,于“特色”而言,鲅鱼圈有着独特的魅力,与周边城市相比,鲅鱼圈独具特色的广场文化月、海滨温泉节、国际啤酒节等一系列活动,无不是繁荣夜经济的重要手段,商业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商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正是夜经济繁荣发展的沃土。

“夜经济”的推动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政府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应有所举措,通过政策优惠、措施保障等方式予以配合。首先,鼓励企业延时营业,营造更加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延长营业时间后,政府也可分行业对延时企业给予电费补贴,交通部门可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等,为城市“夜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夜经济”是尚未充分开发而又潜力巨大的市场。有关调查表明,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几大消费服务领域,已经成为了时下“夜经济”的主力军。“夜经济”前途无量。

猜你喜欢

龙船龙舟经济
龙船颂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粤北龙船歌研究
屈原 端午 龙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龙舟
《金娃——龙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龙船饭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