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人间
2016-11-16周传馨
周传馨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汉族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老百姓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
舞龙灯起源于汉代。龙的形象是古人为了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的。古人把龙、凤、麟、龟称为四灵,其中龙的造型尤为优美矫健,昂扬奋发,刚柔相济。
早在商殷时代,铜器和骨刻上就有龙形图案。到了周代,铜器上的龙纹渐趋完整。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应该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龙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很早,“耍龙灯”包含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即所谓“祈年”。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取乐,表达欢快的心情,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福建莆仙,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民俗,就是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板凳龙
舞板凳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每年元宵节前后,在福建大田县、尤溪梅仙镇和浙江的许多地方都会举行舞板凳龙活动,三四天内游遍全乡各村。
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板凳龙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龙”。它由龙头、龙中段、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身则是几十乃至上百档形似板凳的木板连接而成,每个板凳上均装有彩色灯笼。舞龙手们都是当地百里挑一的壮汉,个个穿草鞋,打绑腿,扎腰带,生龙活虎般勇猛。
舞龙时,前有大红灯笼开道,后有五彩旗幡拥随,鼓乐喧天,长号动地,流光溢彩的巨龙,时而似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似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好生雄壮、威猛!
稻草龙
迎龙闹元宵是我国各地的一大民俗习惯,迎的龙也是各有千秋,有纸龙、板凳龙、布龙等,但在闽中大田的一个小山村——华溪村,有一个别具特色的迎龙,村民们迎是用当年丰收后稻草扎成龙。
华溪村的稻草龙是用稻草编强串接起来的,稻草龙最长100多节,短的二三十节,每五米为一节或挂灯笼或插香头,龙的主体是根大稻草,村里人人都会编。在绳子上挂灯笼的叫“灯龙”,插燃香的叫“香线龙”,龙头、龙尾与龙珠全部由香火组成。表示龙的眼珠就在龙头的竹片上挂两盏灯;表示龙须就在篾条捆绑的番薯上插三炷香……就连一路挥舞的龙珠也是番薯做成的,上边用香火插满成球状。
村里老人们过节时在祖房里编好稻草绳,然后准备妥帖单等元宵节晚上迎稻草龙。大家把插满香火的稻草绳联结起来,抬着祖宗的塑像跟在龙的后面游乐。尤其是村中的回民,还会在这一天包粽子祭祖,他们把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改在元宵节品尝。这支唐末随闽王入闽的武勇丁伯六后裔,最初居福州,北宋年间为避寇乱迁入大田,并在太华“丁坂”停留过。
太华镇今日的华溪村即原来的“丁坂”,目前是全县唯一保留迎稻草龙的地方。初九天公生日这天,夜幕完全暗下来后三声铳响,稻草龙便在锣鼓队的伴奏下绕村头村尾游走。龙头和龙尾由成人扛举,提龙绳的是小孩,当地村民说这是先祖传下来的规矩,希望孩子们平安成才。这项活动以前只准男童参与,如今男女平等女孩也参加到了活动中去。
村里老人还介绍,迎稻草龙的习俗始于宋朝,自先祖陈七公移居村里便有了迎稻草龙的记载和传统。
太华镇华溪村的稻草龙是用稻草编强串接起来的,稻草龙最长100多节,短的二三十节,每五米为一节或挂灯笼或插香头,龙的主体是根大稻草,村里人人都会编。
插香火的叫香线龙,挂灯笼的叫灯龙,龙头龙尾和龙珠由香火组成。龙头上插上两根竹子,挂上两盏灯笼,叫龙眼;龙须用竹篾绑住一个地瓜,地瓜上插上三柱香;引路用的龙珠,也是用个大大的地瓜,上面插满了香。稻草龙是正月初一时几名老人在祖祠一起编织起来的,三盏灯笼意含着三星高照、人丁兴旺的意思。
拔拔灯
每年正月初九,南安英都镇都举行规模盛大的传统灯会:英都拔拔灯。每年都有上万人加入到拔灯活动中。作为全国九大灯会之一,拔拔灯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都“拔拔灯”起源于古时纤夫“拔船”。英都自古就是南邑富庶之乡,境内的英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溪道“九曲十八弯”,水急滩险,来往航运只能用驳船运输,到逆水行舟的时候,就需要船夫拉纤,俗称“拔船”。
后来,这种劳动被英都人民融入到了“游灯闹春”的民俗活动中,百姓以拔灯代替拉纤,祈盼河运平安,年丰兴旺,几百年来延续不断,唯一有所改变的,就是古人们是在灯笼里点蜡烛,今天,在各个灯阵的尾部配有发电机,让整条灯阵的灯火长明,绵延数里。
拔拔灯民俗在英都镇代代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游灯队伍的灯笼用大绳拉拴,为首者肩负大绳弓身拉动队伍前行,生动地再现了几百年前英溪纤夫逆水行舟的壮观场面。拔拔灯活动已成为当地村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福盛典。
英都“拔灯”由来已久。宋元时期,以泉州港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崛起,每年夏冬雨季,泉州郡守和市舶司官员率领外国番商使者,在九日山下昭惠庙举行隆重的祈风仪式,拜祀海神盛极一时。泉州各沿海港口、内河驿渡码头纷纷建海神庙,英都昭惠庙便是其中之一。英溪水九曲十八弯,船工用驳船航运,把英都的粮食、丝绸、薪炭、茶叶、笋干等运到泉州。为祈求航运顺利,船工都到英都码头拜祀。英都昭惠庙每年元宵灯节,乡人把逆水行舟拉纤和喜庆迎灯结合起来,产生了“拔灯”民俗游乐活动。
事先备好特制的数条粗大的长缆大麻绳,各家各户带来各式灯笼,每盏灯笼间隔二尺左右,挂在大绳上,每条可悬挂数十盏甚至一百多盏,称为“一阵”。数条连成数阵,选择一名体形剽悍的男子为首,前头打起两把大火把,并排行进为主导。后面数十人紧扶灯绳呼喊着快步紧跟,生动地再现当年英溪船工拉纤时逆水行舟奋力拼搏的壮观场面。
拔拔灯通常有十多“阵”,多者二十“阵”左右,各“阵”之间,“大鼓吹”、“花鼓唱”、“车鼓舞”、“南音弦管”、化装戏艺掺杂其间,到了家家户户门口,鞭炮、烟火持续不断,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客家火龙
客家人对舞火龙情有独钟,它由农民自发组合,自娱自乐。“火龙”制作工艺较简单,舞起来优美而不繁杂,深受当地农民喜爱。只要锣鼓一响,人们就会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共享欢乐,场面热烈欢快。几百年来,“客家火龙”代代相传,有漫长的历史,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故繁衍至今。
经过整合与交融,“客家火龙”已经成为包容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的乡村市井民间文化的集中代表。
舞火龙前,要在龙头、身、尾密密插上线香,扎上花硝引。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进行,队伍庞大,有火把队、灯笼队。舞时事先点燃龙身上的线香头,由3人各执一节默契配合,“火龙”在夜里舞动起来只见香火闪烁,花硝四射,香火越舞越旺,象征主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夜幕初降,“客家火龙”便出动,出阵时鼓乐齐奏唢呐一吹,“客家火龙”便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手提香篮领头,十几名青年男女高挑各种式样上书“龙游四境”、“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等字样的彩纸灯笼紧随,然后是数盏龙灯跟随,7名乐手有的一路敲锣打鼓,有的吹着唢呐殿后,在上百枝火把的照映下,在一群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下,“客家火龙”摇头摆尾,浩浩荡荡游走在山野小径;走过田垄,走进村庄。每到一户由老者送上一柱线香,主人鞭炮迎接,接着“客家火龙”雀跃而起,迅疾游至厅内,主人把灯一灭,“客家火龙”便在鼓乐声中穿梭腾舞起来,主人不停地燃放鞭炮,围观人击掌助兴。围绕村子走一圈后,来到祭祀的地方,由提香篮的老者,摆放好香、纸、蜡烛和祭拜的三牲,点燃第一柱香后,舞龙者再把香火插满龙头、龙身、龙尾,刹时“客家火龙”腾跃而起,在鼓乐、唢呐声中翩翩起舞。
舞龙结束后,接着是送龙、化龙,把火龙送到河边沙滩上,设上香案,摆上三牲祭拜,叩谢龙神,然后焚烧火龙,恭送火龙回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