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6-11-16张乐天
张乐天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基于学生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研究*
张乐天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文章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本市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600名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需求,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岗位需求深入调查会计专业学生对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的看法。通过分析整理有效问卷,梳理出学生需求较为集中的几个影响因素,再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研究解决建议。通过能力培养的三个提升、课程设计的四个优化和课程体系的五个完善具体指出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服务、为教师提供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思路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需求分析;供给侧
一、调研情况概述
本研究选取本市10所开设会计专业高职学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访谈了解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各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感受,问题涉及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能力素养等。
(一)研究对象
基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考虑,实际针对教学的供给体系和形式改革的研究,所以研究的对象首先为本专业的学生。供给侧的研究实际是从需求方出发导出供给方能够给予的产品与服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是一种社会服务。
考虑到需求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专业学习认知程度不尽相同,并且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同时知识的讲授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规划等也会发生变化。基于上述考虑,在本次调查共选择本市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按照样本需求数量分别选取一至三年级在校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式
主要研究方式为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形式主要采取向被调查者发放调查问卷。向本市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为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向每所院校发放60份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每个被调查的学校按照一至三年级和毕业生将60份问卷平均分为4份,调查者是被随机抽取的,且要求匿名填写。
(三)研究小节
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9份,收回有效率为98.2%。在针对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统计中,梳理总结出能力目标、课程结构、学生兴趣等几项重要的研究影响因素。结合学生对各影响因素的需求情况,通过针对性分析研究得出教学方所能够进行供给改革的方法和形式。
二、学生需求分析
学生需求分析是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研究的关键,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下,让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渐渐清晰自己的需求是我们专业教学的最高境界。换言之,就是让受教育者明确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成为自己在社会岗位中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教学方在提供知识和服务时应该考虑的重点,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符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自身需求都要及时进行改革和调整。
由于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供给和需求范围很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特点受到外界影响比较大,所以本研究主要基于学生需求分析。在高职会计专业整个教学环节中只针对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进行研究,其他方面也是暂不考虑。课程体系改革最重要的几个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需求的改变、技术和知识进步、学习者自身的需求等,本文主要在考虑了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从学生需求出发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改革建议,目的是为了从供给的角度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服务,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结果。
图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能力培养目标的排序
具体在问卷中,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你认为学好会计课程应掌握的能力(从高到低排序)。”、“综合考虑目前及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状况,你认为的课程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你最感兴趣的课程有哪些?”。
图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排序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认为能力培养目标中最重要的分别是:会计岗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会计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术技能和沟通协作能力。在被访者中有67%的学生选择会计岗位实践能力,有54%的学生选择综合素质,有52%的学生选择会计职业资格认证,有46%的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技术技能,有43%的学生选择沟通协作能力。能力培养目标重要性排名最低的是数学水平,仅占5%。
其中,通过统计在英语能力、学习能力和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等几方面,被调查者选择的比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别是在毕业进入社会后的毕业生对于这几项能力的选择更是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调查者。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22门会计专业课程进行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在22门会计专业课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重要的6门课程为:基础会计(有85%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创新创业(有80%的学生选择该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有74%的学生选择该课程)、会计电算化(有72%的学生选择该课程)、英语(有69%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有63%的学生选择该课程)。
其中,通过统计分析在选择率不足百分之三十的课程中,财务决策实训(有29%学生选择该课程)、税法(有27%学生选择该课程)、经济学基础(有25%学生选择该课程)、统计学基础(有19%学生选择该课程)、审计(有8%学生选择该课程)。
图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分布为:创新创业(有87%的学生选择该课程)、财务决策实训(有72%的学生选择该课程)、管理学基础(有68%的学生选择该课程)、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有61%的学生选择该课程)和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有55%的学生选择该课程)。
其中,在对创新创业课程选择中,高职院校一、二年级的学生选择比例略高于三年级和毕业后的学生。
三、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多是从社会的岗位需求角度出发,从就业导向、职业导向角度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设计,而这样产生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片面的,前面已经指出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因素不只是社会需求变化一个,还有其他几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基于被教育者的需求和感受,在目前个人对于产品和服务个性化需求高涨的时代,作为教育供给方在与时俱进改革的同时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需求方的各种需求。本文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进行需求分析,将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寻求两者的平衡点,以此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供给侧改革切入点。
结合上述调查分析,学生对于当前会计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着个性化需求,在现有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的框架内,如何更加适应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的服务供给,通过研究我们给出三点调整建议,总结即:“三个提升、四个优化、五个完善”,简称“345改革”。
(一)能力培养的三个提升
在对我市10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能力培养目标的诉求多集中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学生的这个需求正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是多技能、复合型、专业化的综合素质人才。
1.技术技能能力提升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点和学生需求不谋而合,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学习的重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在职业院校的学习是针对自身技术技能的一种提升,而不是学科性的书本学习。所以我们的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更加突出我们自己的特色,突出锻炼的动手能力,突出技术技能培养,增加技术技能课程的设计,在加强实践实训课程的同时,想办法转化理论课程的讲授方式,可以考虑打碎理论教学模块,理论模块可同实训课程一并讲授。
2.复合型能力提升
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首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于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能力、英语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这些需求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内在的自身要求和其对于专业岗位和社会需求的认知。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调整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对于学生复合型的培养,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围绕本专业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本领,取得更多的资格证书。
3.专业化能力提升
随着社会分工的更加精细,专业人才干专业事情已经是社会岗位的用人标准。职业教育是与企业、与社会零对接的一种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必须是专业化人才。参考调查问卷的结果,学生的需求可以看出端倪,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可能就更加深刻。但作为教育供给方的院校和教师应该有这种前瞻意识,提早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例如:我们的英语课应该是会计英语、我们的数学课应该是结合企业账目计算的数学课等等。
(二)课程设计的四个优化
结合调查结果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适度把握专业教学深度与广度,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育,整体教学应更加偏向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讲授晦涩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一定要把握深度和效度,做到点到为止、够用为止。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部分课程不感兴趣,其中就不乏对于基础知识讲授的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必须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学。课程内容不应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而是要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再将每一个学习情境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按照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原则,将重心集中在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次要的工作任务可以适当简化,再结合岗位实践课程,将各项工作任务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材选择
通过调查和访谈,很多课程学生不喜欢根本原因就是教师选用教材陈旧、不适用导致。要构建一个良好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的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要具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应该是教学最基本的辅助工具,高职专业选择教材必须将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岗位实践相结合,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编写适合的教材。
2.优化教学模式
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体现技术技能培养的特点,教学模式也应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对构建良好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切记固化,而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寻求更加适合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3.优化师资素质
职业教育的特色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有高水准的专业技能,对于会计专业亦是如此。企业的经济业务千变万化,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会计上的处理原则,更要教会学生遇到相同或类似情形的处理方法,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应鼓励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提升和培训,特别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要勇于打破学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边教学边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4.优化教学评价
结合学生调查和实践教学的经验,符合需求和供给的改革思维,就必须将教学评价引入课堂教学,主要分为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和教师互评三个方面,在很多院校都已经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多是以匿名问卷或座谈的形式开展,一方面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敦促教师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师互评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间互相听课,交流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更多的机会去聆听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体系的五个完善
结合社会岗位对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适用且够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同时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将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既能为外部社会所需优质会计人才提供精准培养,又能为内部学生所需优质教育资源提供精准服务。基于以上考虑,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以下五个层级进行完善。
1.完善通识类课程
设置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识课程是针对专业课程的补充。随着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和学生自身需求的改变,通识课程除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英语、经济数学、体育等必修课程以外,应适当增设团队沟通与协作、创新与创业、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统计学基础等课程。
2.完善专业基础课程
在本次调研走访的10所设置了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全部鼓励推行毕业证书与技能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要求在校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取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在对学生需求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对于职业资格认证的诉求也是相当迫切,并且在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评价中,排名前三的课程分别是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可见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最为适合的应当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中应涵盖会计职业资格认证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此外,还应当包括会计从业人员必备的相关技能,如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为毕业生就业打好进入社会,适应岗位需求的基础。
3.完善专业技术课程
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经济法、税法、审计、财务管理等。作为会计专业,有关会计专业技术技能类课程必不可少,但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另外,从问卷结果中显示,在对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评价中,有54%的学生选择财务会计课程,有47%的学生选择纳税会计实务课程,有41%的学生选择成本会计课程,也足以说明这些专业技术类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4.完善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专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一般可设置为选修课,主要包括会计专业英语、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比较少,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程,这都是下一步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待完善的一项内容。
5.完善岗位实践课程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选择出的最感兴趣的五门课程中,其中三门课程都是实践实训类课程,这类课程的学生参与度较高,部分实践课会以团队形式组织进行,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岗位实践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分岗位实训、财务决策实训、会计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每一学期末,也可以在相关专业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进行针对性训练。结合学生的需求可以适当增加学时,并在岗位实践课程中在设计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
四、结论
综上分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供给侧改革是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以往我们的教学最为忽视的是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认为只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岗位需要,学习者的学习感受可以忽略,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的体验感受很差的话,学习效果和质量必定很低。如何找到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几方的平衡点正是本文努力研究的方向。同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给职业教育其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提供有效帮助。
[1]缪启军.基于财经专业群下“三位一体、分层递进”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财会教育,2014,(04)(08):123-124.
[2]张振和.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50-251.
[3]刘艳梅,朱慧敏.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以省属财经类高校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3,(03).69-76.
[4]陈玉峰,孙琳,刘俚燕.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2013,03(下):70-72.
[5]熊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24):104-105.
Reform on Supply Side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ZHANG Le-tian
(TianjinElectronicInformationCollege,Tianjin,300350)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requirements for courses of the accounting specialty from 600 students of 1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is city by questionnaire,and investigate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students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on the course planning,teaching methods,quality of teachers of the training system combining talent cultivating target of account specialty and the social job demands.By analyzing the finished valid questionnaires,it is concluded that several factors that concentrated influence student requirements and then pertinent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s through three improvements of ability cultivation,four optimizations of course design and five perfections of course system.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teaching service for students,provide teachers with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reform ideas to cultivate more and better technical skilled personnel.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requirement analysis; supply side
2016-08-17
*本文系天津职成教学会科研课题“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研究”(重点课题84)研究成果之一。
张乐天(1984-),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作:高职会计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
G423.07
A
1673-582X(2016)10-0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