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新塘街
2016-11-16文杨忆军
文杨忆军
闲话新塘街
文杨忆军
民间流传中的新塘老街,长约三百来米,西面与严家弄街口背靠着背,东面紧挨着张家坝,街面上铺的都是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街道两旁除了参差不齐的民居,就是星罗棋布的蔬菜地与池塘。这些池塘,是人们用来淘米、洗菜、洗衣的地方。不过,现在这些池塘都已经荡然无存了,路也已经变成了水泥路。
据一位老人回忆说,新塘街重建于19世纪太平天国后期。说它是重建,是因为在太平天国前就有了新塘街,后来整条街被太平军的战火毁于一旦。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新塘街街东头的路面上,还残留着几块被风雨侵蚀过的破败不堪的青石板,这些青石板,连同道听途说来的有关新塘街的轶事,让我对新塘街的旧貌与新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说中的新塘街,曾是佛教圣地,几公里内就有四座寺庙,分别是下新庙、中新庙、关帝庙、月塘寺。这四座寺庙是新塘街住户及周边信仰佛教者烧香拜佛、诵经许愿之地。每到逢年过节或观音菩萨、财神菩萨等诸菩萨的诞辰日,各寺庙内更是人头攒动、烟雾缭绕、香火鼎盛。诸多信仰佛教的善男信女,他们独自,或结伴到庙宇内去供佛敬香,他们在佛像前双掌合一,口诵阿弥陀佛与祈福语,向各尊菩萨叩头跪拜,希望通过信教而得到各路菩萨的庇护,免除灾祸。
如今这四座寺庙,早已片瓦不留,荡然无存,但人们在回忆它们时,心里还有一份牵念。有人说,当年的月塘寺规模宏大、气派,面积和当今的灵隐寺不分上下。至于寺院的确切位置,则众说纷纭。也有人说,民国时期的月塘寺还出过两位高僧:仁寿聪禅师与普钦法师。
传说新塘街是江干区杭罗杭纺的发祥地之一,曾经蚕桑养殖户云集。杭州素有“丝绸之府”之美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两句诗,夸赞杭州丝绸。绫罗是丝绸中的纯桑蚕丝织品,它的丝料源自于小小的吃桑吐丝的蚕。一条蚕从卵壳孵出到吐丝,一辈子只有28天。一只健康的蚕,一生吐丝一千多米。这对于生命如此短暂的一条蚕来说,创造力简直惊天动地。要制作真丝被面、真丝衬衫等真丝织品,必须把无数条蚕吐出的丝汇集到一起。所以说每一根真丝都来之不易,把真丝织品视为雍容、华贵之物真是丝毫不为过。如今的新塘街,已不再植桑养蚕,但曾经为江干和杭州丝绸业作出过贡献的蚕桑养殖户们,一定会在江干地方史册上流芳千古。
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塘街,如今因受城市东扩改建的影响,300多米的长街被缩减为100多米,而且散布于街道周围的一些从清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也已无影无踪。
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观赏街景时,还能捕捉到老街的古韵。这种古韵来自于小贩们扯着嗓子的沿街叫卖声:“冰糖葫芦——冰糖葫芦——”来自于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的场景。当然,从狭窄的街面和紧邻街面的店铺中也不难寻觅到它当年的风韵。
清《钦定重修两浙盐务志》仁和盐场图中今杭城城东沿江滩涂/新塘集市旧影/旧时蚕桑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