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痰瘀互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2016-11-16金煜李玉春
金煜+李玉春
【摘要】目的 以“痰瘀互结”理论为指导,观察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06月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化痰通络方口服,对照组给予丹篓片口服。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56%,对照组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痰瘀互结;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8.0.02
冠心病也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的类型主要有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骨后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颔、手臂、后背及胃部[1]。还可能症状有眩晕、气促、出汗、寒颤、恶心及昏厥等情况。在本次的实验探究中,笔者选取我院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来进行实验观察,探究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06月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关于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45.5±8.2)岁;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41~64岁,平均年龄(46.5±8.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本次实验的诊断主要参考两个标准来进行,(1)西医诊断标准,是我国制定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内容;(2)中医诊断标准,中医方面则是参考《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内容。
1.3 方法
①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化痰通络方,组成:瓜蒌20 g、薤白15 g、陈皮10 g、枳壳10 g、石菖蒲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甘草10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服用,150 mL/次。
②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篓片(吉林康乃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244),口服3次/d,5片/次。
以上两组,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首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情况,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来进行统计;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同样以“显效、有效、无效”来评定,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56%,对照组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患者发病时胸部有压迫窒息感、闷涨感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严重急性冠心病还有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关于冠心病的研究一直医学中的重点,在诊断、治疗、护理方面都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目前,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我们以传统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认为过食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运化失司,则痰浊内生;同时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思虑过度,忧思亦伤脾胃,聚湿生痰;此外,情志不遂、肝气不舒也可导致气郁化火,灼津为痰[2]。以上因素俱可形成无形之痰,无处不到,行走脉间,上蒙心窍,则发为“心痛”。痰指“痰浊”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化生的产物,瘀指“瘀血”是人体气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留而不去的病理表现。痰和瘀是二者虽然不同,但源同而流异,都是人体气血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结果。痰阻心络,血行不畅,滞为瘀血,又形成致病的另一重要的病理因素。此类患者,由于脏腑机能尚健,所以多无明显“本虚”表现,而“邪实”表现相对突出。久病者可出现“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亦多属因实致虚[3]。张仲景《金匮要略》采用瓜萎薤白半夏白酒汤治疗胸痹心痛更是痰瘀同治的体现。我们据此立法组方论治冠心病心绞痛,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明显。本案可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可完善本病的中西结合论治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36.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0-41.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0-41.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