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言语表现形式,提高言语实践能力
2016-11-15刘艳
刘艳
众所周知,作为语文课程核心内容的言语实践,其实践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的言语实践情况而言,尤其在操作上,还依然存在着机械、呆板、为训练而训练的误区。笔者以为,不同的文章应用不同的表达技巧,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表达感受。言语实践的实质在于沟通言语形式与言语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语言实践主体自我言语实践能力的更新与超越。假如可以以言语表达形式为教学视点,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将大有裨益。现总结如下方法。
一、以精炼语言,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力
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其中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理解能力。金波说:“当作曲者为一首歌词谱曲时,他不一定十分拘泥于诗词的严谨、纯粹、精微,以及段式结构,更重要的是必须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心灵状态。”
如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现代诗:“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我问学生,如果写成“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也读得通,那作者为什么要用“轻轻”二字断开?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倘若按诗歌韵律的常规,不断开,句子就会变得呆滞,失去灵气,而“轻轻”二字恰恰巧妙地表现着这种悠扬的意境。如《月光启蒙》中“黄河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中的两个“长”字,第一个“长”字好理解,是生长的意思。但是第二个“长”字,我们却不曾用到。这里“长”与“歌谣”的搭配就是一种陌生化的搭配,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文化传承的神秘感。再如《姥姥的剪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按照写作常理,我们不会在一句话里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但这里两个“普普通通”的使用,不但不是语言的重复,而是恰好通过两件普普通通的物件反衬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二、以精巧句式,提升学生对句篇的仿写力
仿写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依照既定的句式、修辞、语境、语意连贯等要求对语言进行迁移运用的一种形式。仿写多依据教材而设。如《烟台的海》:“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这句话集比喻与排比双重修辞方式。再现了烟台海的凝重、轻盈、壮丽。教学中通过观看“苏州园林”“黄山奇松”“桂林山水”“万里长城”等一些风景名胜的微视频,学生仿出了不少优美的句子。这里的仿写还注重言语形式,再如在教授《我们爱着你啊,中国!》,有位学生有感而发,搜集了家乡历史人文、物产风俗等方面的资料,写出了《我们爱你啊,常熟!》的诗句:
我们爱你/沙家浜的阡陌苇香/昆城湖的风光旖旎/虞山公园的分外妖娆/拂水晴岩的水帘勾悬。
我们爱你/宝岩杨梅的绚红露紫/桂花栗子的醇香甘甜/梅花糕点的香酥爽脆/山前豆腐的百吃不厌。
我们爱你/崇教宝塔的巍峨壮丽/兴福古寺的虎踞龙盘/铁琴铜剑(楼)的书香弥漫/报国庭院的肃穆庄严。
应该说,从语言形式到语言内涵的转变,就来自于阅读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欲望,语言实践能力就会在这样的境界下获取生命活力。
三、以留白补白,培养学生表达的想象力
留白与补白,是美学艺术的概念,强调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形象的艺术再造。
所谓教学留白艺术,并非指教材内容不能完全“照应”主旨,实质存在“字去而意留”的现象。如《九寨沟》课文最后的总结句“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文中写了相对应的景物,但唯独没有写“珍禽”。《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三段按照“总-分”结构行段,总起提及“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等景物,但分写只有“水”和“山”,没有“云”和“雾”。这都是典型的“字去而意留”的现象。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空白。还有一些“隐匿”的,就需要读到文字背后,寻找语言实践训练的着力点。
如《五花山》一课,某教师这样设置练笔:
“第四段用了四个‘有的……好像……,运用想象力写出了五花山秋天的绚丽多彩。请同学们也用这四个‘有的……好像……写一写我们的课外活动。”
学生展示练笔:“下课了,有的同学看书,好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书虫;有的同学玩游戏,好像……”在这里,我们不论学生练笔内容的优劣,先探讨教师的练笔设计。从练笔设计看,教师的练笔指向没有做到大巧无痕的“隐”,比较明显,其次是练笔的内容指向与教材本身不具有融合性。《五花山》一课重在通过春天、夏天、秋天季节的颜色来照应课题“五花山”的来历,进而表达作者对五颜六色的五花山的热爱。但是细读文本,就可以发现一年四季,作者却少了对冬季的描写;五颜六色却没有描写白色。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学生,并问学生:缺少白色,怎么还能用五颜六色来形容五花山呢?有的学生说,白色很简单,没有什么好写的,是作者故意省略;有的学生说,是作者忘记写了。我追问,要是说没什么好写的,我觉得不对。大家看这几幅图,这是冬天里的五花山,这是白皑皑的雪山,这是闪烁着银白光亮的雾凇,这是散发着炊烟的村庄,这是结了冰的湖面。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写下来。在展示环节,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展示的几句话连贯起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到了“有的……好像……”。应该说,这样的“补全”措施通过提供图片、词语等支架,既照应了课题,又照应了全文;学生通过对冬日情境的再造想象,实现了无痕的言语训练。
四、以视角导读,培养学生表达的创造力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语言实践能力的自我完善。实现表达的自我超越,达到言由心生,实现由仿到创的表达翻转。《珍珠鸟》是一篇传递信赖的文章,朴实的文字背后给人以心灵启迪。很多老师都是围绕主题思想展开教学,即由“言”向“意”转变。对于此类文章,能否实现由“意”向“言”转变,实现语言表达的“造境”?采用变化视角阅读的方式进行应该具有创新性。
第一步:站在“珍珠鸟”的视角读文章,实现“珍珠鸟”超“我”的视角变换。
如原文:“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改文:“真好,我们被冯骥才的朋友送给了冯骥才。冯骥才把我们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我们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第二步:站在“雏鸟”的视角读文章,实现“雏鸟”超“我”的视角变换。
改文:“真好!我的爸爸妈妈被送给了冯骥才。冯骥才把爸爸妈妈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爸爸妈妈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第三步:站在“我”的视角读文章,实现“我”超“自身生活”的视角变换。
如:①《芙蓉鸟》:“呀!呀!我被送到一个新家里了。嗨!大家好,我是一只名叫受欺负的芙蓉鸟,你们一定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吧?因为,还有一只名叫老打人的芙蓉鸟与我同居,他整天居高临下,瞧不起我,动不动就打我,所以,我就叫这个名字……”
②《芭比娃娃》:“我有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她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芭比娃娃漂亮极了,她头上戴着一顶金色的皇冠,扎着两个麻花辫,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她身材苗条,体格风骚。穿着珠光宝气,恍若神妃仙子,真所谓:“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从“珍珠鸟”到“雏鸟”,再到学生自身的三次变换视角的阅读,实质就是层层挖掘文本的信息内涵,实现言语实践的层级翻转。应该说,每一次翻转都极具挑战性,但又在合情合理之中。
诚然,以上四点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因为,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不断地磨炼与超越,教学才能探索出更多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学生才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说出丰富多彩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