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说疑问处漫溯
2016-11-15杨刚华
杨刚华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教材共五册,有2个中外小说单元,共计6篇小说。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必修五的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分别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两个单元,如何讲清、讲透小说这种文体?值得思考。
一、教什么
1.教材层面——小说三要素。
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必修教材中的小说单元重在小说三要素分析。必修三小说单元教学重在“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必修五小说单元教学重在“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2.课程层面——了解和鉴赏。
仔细研究新课标中有关小说教学的目标,具体而言,必修教材中的小说教学内容定位在 “了解” 和 “鉴赏”上:使学生了解小说“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文本层面——解读方式。
传统的小说教学,一般围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等内容展开,往往告诉学生这篇小说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例如,学习《祝福》后,学生知道了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旧中国妇女形象,是一个被冷漠的社会和封建愚昧思想推向死亡的悲剧人物;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批判。
赏析“小说三要素”是中国读者在阅读小说时的习惯性阅读图式,“三要素分析教学”自然而然就成了目前小说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不可否认“小说三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它在解读某些小说时的合理性,但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确实带来了课堂审美疲倦,甚至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完全可以自读课文完成三要素内容的梳理,如果教师又在课堂上重复一遍有何意义呢?
研读小说文本,需要进行三个层次的解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前面所提及的“三要素分析教学”实际上就是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该层次固然重要,但不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东西,讲历史故事也要讲清“三要素”。后两个层次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内容,才是小说文本教学的根本任务。小说文本解读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解决文本“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层次上,也就是文本的解读方式层面上。只有如此,小说单元教学才真正有效。
小说教学的落脚点,不是仅仅告诉学生一个个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的主题,不是仅仅上完了6篇课文;这6篇课文只是学生学习小说的例子。我们老师就是要通过这6篇课文的剖析,让学生学会怎么进入小说所呈现的世界里面去。我们老师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在学生对文本解读方式的把握能力上,达到“以篇达类”的效果,在掌握了小说文本的解读方法之后,再阅读其他小说时,可以运用所学方法进入小说所描绘的世界。
一篇小说成为了课文,我们要教的就是文本的“教学价值”。根据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的研究,可按照下面四个标准来定义“教学价值”:(1)具有语文特点;(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3)具有统领性;(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前面所讲“以篇达类”)。一篇课文独特的核心“教学价值”,就是最值得我们去教的教学内容。
所谓核心“教学价值”,就是学生在阅读中“以为一望便知,实际上一无所知”(孙绍振语)的东西。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将小说的基本元素(或称为基本面)定义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话题。根据“教材背景”和“文本本身”定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侧重点。
比如,我们在解读《林黛玉进贾府》时,该文本的叙述视角就十分特殊。从林黛玉的角度展开叙述,记述了林黛玉的行踪,展示了林黛玉的心理世界,对于贾府环境及其若干人物,作者常常不置一词,而主要通过黛玉的眼睛去观察,通过黛玉的内心去体会、理解,再把林黛玉眼中、心中的人物与环境显现于读者。读者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窥视了贾府及贾府中的上下人等。 巧妙地选择了黛玉为突破口,从黛玉的角度来叙述描绘这一切,以简驭繁,避免了作者冗繁叙述的自言自语,既塑造了林黛玉,也介绍了贾宝玉、王熙凤等,又展示了环境,收到了一石多鸟的艺术效果。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以篇达类”,勾连拓展。
小说《祝福》中是回乡的“我”来叙述祥林嫂的故事;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作者讲述了一个“布尔金讲述别里科夫故事”的故事,“我”(布尔金)是故事中的“别里科夫故事”的叙述者,但不是小说的叙述者。我们甚至可以勾连初中小说《孔乙己》,咸亨酒店中的小伙计“我”叙述孔乙己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找来海明威的另外一篇小说《桥边的老人》给学生阅读,文本中讲故事的人是具有侦查员身份的“我”。如此看来,叙述视角就是我们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必须教给学生的。
笔者认为小说单元教学的基本路径应该是:在初步感受文本的基础上,在教材的背景下统筹考虑文本的特色,根据文本特色拟订教学目标,使文本成为“例文”,达到“教一篇突破一类”的效果。为此,我对两个单元的小说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梳理:
■
二、怎么教
按照李冲锋教授在《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中的观点,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解读方式进入文本、读懂文本的过程。教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没有看到的东西,另一方面教给学生是怎么知道的,而这就是解读方式。小说作者正是通过语词、句式、语气、结构、修辞、视角、细节、手法等方式去建构故事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这些方式去解读故事。因此,小说文本教学的落脚点或者说进入小说文本的方法手段应该是:品味语词、解析句式、体会语气、分析结构、赏析修辞、掌握视角、赏析细节、把握手法等。
那么教师如何教呢?笔者认为,在完成三要素教学铺垫之后,可以向小说疑问处漫溯。下面,我就结合实例谈谈我的理解。
1.于空白处设疑。
《祝福》中,四叔说的“可恶!然而……”“可恶!”“然而……”等几句话不明不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那么,四叔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分析:第一句话是写鲁四老爷听到祥林嫂被婆家抢走的反应。“可恶”是说竟然敢到他家抢人,伤了鲁家的脸面;“然而”是说按礼教婆家抢回自家外出的媳妇,也“礼”所当然。第二句“可恶!”,是午饭后鲁四老爷见到卫老婆子后的反应,“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说的,因为卫老婆子背着祥林嫂婆家把她推荐到鲁家,违反了礼教,也让鲁家颜面受损。第三句“然而……”是鲁四老爷听到卫老婆子的自责和对自家一番恭维之后的反应。既有对卫老婆子的宽恕,也有对卫老婆子的警告。把这几句话的空白补齐之后,我们就能看清鲁四老爷的面目:始终维护自己的身份和颜面。
2.于闲笔处引疑。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这是《祝福》第一段中的一句话。“但也还未留胡子”一句是闲笔吗?能否删去?其实是妙笔。妙在两点:
其一,彰显身份地位。胡子代表着野蛮、粗俗,“未留胡子”代表着一种“文明”,提示着他的“文明”身份,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未留胡子”不仅仅体现鲁四老爷脸面的干净,更彰显其乡绅的身份地位。
其二,表露思想观念。鲁四老爷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干净”思想,好女不嫁二夫,像祥林嫂这种人是个不“干净”的人。
3.于矛盾处追疑。
《林黛玉进贾府》: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小说中对于荣禧堂的描写可谓极尽奢华,但在对三间小正房的描写却用了三个“半旧的”来形容,怎么理解这个矛盾?
分析:并不矛盾,反而暗示了贾府的富贵已经有一段年代了,不是新贵暴发户,而是“资深”贵族,有了几代的积累。
4.于细节处质疑。
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可使情节发展符合情理。这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表现极为明显。
(1)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质疑:为什么要将进庙门写得如此具体?
分析: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侯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2) 关于林冲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3)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 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二三里有市井, 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侯等人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
5.于费解处析疑。
《边城》: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 “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诉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这是《边城》中翠翠和傩送二老首次见面的一个场景。段中“放肆”一词让人费解,学生不易理解。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肆”地笑呢?我想应该是很骄傲、很有资本的情况下才敢放肆地笑。课文中,这段文字后就有一句话:“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傩送在当地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估计有许多女孩子喜欢他。这是他引以为荣的资本。这次遇到翠翠,在他看来,翠翠也是对他充满了好感;虽然他误会了翠翠的意思。因此,傩送放肆地笑着。
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向小说疑问处漫溯,精心预设提问,不失为深挖文本的好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寻求小说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我们一线老师提高小说教学课堂效率的不二选择。
质疑的东西应该是从文本的小处挖掘而出。正如肖培东所言,“小说,往‘小里去说”。教师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品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