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新政谈小微企业内控建设
2016-11-15陈芫青
陈芫青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党中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具体国情来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其中“补短板”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引发高度热议。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最具活力的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小微企业内控短板也使其发展面临重重障碍。结合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的“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从内部控制的五个基本要素出发,逐步分析小微企业内控短板的产生原因、弥补措施以及在宏微观方面的意义,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补短板 小微企业 内控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95-02
一、“供给侧”改革与小微企业的现状
2015年以来,党中央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创造性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构想。其主要包括五大重要任务,分别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其一经提出就引发了高度关注。“短板理论”表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因此可见“供给侧”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就在于补短板。短板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解决短板问题是企业乃至国家长久发展的核心。
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末,我国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8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6%;从业人员14 730.4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0.4%。相比于2008年的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小微企业在短短五年之内就增加了300多万家,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从经济数据中不难看出,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推动大众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近年来小微企业面临的生存周期短、抗击风险能力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等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些问题都与小微企业的自身内部控制缺陷息息相关。因此,在“供给侧补短板”改革的引导下,小微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短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小微企业内控短板形成的原因
要想找出小微企业内控短板的形成原因,就必须结合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小、单位员工少、资金缺乏的现状,从内部控制的五个基本要素出发,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来逐步分析。
(一)管理层缺乏内控意识
很多小微企业的管理层都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一方面,一些小微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仅仅关注公司的生产量和销售量的问题,却忽略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普遍轻视内部控制,未能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风险评估制度不完善、组织构架不合理、信息沟通渠道闭塞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出现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与公司远期的发展目标更是南辕北辙。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组织规模小,层级结构简单,小微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就是决策者,企业的大小事务都由所谓的“一把手”主观决策,员工只是简单地听从指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限制了他们的权利范围。也因此,很多小微企业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内控体系。
(二)缺少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
很多小微企业在创立之初,由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员工的招聘往往都是通过血缘或亲缘关系,很少从外部聘请专业经营人员。因此,小微企业中普遍存在家族式管理,不是靠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事务,而主要是靠创业者主观经验和感觉来制定管理规章。为照顾所谓的“人情”,很多小微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和分工措施,导致其管理随意性强,不够科学、规范,财务不透明。有的企业虽有内控制度,却有章不循,只是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印成手册、文件,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控制活动弱化,致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三)风险评估不足
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综合来看,小微企业的内部风险主要在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但是却普遍缺乏对这两个风险的评估和管理能力。一方面,很多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只关注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的绝对数值,却往往忽视了指标数值或者变化所反映的问题。为了过分追求利润和销售的增长,小微企业盲目扩张规模,大量购买固定资产,导致资金沉淀,变现能力降低。盲目扩大销售导致应收账款增多,企业的债务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为降低成本,很多小微企业一味地聘用缺少专业技能的员工。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缺乏风险评估手段,缺少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风险防范能力薄弱,风险管理能力低下。
(四)信息沟通与传达不流畅
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信息如何准确、及时地上传下达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很难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沟通与反馈。领导层关于内控制度的规定无法及时传达给员工,而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是否得到遵循的情况也无法有效反馈至领导层,严格遵守制度和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得不到及时的奖励与纠正,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完善。
(五)缺乏严格的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而相比较于大中型企业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小微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仍停留在基础层面或者根本就没有监督可言。在日常业务中,企业并没有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在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调整与变动等专项方面也没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如在企业会计、审计方面,大多小微企业只停留在查错、防弊上,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弥补内控短板的措施
(一)企业上下都要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管理层应当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深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理解。使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防范资产流失损坏、制止防范欺诈和舞弊以及完成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高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
其次,要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培训与考核,让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简单地只要管理层签字、解决就可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通过举办企业内控成果展示、文化布告栏等宣传企业内控建设,并将企业内控制度纳入员工的培训与考核范围,塑造企业的内控文化,树立员工的内控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得以贯彻和执行。
(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小微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会计控制无疑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中之重。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应从会计控制入手,通过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应收账款控制制度,实现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另外,应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相结合,并以内部会计控制促进内部管理控制,突破“人情”“人面”的瓶颈,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对内部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的设计,将资金活动控制、财产安全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生产质量控制等纳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从而实现全面控制。
为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小微企业还可以选取具有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员工成立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依据企业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承担内部检查评价任务。
(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是提高企业生存几率的关键所在。小微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目标,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从企业自身出发,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在外部风险诸如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等风险因素无法掌控的情况下,小微企业要从自身出发,最大限度地对内部和可控风险做到有效控制。比如采取有序安排生产、对资金安排严密规划、不盲目扩大销售、尽量减少坏账、严格遵循国家的规章制度等措施。
其次,在经营管理者对风险评估和管理感到力不从心时,还可以从外部聘请有关人员来建立企业的风险分析团队,或者咨询有关专家来建立自己的风险评估系统,严格遵循有关程序,争取将风险降至最低。
(四)利用新技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可以利用互联网、“云会计”等新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一方面,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根据搜集到的管理信息不断调整企业自身的运作状况,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也要通过及时的信息交换而衔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需要企业加强数据、信息等的及时传递。利用现有的互联网和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数据系统的开发和对数据信息的监控与保护。还可以设立举报专线,确立舞弊防范以及举报投诉制度。对可能发生舞弊以及违规的地方重点盯防,提早防范,确保及时掌握信息。
(五)强化内部监督与审计
小微企业要充分发挥其内部审计部门在保护资产安全、资金流通、坏账征收、采购和销售环节等方面的监督审查的作用。要严格遵循不相容职位分离制度,设立专人专岗,将内部审计部门从企业的会计或财务部门中分离出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完善内部审计职能。
四、内控短板弥补的意义
(一)对小微企业自身的意义
根据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实现取得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这三个目标。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结合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少等特点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确定合适的经营目标,建立与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控制环境,并设立适合企业的控制措施来满足应对竞争与风险的需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保障财产安全,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其持续发展。
(二)对行业建设的意义
相比较于一些大中型企业形成的一些稳定的合作和交流组织或者联盟,小微企业由于多是单门独户的发展,行业组织松散,行业内部信息交换与交流合作较少,有的企业甚至为了自身个体利益,在行业内形成了恶性竞争。
小微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提高整个小微企业行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开阔视野,而不是将目光仅仅局限于自身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良好的内部控制,也有利于加强小微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自律,为单个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对国家推行改革的意义
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供给侧改革,其主要是针对生产者和销售者,加强结构调整和升级,从“供给方”来刺激、创造经济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小微企业的内控建设有利于加强人力、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弥补小微企业的建设缺陷,加快企业的战略转型,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不断生产创新产品,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深层次、全方位地推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施。J
参考文献:
[1]张风智.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
[2]王青松.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实务探讨[J].西部财会,2013,(5).
[3]刘莉楠.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2010,(4).
[4]廖新星.基于战略管理视角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
[5]徐霓妮.小微企业现金流管理及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