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中的运用效果
2016-11-15梁洪金李明芳
梁洪金, 李明芳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61)
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中的运用效果
梁洪金, 李明芳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 精神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61)
躁狂抑郁症; 护理路径; 效果
躁狂抑郁症也被称为躁郁症或双相障碍,躁狂症状发作时患者一般表现为机体活动增加、思维较为活跃及情绪高涨,部分情况下可出现破坏性、攻击性或刺激性行为;在抑郁症状发作时患者则表现为行为抑制、思维迟钝及情绪低落,在抑郁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妄想、幻觉及自杀等症状[1]。躁郁症可随时复发,且可能发展为迁延不愈的慢性精神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文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躁郁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治疗的42例躁郁症患者,入组标准:临床表现符合ICD-10诊断标准,抑郁症状与躁狂症状混合发作;经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确诊,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资料收集工作;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本人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以下患者:由躯体疾病、脑部器质性病变、人格障碍、神经系统病变、药物或酒精依赖等引起情感障碍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精神障碍的患者;有药物依赖史或滥用史、脑外伤史的患者,精神发育、智力发育迟滞的患者;躯体疾病较为严重者。将4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21例,CNP组21例。CNP组男8例,女13例;年龄20~59岁,平均(34.1±2.5)岁;首次发病7例,复发14例。教育情况为小学1例,初中6例,高中及中专6例,大专及本科7例,研究生1例;婚姻状况为同居及已婚7例,未婚9例,分居、离异或丧偶5例。参照组男7例,女14例;年龄19~61岁,平均(34.8±2.1)岁;首次发病9例,复发12例。教育情况为小学2例,初中7例,高中及中专5例,大专及本科6例,研究生1例;婚姻状况为同居及已婚6例,未婚8例,分居、离异或丧偶7例。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组躁郁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服用阿立哌唑及碳酸锂,给药剂量分别为15~25 mg/d、750~850 mg/d,对于参照组中的患者,在维持治疗时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定期验血等。CNP组躁郁症患者住院期间,运用了CNP。
1.2.1CNP的制定与实施要求:由主管护师、主治医师及主任医生参照精神疾病护理标准制定CNP, 制定CNP时还充分考虑了本科室的临床实际情况、躁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临床症状等。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要及时将CNP概况告知患者、患者家属,以便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配合CNP的实施。在实施CNP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路径图完成护理操作,在护理中可适当解释路径图中的内容及作用,对于路径图中已经完成的内容,及时做好标记与签名。由责任护士与经管医师根据路径图参考时间评估护理措施是否规范、到位,发现存在偏差时可随时督促指导及纠正,以确保护理的针对性、动态性与连续性。
1.2.2CNP内容:在患者入院时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设施情况、护士长、责任护士、医师等,同时说明院内探视制度、就餐时间、作息时间与基础设施的使用方法等。在入院后的1周内,协助患者完成血常规、脑地形图、心脑图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并重点给予心理护理。护士需要根据躁郁症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社会角色、认知模式及性别等进行心理疏导,纠正患者对于未来或周围环境的负面评价,并尽量改变不良认知;正确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撑,避免在家庭生活中出现刺激因素,鼓励家人之间互相倾诉,并注意充分理解、相互体贴与关爱,以缓解情绪上的压力,让患者可以顺利渡过身心难关。护士在与躁郁症患者接触与交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其人格,以动作、表情、眼神及语言等表示同情,同时将躁郁症病因及症状、正确服药的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避免患者、家属因不了解躁郁症转归等相关知识而产生紧张心理[2-5]。此外,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训练时间为60 min/次, 1周/次。在训练时要求患者自主控制心理状态,在出现消极情绪时,应及时调节生理与心理活动;如出现反复性思想冲突或异常思维,可通过默念警示语的方法停止思考,以控制冲动、过激行为。在入院后的第2周内,指导患者维持科学饮食,并密切观察饮食情况,让患者进食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并注意摄入充足水分,保证饮食行为处于规范状态。在恢复期中,需告知早期预防躁郁症复发的方法,指导患者合理应对治疗中出现的不适反应,并讲解控制焦虑情绪、疏泄高涨情绪、预防早醒与失眠的方法等。在必要时可实施团体治疗,以尽快恢复社会功能,告知家属需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患者贮存药物[6]。
1.3观察指标
观察CNP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以分析护理效果,评价躁郁症的症状变化时采用BPRS量表,量表共有5个测量维度,总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2 结 果
护理前CNP组、对照组躁郁症患者的BPRS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CNP组的BPRS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NP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见表1。
表1 2组躁郁症患者护理效果±s) 分
与护理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躁郁症的成因具有多源性的特点,其主要病因为脑功能失调,重要的诱发因素为压力过大,除了压力及脑功能因素之外,遗传、内分泌、精神打击等也可能诱发躁郁症[7-8]。躁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程进展复杂,目前国内对躁郁症的识别率、治疗率均较低,这就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被延误及复发率增加。对于躁郁症患者,在临床中需要保证维持治疗的有效性,维持治疗的关键在于优化护理配合质量及护理效果,让躁郁症患者能够在优质的住院护理中自觉配合治疗与自主调控情感状态[9]。 CNP的核心在于以患者为护理工作的本位,在实施专科护理时,需要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标准化、细致化、具体化以及规范化,同时将满足躁郁症患者的生理、心理实际需求作为执行护理操作的出发点,这就可以保证护理的有序性、针对性,同时有助于降低护理成本以及提高护理效益。
[1]张小崔, 雷辉, 朱雪玲, 等. 静息状态下未服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1): 16-18.
[2]张莉, 许玉芳, 张黎霞, 等. 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的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人群的外显与内隐刻板印象[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6): 827-830.
[3]谭素仙, 余国峰, 邵翠萍.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后伴躁狂的精神障碍的疗效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 27(2): 192-193.
[4]杨佳琳, 宋红涛, 张理义, 等. 睡眠剥夺对健康青年人心理健康和血清皮质醇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 17(6): 456-459.
[5]张晓阳, 欧阳筠淋, 杨晓江, 等. 右侧前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5): 199-201.
[6]黄仕善, 陶建青. 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情境式交往训练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16, 23(9): 68-71.
[7]吴辉霞, 陈文霞, 卢雪珍, 等. Orem自我护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感及自尊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3): 1-3.
[8]房春. 丙戊酸钠单用与合用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5): 2910-2911.
[9]乔娟, 耿德勤, 朱相华, 等. 抑郁症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和认知功能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14, 27(5): 340-343.
2016-04-15
R 473.74
A
1672-2353(2016)20-150-02DOI: 10.7619/jcmp.2016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