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云漫飞过溪谷
——读伍小东先生的水墨

2016-11-15吴若宁

歌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东哲思水墨

●吴若宁

闲云漫飞过溪谷
——读伍小东先生的水墨

●吴若宁

初见伍小东先生的画还是四五年前,在学院美术馆的画展上,当时只觉扑面的山林野逸之风;后来跟着小东先生学习国画,他示范最多的是墨竹;一晃眼半旬就要过去了,小东先生的关注点在变,他的画也在变,笔墨愈见精到,走笔间更显韧劲,画面透露出清新的山林野逸的气象之余,更多沉静稳健的文气和哲思。正如小东先生的一句题诗——闲云漫飞过溪谷,这是他的绘画气象写照,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皴擦干裂的喀斯特岩石,蓬勃生长的山间野草,柔韧刚劲的墨竹——这是小东先生水墨中最常见的物象,是他对水墨的思考、对生活的体会、对生命的哲思。文人水墨在中国艺术史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不断接受西方理性分析的同时新生代画家善长通过材料的运用、题材的提炼夺取眼球,在这样一个嘈杂喧闹的环境下,追溯中国水墨的源头、碰触绘画的本源、探索生生不息的奥秘,显然有些生僻,而小东先生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一、山林野逸的气象

地域性不是探索出来的,而是扎根在画家内心深处的种子。每个人生活的地方,经历的事情,相处的人,决定了他的样子。画家往往对生活和际遇有着敏锐的感知和记忆,桂林的山和水、草和花,都深深印刻在小东先生经历的岁月里,而这些痕迹,最终在宣纸上、水墨间,以思念的情怀呈现出来。

“最爱二月春风暖,无限生机草色新”,《微风雀影斜》以润含春雨的湿笔写出一树芭蕉,干裂皴擦的石头和活泼的野草的对比调节着画面的气氛,点缀的“野”竹张扬又凌厉,这样的画面不禁让人即刻感受到春日山野的生机和灵动,而那即将飞出画面的小鸟似乎给这幅画面又带来了些许淡淡的神伤,这神伤,是来自春天倦懒,还是画家的忧思,也只有小东先生本人才知道了吧。我们总期待能读懂画中的一草一木,又津津咀嚼于无法确思的回甘。

二、对水墨与生命的哲思

画家写身边的题材是眼之见、心之感,在此之上,是哲思。文人擅长以有限的画面之境传达无限的画外之意,禅意画通过极简的画面、空阔的意境直指人的本心,绘画是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的关照,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水墨画从笔墨纸砚这些饱含文化底蕴的媒介传达了中国人对外界的思考,画面的虚实之外是画家与当下世界的碰击、交会,及火花。

在小东先生住家的附近有一塘莲花,莲花却少在他的画面中出现。到了夏末,花瓣凋萎,见了莲蓬,池塘也逐渐干去,这时倒是在小东先生的画室见到了一幅幅残荷折秆。虽是残荷,却见着强韧的生命,一秆莲蓬破纸而出,刚劲挺立,很是骄傲。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又常在文学、绘画作品中出现,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有对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誉,已然成为其文化品格的象征;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荷花有“一花一世界”之语,也是佛居的“净土”。宋人小品中的《出水芙蓉图》生动精致地呈现了荷花的清纯和高洁;徐文长笔下的水墨荷花情绪饱满、酣畅淋漓;小东先生在写荷花的时候选择了其花期即过的姿态,枯笔拖出茎秆,灵动地点染莲蓬、花芯,纯粹的画面元素、简洁的画面,蕴含无尽的变化。可以是尺幅小品,也有四尺莲塘,画面或简洁明了或繁复有加,呈现的画面无一例外都是虚实掩映、沉稳静寂,引人思考——对水墨这一文化载体的思索、对生命来往的探考。

三、门中望月得清闲

山林野逸的气象与水墨、生命的哲思之外,是桃红柳绿中的轻松、舒适与惬意,小东先生说这是“门中有月”的“閒”:把门窗打开,从门里望出去,看天上的月亮。“閒”是一份心情,是一份惬意,更是一种生活。

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太忙碌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终日坐在持续供应冷气或暖气的办公楼里无从感知地球的实际温度和天气,忽略了路边繁花盛开的洋紫荆,无视了脚边摇曳的鬼针草,社会迅速发展的代价是人作为生命本体对生命本身细节的关注和思考,极简主义迅速侵占社会人的生活,那些对细节无微不至的关照感动着忙碌的社会人,我们都需要一份门中望月的心情和情怀。“见着了自我,方是真画。”——这是小东先生常常教育学生们的言语,亦是他本人对自我绘画的追求。他的画,他的人,都给予了我们一个匆匆忙忙中的闲适身影。

合 欢是南方常见的物象,小东先生水墨中的合欢意象没有了艳阳下的娇艳,显得粉嫩欲滴。略微笨拙的游鱼穿梭于花影,让人突然有些恍惚,这是水面的花影,还是岸边垂下的花枝。思索来,想开去,也无所谓花影花枝,总之是一份闲适的好心情,已经打动人的好心情。

柴可夫斯基的《甜梦》这首乐曲的特点是旋律音级进向上时,左手用和弦的转位形成的低音线条,正好与旋律相反而获得某种张力,中间的和声层都在每一拍的后半拍出现,造成了一种切分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掌握调性布局、和声进行、对位复调、织体变化,在练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音乐感受力,增强音响记忆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大大提高了练琴的效率,不但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而且还从中感受到了和声的魅力,学会了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配上不同的伴奏音型,能很好地将钢琴文献中所学到的伴奏手法灵活运用于歌曲的伴奏中。

[1]孙维权.钢琴即兴伴奏入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阮辛怡.车尔尼钢琴练习曲op.599的和声分类分析研究与教学意义[J].音乐时空.2015,(7).

吴若宁,女,雅昌文化集团雅昌艺术中心图书编辑。

猜你喜欢

小东哲思水墨
哲思小品
MADE IN CHINA
哲思小品
水墨
洗澡
妈妈的爱
为啥总挨骂
泼尽水墨是生平
香蕉皮的家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