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研究
2016-11-15覃鸿生
●覃鸿生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研究
●覃鸿生
壮族师公戏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戏剧艺术形式。通过对来宾市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所依存的环境、历史脉络、音乐本体等进行考察与研究,探索其音乐形态的特征所在,思考其传承和保护的路径,对其传承与保护提出设想。
壮族;师公戏;形态特征;传承发展
一、兴宾区壮师戏的依存环境
兴宾区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红水河下游,总面积为4364.1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108°44′-109°36′,北纬23°16′-24°04′,北回归线穿过该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温度较高,冬春干旱,夏秋多大暴雨。2002年撤县改区后,辖3个街道、6个镇、14个乡,居住着壮、汉、瑶、苗等13个民族近100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68.32%,汉族占30.47%。其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等。其中,种植甘蔗是当地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兴宾区是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在其历史沿革中,曾归属于不同地区并有不同名称。有史可溯,今兴宾区(原来宾县)建制最早的历史年代在秦朝,当时地属桂林郡。唐武德四年(621)称文安县,后改称乐沙县。乾封二年(667)改称怀义县。到了天宝二年(743),改为来宾县,隶属于严州,并一直沿用此称谓至现在,2002年后称兴宾区。宋朝属于象州,元朝属象州路,明朝后开始隶属柳州府。到了民国时期,来宾县曾属柳江道、柳江区、柳州民团区等。1949年12月,建立人民政权,来宾属柳州专区。1952年属宜山专区。1955年,宜山专区改名为柳州专区,来宾归属柳州专区。①来宾县志编撰委员会:《来宾县志》,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2002年12月28日,撤销原柳州地区及柳州地区来宾县,新设地级来宾市和来宾市兴宾区。2010年行政区域划为4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和14个乡。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分布最多的区域,其次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地,形成大聚居小杂居的分布格局。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秦汉时期汉族史籍记载,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为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壮族在先秦至宋代曾先后称为“西瓯”“南越”“骆越”“濮”“獠”“俚”“溪峒蛮”“乌浒”等;宋代始为“撞”“僮”“仲”,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壮族支系繁多,各地自称不一,有布壮、布衣、布土等20多种。1965年统称为壮族。
二、兴宾区壮师戏的历史发展
兴宾区(原来宾县)壮族师公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它是由民间宗教性的娱神歌舞——师公歌舞演变而来,其产生的初期,是师公祭祀、敬神立庙、安龙打醮所形成和发展的地方小戏。据史料载录,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康熙年间,至今已有约300多年历史。
(一)兴宾区壮师戏的历史渊源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民间地区又称“唱师”“唱诗”,用壮话唱念。贵港(原贵县)、武宣、兴宾区(原来宾县)、上林等县的壮族地区为其主要流行地。它是在师公歌舞、民间说唱叙事长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与北宋时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戏(跳神)有渊源。两者的表现形式大体相同;戴面具,边唱边舞;表现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等内容。壮族师公戏经历了从原始的师公跳神到面具舞,再到一人多角唱故事,最后发展为分角色演唱壮师剧的四个历史阶段。①蒙光朝:《壮师剧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根据武宣县通挽乡梧山村师公唱本上经常出现称卧房为“禄”(“禄”是贵县龙山鹤山一带壮族人民对卧房的称谓,而武宣和来宾的壮族人民称卧房为“好”)以及很多传统唱本中借用汉语的唱词全使用土白话来演唱(龙山一带的壮话是插土白话的)这两种现象,由此推测壮师剧是从贵县流传到武宣、来宾等地方的。②关于壮族师公戏的形成在《壮族简史》中也略有表述:“戏中有古诗、舞蹈、音乐,后来吸收了外来戏剧的优点发展成一种较简单的戏剧艺术形式。清同治年间(1862—1874)贵县(今贵港市)鹤山村已经出现此类师公戏,随后各地的师公戏也略具雏形。”③《壮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壮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126页。可见,兴宾区壮师戏的源头可以追寻到贵县,可以说兴宾区的壮师戏是从贵县传入并不断发展的,它是我国民族艺术之戏剧园里的一朵奇葩,历经磨练,仍光辉熠熠,并散发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兴宾区壮师戏的发展脉络
兴宾区壮族师公戏2007年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壮族文化艺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重点保护。回顾其发展历程,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深深扎根于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土壤中,历经时代考验,尽显风采。
据来宾县溯社乡韦贯财的家谱中记载,其第六代祖父韦明光原是师公,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从上林县入赘到来宾溯社乡,同时也把“三元师”传入并世代传承。由此可见,有关来宾县师公戏的历史记载最早追溯到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又有师公戏最早的剧作者之一何书文,创编的唱本达40余本,如《赵玉林》《红灯》等,其中一些作品一直流传至今。④覃彩銮、卢运福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9页。民国时期,来宾县师公戏则开始其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1921年被国民政府强行摊派“巫捐”(实为巫税),1933年以后进而禁止师公的演出活动甚至迫害。但师公戏这朵壮族民间戏曲艺术之花,由于它植根于壮族人民生活的沃土之中,仍然傲霜雪绽放,继续得到发展。至1949年,来宾县师公班、团就有19个。⑤覃彩銮、卢运福主编:《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219页。新中国成立后,来宾县开始出现业余师公剧团。1956年,获得有关政府部门重视,组织召开师公戏老人座谈会,挖掘整理排练传统剧目。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师公戏团遭到破“四旧”横扫而几乎泯灭,1976年才复兴。1980年来宾县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壮师剧的领导,此时全县有壮师队140个,成员2060人。次年冬,来宾县举行首届壮师剧调演。1982年2月,在寺山公社举办为期1个月的壮师剧改革学习班。198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将壮族师公戏定名为壮师剧。
三、兴宾区壮师戏的音乐形态
音乐形态分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所谓音乐形态分析即“从音乐本体的声音特质出发,对某种音乐的声音艺术诸构成元素进行分解和概括的陈述。同时不仅要注意音乐形态的共性,而且更要注意音乐形态的特殊性”。⑥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页。可见,每个民族或地区的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态特征,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壮族师公戏亦如此。它既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师公戏,又与不同地区的壮族师公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正体现了它独有的艺术特征,展现了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基本形貌与文化内涵等诸方面的特点。因此,探析其音乐的形态特征对兴宾区壮族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故此,笔者将从调式音列、旋律形态、歌唱润腔等方面对兴宾区壮族师公戏音乐形态进行探讨。
(一)调式音列
笔者将田野调查采录与资料收集所整理的《狸猫换太子》《冯远》《孔雀东南飞》等剧目的曲调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发现兴宾区壮族师公戏主要为五声性宫调式、徵调式与羽调式。宫调式师公戏主要分布于兴宾区南片,徵调式师公戏主要分布于兴宾区北片。在所有搜集的曲目中,仅有《今日初四好日子》(如谱1)属于羽调式,由此可见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羽调式的曲目并不多见。现将其总体调式与音列总结如下。
调式音列曲目宫调式1 2 3 5 6《眼泪纷纷落》《夏去秋又来》《孔雀东南飞》《狸猫换太子》1 2 3 5 6 1《狸猫换太子》《冯远》《孔雀东南飞》· ··徵调式5 6 1 2 3《喜酒吃不停》5 6 1 2 3 5《娘见儿子年岁增》《莫拿人情丢下井》《哥居在上屯》《凤落梧桐》羽调式6 1 2 3 5 6《今日初四好日子》·· ·
谱例1
今日初四好日子
石锦凤演唱
黎镇桃记谱
摘自《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第1748页
(二)旋律形态
1.旋律特点
我国民族音乐的旋律形态千变万化,各地区、民族旋律风格各异,均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性、地方性及其体裁特性。兴宾区壮族师公戏音乐旋律进行大多以级进为主,以三度小跳和四度跳进为辅,旋律进行较为平稳,同时跳进音型的交叉进行增加了旋律内容,丰富了旋律色彩。音乐旋律发展主要有以重复和对比两种手法进行。纵观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音乐旋律,以变化重复为主,每一段的曲调旋律都是以一个基本曲调为母体,在之后的每段旋律中通过添加装饰音、调整非骨干音、改变节奏等手法加以变化重复。音乐的旋律线条起伏不大,主要走势平缓,这样的风格形成与壮族人民温厚、淳朴的民族性格,以及南方稻作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关。
2.特征音调
音乐通常都具有可识别性,它通过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及可辨别研究对象的特性音调表现出来。在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音乐中,主要有以下两类特性音调。
第一种为旋律发展过程中较小结构片段的音调,其规模类似于乐汇,通常由几个音构成,在旋律中频繁出现。在此,不考虑其节奏节拍的形式,仅是对其音调而言。笔者通过整理发现,宫调式的特性音调以“3 5 6”“3 2 1”的旋律进行为主,它们是旋律的主干音,在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旋律进行中出现最多。徵调式的特性音调是“2 3 5”“6 1 2”的旋律进行为代表。
谱例2
孔雀东南飞
覃鸿生记谱
谱例3
凤落梧桐
覃鸿生记谱
第二种为尾腔的特性音调,此类特性音调出现在乐曲的结尾部分。在兴宾区壮族师公戏音乐中,宫调式通常都以“3 2 1”结尾,且主音时值较长,调式明确。而徵调式通常以“1 6 5”结尾,同样主音时值也较长,巩固了乐曲徵调式色彩。
谱例4
冯远
覃鸿生记谱
谱例5
深山山弄里来
蓝国山演唱
谭恒芳记谱
摘自《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1759页
(三)歌唱润腔
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植根于当地壮族文化,极具民族性与地方性,主要通过口传心授方式传承至今。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当地环境、语言、习俗等因素制约,形成其独特的演唱特点与歌唱润腔。在演唱特点方面,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演唱方式主要有:清唱、变唱、二声部、乐队伴奏演唱等形式。随着壮族师公戏戏剧内容的日益丰富,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借鉴姊妹剧种的艺术手法,逐渐形成了清唱和管弦乐器或锣鼓乐器伴奏交替使用,以多种唱法相结合演唱形式。目前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演唱形式大都以清唱与锣鼓交替进行的方式,即奏——唱——奏——唱……因为壮族师公戏的绝大多数声调都较低,音域均在一个八度以内,因此他们在演唱时基本上都是采用本嗓演唱。演唱时根据歌者自身的嗓音条件选取合适的音调,一些歌者嗓门较高,其演唱时旋律的整个音调就比较高,歌者嗓门较低,则演唱时音调较低。这样的演唱方法可让歌者自然流畅地发音,吐字比较清晰,展现歌者真实的声音状态。
润腔即为了使曲调音韵更生动、丰富,在原曲调基础上进行加花处理的一种表现手法。壮族师公戏的润腔使用非常普遍,极大丰富了旋律曲调,最常用的润腔手法为倚音。演唱者根据自己主观审美习惯,在不影响音乐内部结构的前提下,演唱者在个别音上使用倚音进行装饰,从而产生良好的听觉效果。同时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及演唱习惯不一,因此不同的人演唱同一曲调时会产生差异。当地师公戏音乐中的倚音变化较为丰富,通常包括单、双倚音及前、后倚音。
谱例6
梁山伯与祝英台
覃鸿生记谱
四、兴宾区壮师戏的传承现状
兴宾区壮族师公戏作为当地宝贵的民族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它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智慧与民族精神,其世代相传发展至今,既凝聚了民间艺人的艰辛付出,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一)当地民间
民间艺人是壮族师公戏的传承主体,对壮族师公戏的传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兴宾区广大的壮族乡村活跃着大量壮师剧团(戏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五山、三五、陶邓等乡镇为中心的南片区的周罗师公戏班,以桥巩、良塘、七洞等为中心的北片区黄恩福师公戏班,以及以溯社、平阳等乡镇为中心的西片区覃展荣师公戏班,每个师公戏班都有完整的传承谱系。周罗师公戏班至今已有十四代传人,黄恩福师公班已有八代传人,覃展荣师公班已有十一代传承人。
据笔者调查,发展至今,周罗师公班演出活动仍相对活跃,既会演唱又能创作的班首罗广明,在闲暇之余带领戏班成员受邀开展演出,其家中至今仍保存有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个铜制蜂鼓和大量壮师戏唱本。其他两个师公班近年则极少有师公戏演出,黄恩福除了是戏班班首之外,还是良塘桥巩两乡壮师剧团团长。目前虽然剧团活动仍较为活跃,但受排演广场舞的影响,师公戏已逐渐淡出舞台。
综上所述,民间的壮族师公戏传承情况不容乐观,师公戏演出队伍数量在不断缩减,演出活动也在持续减少。照此发展,兴宾区壮族师公戏难免走向消失。
(二)地方政府
兴宾区壮族师公戏,作为优秀的民族地方剧种,能世代传承,除了师公艺人的坚持不懈之外,政府机构的相关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机构主要通过举办壮师剧改革学习班、成立壮师剧改革辅导演出队、成立壮师剧艺术团,举办学术研讨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为传承壮族师公戏而不断努力。
2015年农历正月初四,由中共来宾市委、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主办,来宾市兴宾区文化和体育局承办,来宾市兴宾区文化局协办开展的2015年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系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壮族师公戏)在来宾市人民公园举行,为兴宾区人民带来了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以政府行动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兴宾区壮族师公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文化传播也走向了信息化,因此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碰撞不可避免,在如此严酷的现实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师公戏的发展与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现在的兴宾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现代化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民族文化日趋边缘化,因此必须探寻一条适合其顺应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相互结合是一种有效的传承保护模式。
1.静态保护
静态保护即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用文字、音像、视频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设置专门的壮族师公戏传承保护机构,建立完善、系统的管理机制。第二,重新全面展开兴宾区壮族师公戏普查工作,掌握壮族师公戏艺人及剧团(戏班)数量、分布情况、传承现状、存在问题。第三,收集汇编各地师公戏音乐曲谱。第四,音像录制,对优秀的壮族师公戏剧目演出进行专业拍摄,记录保存。
2.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这一形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充分运用“天下来宾·红水河文化艺术节”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推出壮族师公戏,设置专场演出。第二,切实实行“壮族师公戏进课堂”,在兴宾区壮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壮族师公戏文化普及与教学,逐步解决传承“断层”的困境。第三,定期组织壮族师公戏艺人培训,提升其创作、演唱、表演等方面技能。第四,组织比赛,促进各地壮族师公戏良性竞争,加强交流,激发热情。
[1]黄羽.壮族师公仪式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4,(1).
[2]《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编纂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
[3]王红.生态学视野中的广西壮族师公戏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11,(2).
[4]王红.壮族伦理道德的抒写:广西壮族师公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4)
[5]黄桂秋.壮族师公戏传统剧目人文特色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3).
[6]孙婕.北路壮剧音乐研究——以田林壮剧为考察个案[D].广西艺术学院,2009.
[7]黄羽.壮族师公教仪式音乐研究——以象州县中平架村“打醮”仪式音乐为考察案例[D].广西艺术学院,2008.
[8]陈文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14.
[9]杨丽菁.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0]张艺.靖西南路壮剧的唱腔音乐特点[J].中国音乐,2010,(3).
[11]孙婕.北路壮剧音乐的艺术形态[J].文山学院学报,2011,(2).
[12]潘明训.谈谈壮族戏曲剧种与源流[J].民族艺术,1986,(2).
[13]向群,梁丽容.壮族师公戏渊源小考[J].民族艺术1988,(1).
覃鸿生,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201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