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2016-11-15黄菁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磷脂免疫性小剂量

黄菁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黄菁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50例免疫性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以及满意度(总满意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和52%(<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05)。结论免疫性反复流产行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常规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

流产,反复;免疫性;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免疫性反复流产是指连续3次以上的自发性流产[1]。免疫性反复流产在习惯性流产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0%,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呈现阳性,从而引发胎盘梗阻或者胎盘血栓,最终导致反复流产[2]。经病因诊断,发现免疫性反复流产与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解剖疾病、染色体疾病以及血栓性疾病无关[3]。笔者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免疫性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行与安全性,从而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

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年龄24~33岁,平均(27.5±2.8)岁;对照组25例采用患者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年龄23~35岁,平均(27.8±3.0)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解剖疾病、染色体疾病以及血栓性疾病。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每天口服1次25~50 mg的阿司匹林以及每天皮下注射5 000~6 000 IU的低分子肝素,并进行常规治疗,即:每周患者要复查1次凝血功能以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且抗心磷脂抗体需每月复查1次,待抗心磷脂抗体呈阴性或者发现胎盘后血肿,要立即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但是需要继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直到超出流产月份。另外,经治疗,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依然呈阳性,则需要加服低分子肝素。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1次50 mg的阿司匹林以及15 mg的强的松,在整个治疗期间,需要复查的选项与观察组相同,如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依然呈阳性,则需要加服强的松。

1.3 疗效判定将本次调查研究的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呈阴性且比较稳定,患者正常分娩;有效: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呈阴性的概率大于阳性,波动向阴性发展,需要严加控制抗心磷脂抗体性质,患者才能正常分娩;无效: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自始至终呈阳性,再次流产。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84,<0.05),见表1。

2.2 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10.517,<0.05),见表2。

2.3 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09,<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例(%)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3 两组满意情况例(%)

3 讨论

免疫性反复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呈阳性具有密切的联系,其病理在于[5-7]:抗心磷脂抗体呈阳性,使得纤维蛋白样物沉积或者绒毛滋养层表面的纤维蛋白沉积,从而使得患者的子宫胎盘形成部分性的血管阻塞(或者完全性血管阻塞),导致患者胎盘的交换功能下降,从而致使合体细胞的融合率下降,影响整个绒毛滋养层生长及成熟,最终引起胎盘梗阻或胎盘血栓,引发胎盘血管坏死,造成再次流产。因此,免疫性反复流产的临床治疗利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花生四希酸代谢产物)抑制环氧酶、前列腺素以及血栓素的作用,促使血管收缩,从而有效地促进血小板凝聚[8];利用低分子肝素的抗因子Iia及抗因子Xa的活性,抵制血栓的形成[9],因此,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能够有效改善胎盘交换功能,全面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同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除此之外,值得提醒的是:长期使用肝素或者常规传统的强的松,会造成骨质疏松或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10],因此,大力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

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2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的总满意率88%,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的60%和52.0%,而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6.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68.0%,充分的证明了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免疫性反复流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免疫性反复流产行低分子肝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安全有效,优于常规强的松+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刘巧英,张永红,梁路容,等.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自身免疫性反复流产30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1):2997-2998.

[2]蒋晓萍,叶平.自身免疫性反复流产的基础与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4,43(2):96-98.

[3]王秀莹,王志勇,郑彩霞,等.论反复流产与支原体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之间的关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28-29.

[4]杨宁,张晓红,韩秋丽,等.血清抗体检测在女性免疫性不孕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222-1223.

[5]Yang L,Cui SL,Yan R.Simpl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of intracrani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formation of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J].TheChineseJournal of Neurology,2013,46(2):112-116.

[6]赵英敏.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94-95.

[7]于湄.热休克蛋白9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和胎盘中的表达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25(10):116-118.

[8]李亚敏.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P-选择素的基因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1,33(11): 274-275.

[9]单小溪.以多器官栓塞为特征的肺腺癌被误诊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一例误诊病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4.

[10]张丹,洪家铁.抗磷脂抗体引起不育症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3):235-236.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3.043

R714.21

A

1671-0800(2016)03-0364-02

2016-01-08

(本文编辑:姜晓庆)

5022428浙江省安吉,安吉县人民医院

黄菁,Email:2051058537@ qq.com

猜你喜欢

磷脂免疫性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